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环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大型水环真空泵,属于水环真空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3),偏心安装在泵体(3)内的叶轮(4),前泵盖(6)、后泵盖(1)和泵轴(7),前泵盖(6)与泵体(3)之间固定有前分配板(8),后泵盖(1)与泵体(3)之间固定有后分配板(9),叶轮(4)包括轮毂(402)和多个均布在轮毂(402)上的叶片(401),叶片(401)中部设有一个径向的支撑筋(405),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01)在距端部侧面100~200mm处周圈设有第一加固筋(403),叶片(401)在第一加固筋(403)与支撑筋(405)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固筋(404)。本实用新型加固筋分布合理,有效提高叶片(401)的抗弯强度,延长叶轮(4)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大型水环真空泵
【技术领域】
[0001]大型水环真空泵,属于水环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气量在2000m
3/min以上的大型真空泵。
【背景技术】
[0002]水环真空泵,属于叶片式流体机械,适用于化工、煤矿、冶金、造纸、轻工等领域,主要用来进行真空浓缩、真空脱水、真空干燥、真空抽瓦斯气体、真空制氧、真空输送,随着产量的逐渐增大,对真空泵吸气量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目前的水环真空泵吸气量较低,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如果将多台真空泵串联共同工作,电机功率会非常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叶片抗弯强度,使用寿命长的大型水环真空泵。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大型水环真空泵,包括泵体,偏心安装在泵体内的叶轮,前泵盖、后泵盖和泵轴,前泵盖与泵体之间固定有前分配板,后泵盖与泵体之间固定有后分配板,泵轴与叶轮同心固定并穿出前泵盖,前泵盖与后泵盖上均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叶轮包括轮毂和多个均布在轮毂上的叶片,叶片中部设有一个径向的支撑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在距端部侧面100?200mm处周圈设有第一加固筋,叶片在第一加固筋与支撑筋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固筋。加固筋分布合理,叶片中部有支撑筋连接,叶片端部开放,所以叶片端部较容易弯折,在叶片端部设置了第一加固筋,第一加固筋距叶片端部侧面100?200mm,防止第一加固筋影响分配板的工作;由于叶片长度较大,所以在第一加固筋与支撑筋之间设置第二加固筋,有效增强了叶片的抗弯强度,提高叶轮使用周期和使用寿命。
[0005]真空泵长6000 ?6200mm,宽 4200 ?4300mm,高 4100 ?4200mm,吸气量为 2400 ?2600m 3 /min。提供一种吸气量能够达到2400?2600m 1 /min的水环真空泵,满足产能的
要求,尺寸合理,占用空间小。
[0006]所述叶轮的外圆直径为2900?3100mm,泵体外圆直径为3600?3700mm,叶轮与泵体的轴心距为220?240mm。合理设计偏心距,提高叶片的工作效率。
[0007]所述第一加固筋距叶片端部侧面160mm。保证叶片抗弯强度,同时防止干涉分配板的工作。
[0008]所述第一加固筋的宽度大于第二加固筋的宽度。第一加固筋受力大于第二加固筋,在保证叶片抗弯强度的同时,便于焊接第二加固筋,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0009]所述第一加固筋宽度为160mm,第二加固筋的宽度为140mm。根据叶轮尺寸合理设计加固筋的宽度,保证叶片抗弯强度的同时,尽量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焊接,避免焊接造成叶片外端部变形。
[0010]所述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内径相同,为750?850mm。[0011]所述吸气口包括设置在前泵盖顶部的前泵盖上吸气口、前泵盖侧面的前泵盖水平吸气口和后泵盖顶部的后泵盖上吸气口、后泵盖侧面的后泵盖水平吸气口 ;所述排气口包括设置在前泵盖顶部的前泵盖上排气口、前泵盖侧面的前泵盖水平排气口和后泵盖顶部的后泵盖上排气口、后泵盖侧面的后泵盖水平排气口。
[0012]所述前泵盖与后泵盖对称设置,前泵盖上排气口与前泵盖上吸气口的中心距为2000?2050mm,前泵盖上排气口与后泵盖上排气口的中心距为4575?4625mm。
[0013]优选的,所述泵轴长6130mm,真空泵全长6156.5mm,宽4280mm,高4175mm,叶轮直径为2960mm,叶轮与泵体的轴心距为231mm,真空泵的吸气量为2500m tin。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型水环真空泵所具有的有是:
