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轴膜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779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双曲轴膜片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曲轴膜片泵。该双曲轴膜片泵采用一个微型电机带动上下两曲轴机构转动,该两曲轴中的每一个再通过N个偏心轮和柱塞控制N个泵体,从而解决了以往单曲轴膜片泵曲轴尺寸长、生产和维修不方便的缺陷,并且使泵整体结构更加精简和紧凑,提高了可集成性。
【专利说明】双曲轴膜片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码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曲轴膜片泵。
【背景技术】
[0002]压力泵作为喷码机的心脏部分,起到为整个墨路系统运行提供动力源的重要职责。现代喷码机的压力泵主要分为两种结构形式:齿轮泵与膜片泵。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以下分别对两种压力泵进行介绍。
[0003]齿轮泵中输送液体的零部件是浸泡于液体中,通过电机的运转带动两个齿轮旋转,两个齿轮一个按顺时针转动,一个按逆时针转动,这样将液体搅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排出,提供动力。可通过调整电机转速实现泵提供压力的高低调节,但随着齿轮泵齿轮的高速运转,零部件磨损也相应加快,寿命缩短。
[0004]膜片泵是由一根直轴带动四个偏心轮,构成曲轴机构。每个偏心轮的安装角度各相差90°。每个偏心轮对应一个柱塞和泵腔。曲轴机构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液、压缩、做功、排液四个工作循环,曲轴机构旋转360°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即曲轴机构旋转一圈膜片泵做功一次,四个柱塞就各往复运动一次。膜片泵是靠泵腔上的进液口、排液口完成进、排液过程的。膜片泵的零部件不接触溶液,以耐腐蚀橡胶膜片和非金属材料的泵体接触为主,不易受到溶液的腐蚀,且耐磨损,寿命较长。目前,膜片泵在喷码机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0005]然而,现有技术膜片泵的曲柄机构中,由于四个偏心轮呈一字排列在直轴上,直轴横向尺寸大,对直轴的加工精度要求高,并且安装角度严格,非常不利于前期设备的生产、安装,和后期设备的维护保养。
实用新型内容
[0006](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曲轴膜片泵,以减小直轴的尺寸,降低对直轴加工精度和安装角度的要求。
[0008]( 二 )技术方案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曲轴膜片泵。该双曲轴膜片泵包括:支架;扭矩源,安装于支架侧面的外侧,其扭矩输出轴伸入支架的内部;第一泵组模块,安装于支架前端面的外侧,包括2排N列设置的2N个泵体;第一柱塞组,安装于支架的前端面的内侧,包括2排N列设置的2N个柱塞,每一柱塞均与第一泵组模块中相应泵体的位置相对应,其可伸缩的前端抵住相应泵体后侧的膜片;上曲轴机构,位于扭矩输出轴中心轴线的上方,其N个偏心轮分别抵住上排N个柱塞的后端;下曲轴机构,位于扭矩输出轴中心轴线的下方,其N个偏心轮分别抵住下排N个柱塞的后端;以及传动机构,将扭矩输出轴的扭矩传动至上曲轴机构和下曲轴机构;其中,2N个偏心轮为相同直径的偏心轮,安装位置角度相邻的两偏心轮的安装位置角度相差360° /2N。
[001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支架包括:前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于前板的左右两侧边;以及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每一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其中,前板上开设有2排N列共2N个柱塞孔,每个柱塞孔的边缘均设置导向套,第一柱塞组的N个柱塞可伸缩前端分别从前板上相应的柱塞孔伸出,可在导向套的作用下沿既定的轴线做前后伸缩运动。
[0011]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第一泵组模块包括:泵安装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架的前端面;以及2排N列的泵体相互独立设置于泵安装板上,分别于相应柱塞的位置相对应;其中,同排两泵体轴心的距离与同排两柱塞孔中心的距离一致;同列两泵体轴心的距离为两曲轴机构轴线的距离。
[001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泵体包括:泵腔,其后侧的膜片由相应柱塞的前端抵住;进液接嘴和出液接嘴,均与泵腔连接;当相应偏心轮压缩相应柱塞时,膜片运动到泵腔的顶端,泵腔内的液体通过出液接嘴从泵腔内排出;当偏心轮离开柱塞时,膜片运动到泵腔远端,液体通过进液接嘴进入泵腔。
[001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柱塞包括:柱塞本体,安装于支架前端面的内侧,其可伸缩的前端通过柱塞孔伸出,抵接于相应泵体泵腔后端的膜片上;其末端的外围设置抵接部;压缩弹簧,其一端抵接于柱塞本体末端的抵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支架的内侧。
