制冷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62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冷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压缩机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这种制冷压缩机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系统以公知的方式可以包括
-用于使得制冷剂连续地循环的回路,所述回路包括串联连接的冷凝器、膨胀机、蒸发器和压缩装置,所述压缩装置至少包括并联安装的一个第一压缩机以及一个第二压缩机,每个压缩机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具体容纳设置在该外壳底部中的油盘的低压部、具体容纳压缩级的高压部、暴露在所述低压部中的制冷剂入口、以及暴露在高压部中的制冷剂出Π ;
-制冷剂分配装置,所述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连接到蒸发器的分配管;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所述分配管 置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以及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将所述分配管置于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通;
-制冷剂排出装置,所述制冷剂排出装置包括连接到冷凝器的排出管;第一旁通管,所述第一旁通管将所述排出管置于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通;以及第二旁通管,所述第二旁通管将所述排出管置于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通。为了确保这种制冷系统的正确操作和良好的可靠性,有必要平衡两个压缩机的油盘中的油位。该油位平衡通过下述操作来有利地实现在冷凝器和压缩装置之间设置油分离装置;使用配置有两个旁通部的油返回管而相对于两个压缩机的油盘设置油分离装置的油出口,所述两个旁通部每个均连接到压缩机之一的油盘;以及在每个旁通部上设置电磁阀,当相应压缩机中的油位下降到低于预定最小值时所述电磁阀设置成打开。由此,当压缩机之一中的油位达到最小值时,制冷系统被设置成促进油朝向压缩机返回,以便确保每个压缩机中令人满意的油位。然而,这种制冷系统具有缺点,尤其在需要存在电磁阀、用于控制电磁阀的机构以及油位传感器方面。这导致复杂且昂贵的制冷系统,例如在电磁阀、用于控制电磁阀的机构或油位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这种制冷系统的可靠性可能是有问题的。文献WO 2009/149726公开了一种制冷压缩机,其包括
-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容纳压缩级并且配置有制冷剂入口以及制冷剂出口,所述压缩机构造成使得在使用状况下,制冷剂流循环通过所述制冷剂入口、所述压缩级、以及所述制冷剂出口;
-油盘,所述油盘被容纳在所述密封外壳的下部;以及
-油再循环机构,所述油再循环机构设置成当所述油盘中的油达到或超过预定油位时将盛装在所述油盘中的油引导到所述制冷剂流中。根据在文献WO 2009/149726中描述的一个实施方式,再循环机构包括旁通管线,该旁通管线包括入口端口,所述入口端口径向地暴露在所述压缩机的外壳中并且位于与所述预定液位大致对应的高度处;出口端口,所述出口端口暴露在所述制冷剂入口中;以及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连接所述再循环管线的入口和出口端口。在文献WO 2009/149726中描述的压缩机使得在一些操作状况下,可能使得过量的油在制冷剂流中循环。因此,当制冷系统配置有如文献WO 2009/149726中描述的多个压缩机时,每个压缩机被设计成防止相应油盘中的油位超过预定值,且因此确保其他压缩机中的最小的令人满意的油位。然而,当旁通管线的入口和出口端口之间的压差是小的时或当旁通管线的入口和出口端口的每侧上的制冷剂的速度差是小的时,这种压缩机的旁通管线的结构和布置不能开始抽吸再循环管线中的过量油。因此,在上述操作状况下,压缩机之一中的油位可能显著地超过预定油位,而其他压缩机之一中的油位可能因此下降到低于最小令人满意的油位,这可能导致压缩机的运动部件的较差润滑。本发明旨在解决这些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础上的技术问题包括提供一种具有简单、成本有效且可靠的结构的制冷剂压缩机。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包括
-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容纳压缩级并且配置有制冷剂入口以及制冷剂出口,所述压缩机构造成使得在使用状况下,制冷剂流循环通过所述制冷剂入口、所述压缩级、以及所述制冷剂出口;
-油盘,所述油盘被容纳在所述密封外壳的下部;