[0015]1、加固筋分布合理,叶片中部有支撑筋连接,叶片端部开放,所以叶片端部较容易弯折,所以在叶片端部设置了第一加固筋,第一加固筋距叶片端部侧面100?200mm,防止第一加固筋影响分配板的工作;由于叶片长度较大,所以在第一加固筋与支撑筋之间设置第二加固筋,有效增强了叶片的抗弯强度,提高叶轮使用周期和使用寿命。
[0016]2、运行稳定、吸气量大,选择合适的尺寸,提供一种吸气量能够达到2400?2600m /min的水环真空泵,满足产能的要求;尺寸合理,占用空间小,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的一台水环真空泵可以达到多台小型真空泵的工作量,节约电能。
[0017]3、第一加固筋的宽度大于第二加固筋的宽度,第一加固筋受力大于第二加固筋,在保证叶片抗弯强度的同时,便于焊接第二加固筋,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0018]4、合理设计吸气口与排气口的位置和尺寸,使真空泵的结构紧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水环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前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环真空泵的俯视图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示意图。
[0023]其中:1、后泵盖 2、后泵盖上排气口 3、泵体 4、叶轮 401、叶片 402、轮毂403、第一加固筋404、第二加固筋405、支撑筋5、前泵盖上排气口 6、前泵盖7、泵轴 8、前分配板 9、后分配板 10、前泵盖上吸气口 11、后泵盖上吸气口 12、后泵盖水平排气口 13、后泵盖水平吸气口 14、前泵盖水平排气口 15、前泵盖水平吸气口16、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图f 4是本实用新型大型水环真空泵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f 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5]参照附图1:大型水环真空泵,包括两端开口的圆筒形泵体3,偏心安装在泵体3内的叶轮4,固定在泵体3两端的前泵盖6和后泵盖1,以及泵轴7,前泵盖6与泵体3之间固定有前分配板8,后泵盖I与泵体3之间固定有后分配板9,泵轴7与叶轮4同心固定,泵轴7与前泵盖6、后泵盖I之间分别设有轴承,泵轴7前端穿出前泵盖6,后端通过密封盖密封,真空泵全长6156.5mm,宽4280mm,高4175mm,叶轮4外圆直径为2960mm,泵体3的外圆直径为3630mm,叶轮4与泵体3的轴心距为231mm,根据这种尺寸制作的水环真空泵的吸气量可以达到 2500m 3 /min。
[0026]参照图2?3:前泵盖6顶部设有一个前泵盖上排气口 5和一个前泵盖上吸气口10,前泵盖6侧面设有一个前泵盖水平排气口 14和一个前泵盖水平吸气口 15,后泵盖I与前泵盖6对称,顶部设有一个后泵盖上排气口 2和一个后泵盖上吸气口 11,侧面设有一个后泵盖水平排气口 12和一个后泵盖水平吸气口 13,前泵盖上排气口 5与前泵盖上吸气口 10的中心距、后泵盖上排气口 2与后泵盖上吸气口 11的中心距均为2020mm,前泵盖上排气口5与后泵盖上排气口 2的中心距、前泵盖上吸气口 10与后泵盖上吸气口 11的中心距为均为4593mm,前泵盖6与后泵盖I上的各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内径相等,为800mm。
[0027]前泵盖6在下方两侧设有支撑脚16,两个支撑脚16最大间距为3950mm,后泵盖I与前泵盖6对称的也设有支撑脚16,真空泵通过支撑脚16支撑在地面上,前泵盖6和后泵盖I由于直径非常大,所以在圆形的底部加工一个水平缺口,能够防止前泵盖6和后泵盖I圆形底部接触地面,减小支撑脚16的高度,减小水环真空泵的整体高度,减小占用空间。
[0028]参照图1、4,叶轮4包括轮毂402和多个均布在轮毂402上的叶片401,叶片401中部设一个有径向的支撑筋405,支撑筋405内圈连接在轮毂402中部,轮毂402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梭形。叶片401两端部周圈设有第一加固筋403,叶片401在第一加固筋403与支撑筋405之间还设有第二加固筋404,叶片401端部开放,所以叶片401端部较容易弯折,所以在叶片401端部设置了第一加固筋403,通过计算和实验,第一加固筋403距叶片401端部侧面160mm,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叶片401的抗弯强度,由于叶片401长度较大,所以在第一加固筋403与支撑筋405之间设置了第二加固筋404,有效增强了叶片401的抗弯强度,提高叶轮使用周期和使用寿命。第一加固筋403的宽度大于第二加固筋404的宽度,第一加固筋403宽度为160mm,第二加固筋404的宽度为140mm。第一加固筋403承受的力明显要大于第二加固筋404,所以将第一加固筋403加宽,进一步保证叶片401的抗弯强度。而受力小的第二加固筋404宽度小,在保证叶片401强度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减小叶轮重量,同时还便于焊接第二加固筋404。
[0029]在焊接第一加固筋403与第二加固筋404时,首先在叶片401周圈开设凹槽,第一加固筋403与第二加固筋404分别由两个半圆或多段弧形部分组成,将第一加固筋403与第二加固筋404分段焊接在叶片401的凹槽内,并将第一加固筋403与第二加固筋404连接为一个整体的环形圈。