[001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上曲轴机构包括:上直轴,其中心轴线与扭矩源的扭矩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其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支架上;N个偏心轮,隔开预设距离套设于上直轴上,分别抵接在相应柱塞的末端;下曲轴机构包括:下直轴,其中心轴线与扭矩源的扭矩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其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支架上#个偏心轮,隔开预设距离套设于下直轴上,分别抵接在相应柱塞的末端。
[0015]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扭矩源的扭矩输出轴、上曲轴机构的上直轴和下曲轴机构的下直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0016]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
[0017]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齿轮,套设于伸入支架内部的扭矩源的扭矩输出轴上;上传动齿轮,套设于上曲轴机构的上直轴上;下传动齿轮,套设于下曲轴机构的下直轴上;其中,上传动齿轮和下传动齿轮均与主传动齿轮71相哨合,通过齿轮之间的哨合传动,将扭矩输出轴的扭矩传递至上曲轴机构和下曲轴机构。
[0018]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还包括:第二泵组模块,安装于支架后端面的外侧,包括2排N列设置的2N个泵体;第二柱塞组,安装于支架后端面的内侧,包括2N个分别与第二泵组模块的相应泵体相对应的柱塞,其可伸缩的前端抵住相应泵体后侧的膜片,其末端抵接于上曲轴机构和下曲轴机构相应偏心轮的边缘。
[001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N = 2。
[0020]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中,扭矩源为微型电机、步进电机或减速器。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I)驱动电机同时带动上下两根直轴转动,每根直轴上只有两个偏心轮,从而缩短了直轴的长度,对直轴加工精度的要求大大降低;并且降低了安装难度,便于维修;
[0024](2)泵腔由原来的一字并排改为上下2排,更容易实现泵腔的集中安装,节约了空间,提闻了装置的集成度;
[0025](3)在支架两侧同时安装相应的柱塞和泵体,一个偏心轮带动前后两组柱塞和泵体运动,从而实现了双面喷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的立体图;
[0027]图2A、图2B和图2C分别为图1所不双曲轴I旲片栗的王视图、上视图和左视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双曲轴膜片泵中第一泵组模块的立体图;
[0029]图4A和图4B分别为图1所不双曲轴I旲片栗中弟一柱塞组的立体图和上视图;
[0030]图5A和图5B分别为图1所不双曲轴I旲片栗中两曲轴机构的放大图和王视图;
[0031]图6为图1所示双曲轴膜片泵中各偏心轮与相应柱塞、泵体位置角度关系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的立体图。
[0033]【本实用新型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4]10-支架;
[0035]11-前板;12-左侧板;
`[0036]13-右侧板;14-上支撑柱;
[0037]15-下支撑柱;16-后板;
[0038]20-驱动电机;
[0039]30-第一泵组模块;
[0040]31-第一泵体;31A-泵腔;
[0041]31B-进液接嘴;31C-出液接嘴;
[0042]32-第二栗体;33-第二栗体;
[0043]34-第四泵体;35-泵安装板;
[0044]40-第一柱塞组;
[0045]41-第一柱塞;42-第二柱塞;
[0046]41A-柱塞本体;41B-压缩弹簧;
[0047]43-第三柱塞;44-第四柱塞;
[0048]50-上曲轴机构;
[0049]51-上直轴;52-第一偏心轮;
[0050]53-第二偏心轮;
[0051]60-下曲轴机构;
[0052]61-下直轴;62-第二偏心轮;
[0053]63-第四偏心轮;
[0054]70-传动机构;
[0055]71-主传动齿轮;72-上传动齿轮
[0056]73-下传动齿轮;
[0057]80-第二泵组模块;
[0058]90-第二柱塞组。【具体实施方式】
[005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60]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采用驱动电机带动上下两根直轴转动,每根直轴上只有两个偏心轮,带动两组柱塞/泵体运动,从而解决了以往单曲轴膜片泵直轴尺寸大,对加工精度和安装角度要求均较高的缺陷。
[006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曲轴膜片泵。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的立体图。图2A、图2B和图2C分别为图1所示双曲轴膜片泵的主视图、上视图和左视图。请参照图1、图2A?图2C,本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包括:支架10 ;驱动电机20,安装于支架的侧面,其扭矩输出轴伸入支架10的内部;第一泵组模块30,安装于支架10的前端面的外侧,包括2排2列设置的四个泵体;第一柱塞组40,安装于支架10的前端面的内侧,包括2排2列设置的四个柱塞,每一柱塞均与相应泵体的位置相对应,其可伸缩的前端抵住相应泵体后侧的膜片;上曲轴机构50,位于扭矩输出轴中心轴线的上方,其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分别抵住上排两柱塞的后端;下曲轴机构60,位于扭矩输出轴中心轴线的下方,其第三偏心轮和第四偏心轮分别抵住下排两柱塞的后端;传动机构70,将驱动电机20输出的扭矩传动至上曲轴机构50和下曲轴机构60。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三偏心轮和第四偏心轮为相同直径的偏心轮,四个偏心轮的安装位置角度各相差90。。