-油再循环机构,所述油再循环机构设置成当所述油盘中的油达到或超过预定油位时将盛装在所述油盘中的油引导到所述制冷剂流中,所述再循环机构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密封外壳中的再循环管线,所述再循环管线包括入口端口,所述入口端口暴露在所述密封外壳中并且位于与所述预定油位大致对应的高度处;出口端口,所述出口端口暴露在所述制冷剂流中;以及中间部,所述中间部连接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 ;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包括在所述预定油位下方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使得当所述油盘中的油超过所述预定油位时,过量的油进入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入口端口并且由于重力掉落到所述第一部分中。当油盘中的油低于预定油位时,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再循环管线内部循环。当油盘中的油超过预定油位时,过量的油进入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入口端口,并且通过重力掉落到所述第一部分中,并且至少部分地堵塞制冷剂的通道部分。这导致在再循环管线内的制冷剂的增加流速,且因此将过量的油驱动到出口端口。接下来,过量的油被驱入到制冷剂流中并且通过该制冷剂出口离开压缩机。由此,再循环管线的中间部的低于预定油位的第一部分的布置确保容易且快速地启动过量的油的抽吸,而与压缩机的操作状况无关。因此,旁通管线的构造使得可能确保借助制冷剂流将过量的油朝向制冷剂出口排出,而与压缩机的操作状况无关。
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因而使得利用无源装置(S卩,不具有泵、电子控制机构、阀或类似构件)而可能使过量的油可靠地循环。这得到简单、便宜且可靠的压缩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间部的第一部分在所述入口端口下方延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一部分是管状的。所述中间部的在所述预定油位下方延伸的所述第一部分有利地是弯曲的,并且优选地是大致U形。因此,再循环管线采用虹吸管的形状。优选地,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入口端口大致向上取向,即在所述再循环管线的入口部段处的法线向上取向。例如,入口端口(更具体地,再循环管线的入口部段处的法线)大致垂直于水平线取向,或者与竖直线形成小于45°的角度。这些布置确保压缩机中的油位被更好地控制,这还改善压缩机的可靠性。优选地,所述入口端口设置在第一部分的自由端处。有利地,所述出口端口在位于制冷剂入口下游且压缩级上游的位置处暴露在制冷剂流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出口端口位于与所述入口端口相比更高的高度处。有利地,所述中间部包括大致直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出口端口。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中间部的所述第二部分是管状的。优选地,所述再 循环管线设置成使得在使用状况下,在出口端口处的压力小于在入口端口处的压力。优选地,所述密封外壳包括抽吸容积和压缩容积,所述抽吸容积和压缩容积分别设置在被容纳在所述外壳中的主体的相应一侧上,所述抽吸容积包括所述油盘并且所述压缩容积包括所述压缩级,所述制冷剂入口暴露在所述抽吸容积中。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所述压缩机包括配置有定子和转子的电动马达;以及中间壳体,所述中间壳体围绕所述定子以便一方面与所述密封外壳界定环形外部容积以及另一方面界定内部容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转子被紧固到呈曲轴形式的驱动轴上,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设置成驱动所述压缩级的运动部件。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替代实施方式,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出口端口暴露在由所述中间壳体界定的所述内部容积中。有利地,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出口端口设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向所述油盘的端部附近。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出口端口的这种布置限制待克服的用压力计测量的高度以启动过量油的抽吸,这确保当再循环管线的入口和出口端口之间的压差是十分小的时会启动过量油的抽吸。这还改善了压缩机的可靠性。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压缩机包括居中部,所述居中部被紧固在所述密封外壳上并且配置有用于所述驱动轴的转向所述油盘的端部的引导轴承,所述再循环管线被安装在所述居中部上。有利地,所述中间壳体的转向所述油盘的端部被安装在所述居中部上,所述居中部和/或所述中间壳体界定至少一个开口,旨在用于所述制冷剂从所述环形外部容积朝向所述内部容积的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替代实施方式,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出口端口暴露在所述压缩容积中,位于所述压缩级上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中间部的第二部分在由所述中间壳体界定的所述环形外部容积中延伸。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再循环管线被安装在紧固部件上,所述紧固部件设置成紧固所述外壳的居中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所述中间壳体的与所述油盘相对的端部被紧固到主体上,将所述抽吸容积和所述压缩容积分离,使得所述中间壳体用于紧固所述电动马达。