[0030]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叶轮4在泵体3内以适量的水或油作为工作液。当叶轮4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水被叶片401抛向四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形成了一个决定于泵腔形状的近似于等厚度的封闭圆环。水环的下部分内表面恰好与轮毂402相切,水环的上部内表面刚好与叶片401顶端接触。此时轮毂402与水环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空间,而这一空间又被叶轮4分成和叶片401数目相等的若干个小腔。如果以叶轮4的下部0°为起点,那么叶轮4在旋转前180°时小腔的容积由小变大,且与端面上的前泵盖上吸气口 10和后泵盖上吸气口 11相通,此时气体被吸入,当吸气终了时小腔则与吸气口隔绝;当叶轮4继续旋转时,小腔由大变小,使气体被压缩。前泵盖水平吸气口 15、前泵盖水平排气口 14、后泵盖水平排气口 12和后泵盖水平吸气口 13均处于常闭状态。
[0031]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真空泵长可以选择6000?6200mm,宽可以选择4200?4300mm,高可以选择4100?4200mm ;前泵盖上排气口 5与前泵盖上吸气口 10的中心距可以选择2000?2050mm,前泵盖上排气口 5与后泵盖上排气口 2的中心距可以选择4575?4625mm;前泵盖6与后泵盖I上的各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内径可以选择750?850_。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型水环真空泵,包括泵体(3),偏心安装在泵体(3)内的叶轮(4),前泵盖(6)、后泵盖(I)和泵轴(7),前泵盖(6)与泵体(3)之间固定有前分配板(8),后泵盖(I)与泵体(3)之间固定有后分配板(9),泵轴(7)与叶轮(4)同心固定并穿出前泵盖(6),前泵盖(6)与后泵盖(I)上均设有吸气口和排气口,叶轮(4)包括轮毂(402 )和多个均布在轮毂(402 )上的叶片(401),叶片(401)中部设有一个径向的支撑筋(405),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01)在距端部侧面100?200mm处周圈设有第一加固筋(403),叶片(401)在第一加固筋(403)与支撑筋(405 )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加固筋(40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真空泵长6000 ?6200mm,宽 4200 ?4300mm,高 4100 ?4200mm,吸气量为 2400 ?2600m3 /min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的外圆直径为2900?3100mm,泵体(3)外圆直径为3600?3700mm,叶轮(4)与泵体(3)的轴心距为220?240mmo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筋(403)距叶片(401)端部侧面1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筋(403)的宽度大于第二加固筋(404)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筋(403)宽度为160mm,第二加固筋(404)的宽度为1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内径相同,为750?8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包括设置在前泵盖(6)顶部的前泵盖上吸气口(10)、前泵盖(6)侧面的前泵盖水平吸气口(15)和后泵盖(I)顶部的后泵盖上吸气口(11)、后泵盖(I)侧面的后泵盖水平吸气口(13);所述排气口包括设置在前泵盖(6 )顶部的前泵盖上排气口( 5 )、前泵盖(6 )侧面的前泵盖水平排气口(14)和后泵盖(I)顶部的后泵盖上排气口(2)、后泵盖(I)侧面的后泵盖水平排气口(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盖(6)与后泵盖(I)对称设置,前泵盖上排气口(5)与前泵盖上吸气口( 10)的中心距为2000?2050mm,前泵盖上排气口(5)与后泵盖上排气口(2)的中心距为4575?46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水环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7)长6130mm,真空泵全长6156.5mm,宽4280mm,高4175mm,叶轮(4)直径为2960mm,叶轮(4)与泵体(3)的轴心距为231mm,真空泵的吸气量为2500m 3 /min。
【文档编号】F04C7/00GK203516091SQ20132056553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2日
【发明者】陈川升 申请人:山东博水泵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