[0062]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0通过传动机构70传递扭矩,带动上曲轴机构50和下曲轴机构60进行360°旋转。上曲轴机构50将该扭矩输出轴的回转运动转换为上排两柱塞-第一柱塞的第二柱塞,的前后运动;下曲轴机构60将该扭矩的转换为下排两柱塞-第三柱塞和第四柱塞,的前后运动。第一柱塞、第二柱塞、第三柱塞和第四柱塞再分别驱动相应的泵体进行工作,实现液体在四个泵体内进行吸液、压缩、做功、排液四个工作循环。
[0063]以下分别对本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0064]支架10比现有技术膜片泵的支架高,以安装2列的曲轴机构。该支架10包括:前板11 ;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分别固定于前板11的左右两侧边;以及上支撑柱14和下支撑柱15,每一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上。
[0065]前板11上开设有2排2列共四个柱塞孔,每个柱塞孔的边缘均设置导向套。第一柱塞41、第二柱塞42、第三柱塞43和第四柱塞44的可伸缩前端分别从前板上相应的柱塞孔伸出,并可在导向套的作用下沿既定的轴线做前后伸缩运动。
[0066]驱动电机20的功能与结构与现有技术的驱动电机相同,只是其安装于支架10高度的中间位置,其主体部分固定于支架10的外侧,其扭矩输出轴穿过支架侧板伸入支架的内部空间。
[0067]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20位于支架10的右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驱动电机20也可以位于支架10的左侧,只要传动机构70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很清楚相应的安装防止,此处不再赘述。
[0068]图3为本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中第一泵组模块的立体图。请参照图3,第一泵组模块30安装于前板11的外侧,包括:泵安装板35和2排2列设置的相互独立的四个泵体(31、32、33、34)。其中,泵安装板35通过四个边角上的螺丝固定与支架10的前板11上。四个泵体(31、32、33、34)安装在该泵安装板35上。
[0069]同排两泵体轴心的距离与相应直轴上两偏心轮之间的距离、同排两柱塞孔中心的距离一致。同列两泵体轴心的距离为两曲轴齿轮轴心距离。
[0070]每一泵体包括:泵腔31A,其后侧的膜片由相应柱塞的前端抵住;进液接嘴31B和出液接嘴31C,均连接至所述泵腔31A。当偏心轮压缩柱塞时,膜片运动到泵腔的右侧顶端,泵腔内的液体通过出液接嘴31C从泵腔内排出,此过程为排液过程。当偏心轮离开柱塞时,膜片运动到泵腔31A左侧,液体通过进液接嘴31B进入泵腔,此过程为吸液过程。
[0071]图4A为图1所示双曲轴膜片泵中第一柱塞组的立体图。请参照图4A,第一柱塞组40安装于支架10的前端面的内侧,包括2排2列设置的四个柱塞(41、42、43和44)。每一柱塞均与相应泵体的位置相对应,其结构完全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该四个泵体还可以安装于支架10后端面的外侧,只要柱塞位置也进行相应地调整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0072]图4B为图1所示双曲轴膜片泵中第一柱塞组的上视图。请参照图4B,第一柱塞41包括:柱塞本体41A和压缩弹簧41B。其中,柱塞本体41A安装于支架10前板11的内侧,其可伸缩的前端通过前板11上的柱塞孔伸出前板11之外,抵接于相应泵体泵腔后端的膜片上,并在导向套的导向作用下沿着预设轴线前后伸缩;其末端的外围设置抵接部。压缩弹簧41B的一端抵接于柱塞本体41A末端的抵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支架10前端板的内侧。偏心轮将柱塞本体4IA压缩完成后,偏心轮离开时,压缩弹簧4IB将柱塞本体4IA进行复位。
[0073]图5A和图5B分别为图1所不双曲轴I旲片栗中两曲轴机构的放大图和王视图。由图5A和图5B可知,上曲轴机构50和下曲轴机构60除了设置的位置不同外,其结构基本类似。下文以上曲轴机构50为例对两者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74]请参照图5A和图5B,上曲轴机构50包括:上直轴51,其中心轴线与驱动电机20扭矩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其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支架10上;第一偏心轮52和第二偏心轮53,隔开预设距离套设于上直轴51上,两者的安装位置角度相差90度,分别抵接在相应柱塞本体的末端。其中,第一偏心轮52和第二偏心轮53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泵体的大小及两泵体之间隔开的距离。
[0075]同理,下曲轴机构60包括:下直轴61、第三偏心轮62和第三偏心轮63,设置的相对位置与尺寸与上曲轴机构50类似。下直轴61,其中心轴线与驱动电机20扭矩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其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支架10上;第三偏心轮62和第二偏心轮63,隔开预设距离套设于下直轴61上,两者的安装位置角度相差90度,分别抵接在相应柱塞本体的末端。其中,第三偏心轮62和第三偏心轮63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泵体的大小及两泵体之间隔开的距离。