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再循环管线的位于出口端口侧上的端部被插入到形成于主体中的通孔中,从而将所述抽吸容积和所述压缩容积分离。有利地,所述压缩级包括固定涡盘和运动涡盘,每个涡盘都包括涡卷,所述运动涡盘的所述涡卷接合在所述固定涡盘的涡卷中,并且被驱动以顺随轨道运动,所述运动涡盘承靠所述主体从而将所述抽吸容积和所述压缩容积分离。配置有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的驱动构件优选地设置成驱动所述运动体积进行轨道运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所述驱动轴包括第二端,所述第二端驱动油泵,所述油泵设置成将来自盛装在油盘中的油供应给形成于驱动轴的中心部处的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相继地具有串联连接的冷凝器、膨胀机、蒸发器以及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压缩机。根据制冷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压缩装置仅包括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该压缩机例如可以是变容量压缩机,例如变速压缩机。该压缩机还可以是定速压缩机。根据制冷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压缩装置包括并联安装的多个压缩机,至少一个压缩机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有利地,至少一个压缩机是变容量压缩机,例如变速压缩机;或者是定速压缩机。有利地,至少一个压缩机是变速压缩机,并且其他压缩机中的至少一个是定速压缩机。优选地,每个压缩机都是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在本专利申请中,中间部的术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指代中间部的“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


在任何情况下,通过下述说明参考所附示意性附图来良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示出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该制冷压缩机的两个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向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描述了处于竖直位置的涡旋制冷压缩机。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可以采用倾斜位置或水平位置,而不会显著地改变压缩机的结构。
如图1所示的压缩机包括由护罩2界定的密封外壳,该护罩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由盖3和底座4封闭。该外壳具体地可以使用焊接卷边来组装。压缩机的中间部由主体5占用,该主体界定两个容积,即位于主体5下方的抽吸容积以及设置在该主体上方的压缩容积。护罩2包括暴露在抽吸容积中的制冷剂入口 6,以将制冷剂传输到压缩机。主体5用于安装用于制冷剂的压缩级7。该压缩级7包括具有板9的固定涡盘8以及具有承靠在主体5上的板12的运动涡盘11,固定螺旋10从该板9以向下转的方式延伸,螺旋13从该板12以向上转的方式延伸。两个涡盘的两个螺旋10和13穿入彼此以形成可变容积压缩腔14。该压缩机还包括排出管15,该排出管形成在固定涡盘8的中心部。排出管15包括暴露在中心压缩腔14a中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该第二端设计成与形成于压缩机的外壳中的高压排出腔16连通。排出腔16由安装在固定涡盘8的板9上的分离板17部分地界定,以便围绕排出管15。压缩机还包括暴露在排出腔16中的制冷剂出口 18。压缩机包括设置在抽吸容积中的三相电动马达。该电动马达包括定子19,在该定子的中心设置有转子20。转子20被紧固到驱动轴21,该驱动轴(例如曲轴)的上端不成一直线。该上部接合在运动涡盘11的套筒或衬套22上。当该转子由马达旋转时,驱动轴21驱动该运动涡盘11进行轨道运动。驱动轴21的下端驱动油泵23,该油泵将来自容纳在由底座4界定的油盘24中的油供应给形成于驱动轴21的中心部处的供油管25,所述供油管25不成一直线并且优选地延伸驱动轴21的总长度。压缩机还包括围绕定子19的中间壳体26。中间壳体26的与油盘24相对的一端被紧固在主体5上,从而将抽吸容积和压缩容积分离,使得该中间壳体26用于紧固电动马达。中间壳体26 —方面与密封外壳界定环形外部容积27以及另一方面界定包含电动马达的内部容积28。压缩机还包括居中部29,该居中部利用紧固部31紧固在密封外壳上,并且配置有引导轴承32,该引导轴承设置成引导驱动轴21的转向油盘24的端部。该中间壳体26的转向油盘的端部靠置在居中部29上。居中部29和/或中间壳体26有利地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旨在用于制冷剂从环形外部容积27朝向内部容积28的通道。压缩机还包括防逆(antiversing)装置33,该防逆装置被安装在固定涡盘8的板9以及排出管15的第二端上,并且具体地具有能够在覆盖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运动的排出阀,所述覆盖位置阻止排出管15与排出腔16连通,所述释放位置允许所述排出管15与排出腔16连通。当排出管15中的压力超过排出腔16中的压力第一预定值(第一预定值大致对应排出阀的调节压力)时,排出阀被设计成移动到其释放位置中。压缩机构造成使得在使用状况下,制冷剂流循环通过制冷剂入口 6、环形外部容积27、内部容积28、压缩级7、排出管15、防逆装置33、排出腔16以及制冷剂出口 18。压缩机包括油再循环机构,该油再循环机构设置成当油盘中的油达到或超过预定油位34时将被盛装在油盘24中的油引导到制冷剂流中。