[0076]本实施例中,电机扭矩输出轴、上曲轴机构50的上直轴51、下曲轴机构60的下直轴6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上直轴51和下直轴61也可以适当偏离一定角度,即电机扭矩输出轴、上曲轴机构50的上直轴51、下曲轴机构60的下直轴61的中心轴线并不位于同一平面,只要两者不相互影响、均可独立工作即可。
[0077]传动机构70用于将驱动电机20输出的扭矩传动至上曲轴机构50和下曲轴机构60。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70为齿轮传动机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传动机构,例如皮带传动机构等等。
[0078]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70包括:主传动齿轮71,套设于伸入支架10内部的驱动电机的扭矩输出轴上;上传动齿轮72,套设于上曲轴机构50的上直轴51上;下传动齿轮73,套设于下曲轴机构60的下直轴61上。上传动齿轮72和下传动齿轮73均与主传动齿轮71相啮合。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从而将驱动电机的扭矩传递至两曲轴机构。
[0079]以下介绍本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的工作过程:驱动电机20通过传动机构70传递扭矩,带动两个曲轴机构(50和60) 360度旋转;每个曲轴机构装有两个偏心轮,每个偏心轮安装位置相差90度,偏心轮随着曲轴的转动;对于每个偏心轮而言,当偏心轮转到最高点,推动相应柱塞伸出运动:当偏心轮压缩柱塞时,泵体泵腔后端的膜片运动到泵腔的右侧顶端,此过程为排液过程,溶液从出液接嘴排出;当偏心轮离开柱塞时,膜片运动到泵腔左侧,溶液从进液接嘴吸进,此过程为吸液过程。
[008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三偏心轮和第四偏心轮为相同的偏心轮,两两之间安装位置角度相差90度。以初始位置为例,如图6所示,四个偏心轮分别处于以下状态:第一偏心轮处于0°位置,泵腔I处于排液完成状态;第二偏心轮处于90°位置,第二泵腔处于吸液进行状态;第三偏心轮处于180°位置,第三泵腔处于吸液完成状态;第四偏心轮处于270°位置,第四泵腔处于排液进行状态。
[0081]至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介绍完毕。
[0082]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双曲轴膜片泵。该双曲轴膜片泵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其在支架10的后端面还具有相应的泵组模块和柱塞组。
[0083]请参照图7,支架10还包括后板16。该双曲轴膜片泵还包括:第二泵组模块80,安装于支架10后板16的外侧,包括2排2列设置的四个泵体;第二柱塞组90,安装于支架10后端面的内侧,包括四个分别与第二泵组模块的相应泵体相对应的柱塞,其可伸缩的前端抵住相应泵体后侧的膜片,其末端抵接于上曲轴机构50和下曲轴机构60相应偏心轮的边缘。
[0084]如上所述,第一偏心轮、第二偏心轮、第三偏心轮和第四偏心轮为相同的偏心轮,两两之间安装位置角度相差90°。因此,第二泵组模块的四个泵体同样实现液体在四个泵体内进行吸液、压缩、做功、排液四个工作循环。
[0085]对于同一偏心轮驱动的前后两泵体而言,两者的安装位置角度相差180度,也就是说:当偏心轮前端的泵体的安装位置角度为0°时,该偏心轮后端的泵体的安装位置角度为180° ;而当偏心轮前端的泵体的安装位置角度为90°时,该偏心轮后端的泵体的安装位置角度为270°。
[0086]对于本实施例而言,通过在膜片泵的两侧均安装相应的柱塞和泵体,从而实现了双面喷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87]至此,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双曲轴膜片泵介绍完毕。
[0088]上文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两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有了清楚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各元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方式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或形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熟知地替换,例如:
[0089](I)齿轮传动可以用同步轮、同步带传动代替;
[0090](2)曲轴组件还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形式;
[0091](3)泵组模块还可以采用多个独立的泵腔组合安装;
[0092](4)位于同一直轴上的偏心轮可以为N个,相应的柱塞、泵体的数目也为N个,其中N大于等于2,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具有更好的扩展性;
[0093](5)驱动电机为微型电机、步进电机或减速器,或者在支架的右侧设置传动轮,由其他位置的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该传动轮转动,总之,在支架的一侧设置带动第一曲轴机构和第二曲轴机构转动的扭矩源即可。
[009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双曲轴膜片泵采用一个微型电机带动上下两曲轴机构转动,该两曲轴中的每一个再通过N个偏心轮和柱塞控制N个泵体,从而解决了以往单曲轴膜片泵曲轴尺寸长、生产和维修不方便的缺陷,并且使泵整体结构更加精简和紧凑,提高了可集成性。