循环机构包括被容纳在外壳中的再循环管线35。该再循环管线35例如安装在居中部29上。再循环管线35包括入口端口 36,该入口端口向上取向并且位于与预定油位34大致对应的高度处;出口端口 37,该出口端口暴露在位于制冷剂入口 6下游并且位于压缩级7上游的位置处的制冷剂流中;以及中间部38,该中间部连接再循环管线35的入口和出口端口。中间部38包括至少一个大致U形弯曲的并且在预定油位34下方延伸的第一部分38a以及大致竖直延伸的大致直线的第二部分38b。中间部38的第一和第二部分38a、38b是管状的。第一部分38a具有入口端口 36设置于此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第二部分38b的第一端的第二端,所述出口端口 37形成在该第二部分38b的第二端处。有利地,居中部38的第一部分38a延伸到入口端口 36下方。出口端口 37与入口端口 36相比位于更高的高度处,并且设置成靠近电动马达的朝向油盘24转向的端部。由此,再循环管线的出口端口暴露在由中间壳体26界定的内部容积28中。由于制冷剂在环形外部容积与内部容积之间的减少通道部分,因此在使用状况下,在出口端口 37处的压力低于在入口端口 36处的压力。当油盘24中的油超过预定油位34时,过量的油进入再循环管线35的入口端口36,通过重力而掉落到弯曲的第一部分38a中,并且由于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之间的压差而被抽吸远至出口端口 37。接着,该过量的油被驱动到制冷剂流中并且通过制冷剂出口 18尚开该压缩机。由此,当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例如被结合到包括有并联安装的多个压缩机的制冷系统中时,离开根据本发明的该压缩机的过量的油在制冷系统中循环,并且接着被分配到不同的压缩机中,这确保油朝向其他压缩机返回,且因此确保油盘中的油量最小化。图2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该第二实施方式与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主要在于,再循环管线35的出口端口 37暴露在位于压缩级7上游的压缩容积中,并且在于,再循环管线35的位于出口端口 37侧上的端部被插入到形成于主体5中的通孔39内,从而将压缩容积和抽吸容积分离。根据该实施方式,再循环管线35的中间部38的第二部分38b在由中间壳体26部分地界定的环形外部容积27中延伸,并且再循环管线35被安装到紧固部件31上,该紧固部件将居中部29紧固到外壳上。图3示出了制冷系统41,该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42,该制冷剂循环回路相继具有串联连接的冷凝器43、膨胀机44、蒸发器45以及压缩装置46。压缩装置46包括并联安装的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压缩机。有利地,压缩机之一是变容量压缩机、并且具体地是变速容量压缩机,并且优选地另一压缩机是定速压缩机。制冷系统41还包括制冷剂分配装置,该制冷剂分配装置包括与蒸发器45连接的分配管47 ;第一旁通管47a,该第一旁通管将该分配管47置于与第一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通;以及第二旁通管47b,该第二旁通管将分配管47置于与第二压缩机的制冷剂入口连通。制冷系统41还包括制冷剂排出装置,该制冷剂排出装置包括与冷凝器43连接的排出管48 ;第一旁通管48a,该第一旁通管将该排出管48置于与第一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通;以及第二旁通管48b,该第二旁通管将排出管48置于与第二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连通。制冷系统41还包括油位均衡管49,该油位均衡管将两个压缩机的油盘24连通;以及压力均衡管51,该压力均衡管将两个压缩机的抽吸容积连通。根据在附图中未被示出的一个实施方式,制冷系统41能够不设置油位均衡管和/或压力均衡管。根据在附图中未被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制冷系统41能够包括具有大直径从而形成油位及压力均衡管。根据在附图中未被示出的又一实施方式,制冷系统41能够具有设置在冷凝器43和压缩装置46之间的油分离装置;以及油返回管,该油返回管将油分离装置的油出口与两个压缩机的油盘24连接,所述返回管不设置电磁阀或电子装置。根据在附图中未被示出的又一实施方式,制冷系统41的压缩装置46能够仅具有单个压缩机,即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当然,本发明不是仅局限于作为示例的上述该制冷压缩机的实施方式,而相反将包括全部的替代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包括 -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容纳压缩级(7)并且配置有制冷剂入口(6)以及制冷剂出口( 18),所述压缩机构造成使得在使用状况下,制冷剂流循环通过所述制冷剂入口、所述压缩级、以及所述制冷剂出口 ; -油盘(24),所述油盘被容纳在所述密封外壳的下部; -油再循环机构,所述油再循环机构设置成当所述油盘中的油达到或超过预定油位(34)时将盛装在所述油盘(24)中的油引导到所述制冷剂流中,所述再循环机构(35)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密封外壳中的再循环管线(35),所述再循环管线(35)包括入口端口(36),所述入口端口暴露在所述密封外壳中并且位于与所述预定油位大致对应的高度处;出口端口(37),所述出口端口暴露在所述制冷剂流中;以及中间部(38),所述中间部将所述再循环管线的所述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相连;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38)包括在所述预定油位(34)下方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38a),使得当所述油盘中的油超过所述预定油位(34)时,过量的油进入所述再循环管线(35)的所述入口端口(36)并且由于重力掉落到所述第一部分(38a)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中间部(38)的在所述预定油位下方延伸的所述第一部分(38a)是大致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35)的所述入口端口(36)取向大致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中间部(38)包括大致直线的第二部分(38b),所述第二部分将所述第一部分(38a)和所述出口端口(37)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35)设置成使得在使用状况下,在所述出口端口(37)处的压力低于在所述入口端口(36)处的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密封外壳包括抽吸容积和压缩容积,所述抽吸容积和压缩容积分别设置在被容纳在所述外壳中的主体(5)的相应一侧上,所述抽吸容积包括所述油盘(24)并且所述压缩容积包括所述压缩级(7),所述制冷剂入口(6)暴露在所述抽吸各积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配置有定子(19)和转子(20)的电动马达;以及中间壳体(26),所述中间壳体围绕所述定子以便一方面与所述密封外壳界定环形外部容积(27)以及另一方面界定内部容积(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转子(20)被紧固到呈曲轴形式的驱动轴(21),所述驱动轴的第一端设置成驱动所述压缩级(7)的运动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35)的所述出口端口(37 )暴露在由所述中间壳体(26 )界定的所述内部容积(28 )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35)的所述出口端口(37)设置在所述电动马达的转向所述油盘(24)的端部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压缩机包括居中部(29),所述居中部被紧固在所述密封外壳上并且配置有用于所述驱动轴(21)的转向所述油盘的端部的引导轴承(32 ),所述再循环管线(35 )被安装在所述居中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中间壳体(26)的转向所述油盘(24)的端部被安装在所述居中部(29)上,所述居中部和/或所述中间壳体界定至少一个开口,旨在用于所述制冷剂从所述环形外部容积朝向所述内部容积的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权利要求7和8之一结合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35)的所述出口端口(37)暴露在位于所述压缩级(7)上游的所述压缩容积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压缩机,其中,所述再循环管线(35)的位于所述出口端口(37)侧上的端部被插入到形成于所述主体(5)中的通孔(39)中,从而将所述压缩容积和所述抽吸容积分离。
15.一种制冷系统(41),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42),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相继地具有串联连接的冷凝器(43)、膨胀机(44)、蒸发器(45)以及压缩装置(46),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装置(46)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制冷压缩机,该制冷压缩机包括密封外壳,所述密封外壳容纳压缩级(7)并且配置有制冷剂入口(6)以及制冷剂出口(18),所述压缩机构造成使得在使用状况下,制冷剂流循环通过所述制冷剂入口、所述压缩级、以及所述制冷剂出口。所述压缩机具有油盘(24)以及油再循环机构,所述油再循环机构设置成当所述油盘中的油超过预定油位(34)时将盛装在所述油盘中的油引导到所述制冷剂流中。所述再循环机构包括被容纳在所述密封外壳中的再循环管线(35),所述再循环管线(35)包括入口端口(36),所述入口端口位于与所述预定油位大致对应的高度处;出口端口(37),所述出口端口暴露在所述制冷剂流中;以及中间部(38),所述中间部连接所述入口端口和出口端口。所述中间部(38)包括在所述预定油位(34)下方延伸的第一部分(38a)。
文档编号F04C29/02GK103062052SQ20121039932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P.博纳富瓦, P.迪加 申请人:丹佛斯商用压缩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