[0095]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扭矩源,安装于所述支架侧面的外侧,其扭矩输出轴伸入所述支架的内部; 第一泵组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前端面的外侧,包括2排N列设置的2N个泵体;第一柱塞组,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前端面的内侧,包括2排N列设置的2N个柱塞,每一柱塞均与第一泵组模块中相应泵体的位置相对应,其可伸缩的前端抵住相应泵体后侧的膜片; 上曲轴机构,位于所述扭矩输出轴中心轴线的上方,其N个偏心轮分别抵住上排N个柱塞的后端; 下曲轴机构,位于所述扭矩输出轴中心轴线的下方,其N个偏心轮分别抵住下排N个柱塞的后端;以及 传动机构,将所述扭矩输出轴的扭矩传动至所述上曲轴机构和下曲轴机构; 其中,所述2N个偏心轮为相同直径的偏心轮,安装位置角度相邻的两偏心轮的安装位置角度相差360° /2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源为微型电机、步进电机或减速器;和/或 所述支架包括:前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前板的左右两侧边;以及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每一支撑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其中,所述前板上开设有2排N列共2N个柱塞孔,每个柱塞孔的边缘均设置导向套,所述第一柱塞组的N个柱塞可伸缩前端分别从前板上相应的柱塞孔伸出,可在导向套的作用下沿既定的轴线做前后伸缩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组模块包括: 泵安装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前端面;以及 所述2排N列的泵体相互独立设置于所述泵安装板上,分别与相应柱塞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同排两泵体轴心的距离与同排两柱塞孔中心的距离一致;同列两泵体轴心的距离为两曲轴机构轴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 泵腔,其后侧的膜片由相应柱塞的前端抵住; 进液接嘴和出液接嘴,均与所述泵腔连接; 当相应偏心轮压缩相应柱塞时,膜片运动到所述泵腔的顶端,所述泵腔内的液体通过出液接嘴从所述泵腔内排出;当所述偏心轮离开柱塞时,所述膜片运动到泵腔远端,液体通过进液接嘴进入泵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包括: 柱塞本体,安装于所述支架前端面的内侧,其可伸缩的前端通过柱塞孔伸出,抵接于相应泵体泵腔后端的膜片上;其末端的外围设置抵接部; 压缩弹簧,其一端抵接于柱塞本体末端的抵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支架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曲轴机构包括:上直轴,其中心轴线与所述扭矩源的扭矩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其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个偏心轮,隔开预设距离套设于所述上直轴上,分别抵接在相应柱塞的末端; 所述下曲轴机构包括:下直轴,其中心轴线与所述扭矩源的扭矩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平行,其两端均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个偏心轮,隔开预设距离套设于所述下直轴上,分别抵接在相应柱塞的末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源的扭矩输出轴、所述上曲轴机构的上直轴和所述下曲轴机构的下直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皮带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优选为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主传动齿轮,套设于伸入支架内部的扭矩源的所述扭矩输出轴上;上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上曲轴机构的上直轴上;下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下曲轴机构的下直轴上;其中,所述上传动齿轮和下传动齿轮均与主传动齿轮相啮合,通过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将所述扭矩输出轴的扭矩传递至所述上曲轴机构和下曲轴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泵组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架后端面的外侧,包括2排N列设置的2N个泵体; 第二柱塞组,安装于所述支架后端面的内侧,包括2N个分别与第二泵组模块的相应泵体相对应的柱塞,其可伸缩的前端抵住相应泵体后侧的膜片,其末端抵接于上曲轴机构和下曲轴机构相应偏心轮的边缘。
10.根据权利要 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曲轴膜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N= 2。
【文档编号】F04B43/04GK203441714SQ20132047035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日
【发明者】傅宏文, 王挺, 贾立松 申请人:北京赛腾工业标识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