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减震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358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降噪减震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降噪减震离心泵,包括泵体、电机、泵轴、叶轮和导叶组件,电机固定于泵体外,泵轴承托于泵体并伸入泵体的泵腔中,叶轮安装于泵轴并位于泵体的泵腔中,导叶组件围罩于叶轮外围并固定于泵体;泵腔中设有柱管,该导叶组件固定于泵体的内壁和柱管的上端之间,该柱管与泵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缓冲腔;叶轮具有沿该叶轮径向延伸的多个叶轮出口和沿该叶轮轴向延伸的一个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柱管连通;导叶组件具有沿该导叶组件径向延伸的多个导叶出口,该导叶出口的一端与叶轮出口连通,导叶出口的另一端与缓冲腔连通,缓冲腔的腔壁上设有泵水出口。本发明能减少降低泵轴震动,降低噪音。
【专利说明】降噪减震离心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泵,具体涉及降噪减震离心泵。

【背景技术】
[0002] 离心泵一般包括泵体、枢装在泵体上的泵轴,泵轴上装有叶轮,叶轮外围罩有蜗 壳。叶轮吸入的水流将经过蜗壳收集后升压后从蜗壳出口中喷出。由于水流不断拍打蜗 壳,不但带来震动还带来噪音,震动的蜗壳同时使泵轴也产生震动,使泵轴在震动的状态下 旋转,降低了寿命,同时也进一步带来了旋转震动的噪音。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降噪减震离心泵,能减少降低 泵轴震动,降低噪音。
[0004]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降噪减震离心泵,包括泵体、电机、泵轴、叶轮和导叶组件,电机固定于泵体外,泵 轴承托于泵体并伸入泵体的泵腔中,叶轮安装于泵轴并位于泵体的泵腔中,导叶组件围罩 于叶轮外围并固定于泵体;泵腔中设有柱管,该导叶组件固定于泵体的内壁和柱管的上端 之间,该柱管与泵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缓冲腔;所述叶轮具有沿该叶轮径向延伸的多个叶轮 出口和沿该叶轮轴向延伸的一个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柱管连通;导叶组件具有沿该导叶组 件径向延伸的多个导叶出口,该导叶出口的一端与叶轮出口连通,导叶出口的另一端与缓 冲腔连通,缓冲腔的腔壁上设有泵水出口。
[0006] 优选地,所述导叶组件包括以泵轴的中轴线轴对称分布的多个导叶,各导叶固定 于一固定盘上,且各导叶呈倾斜的发散状并与固定盘的边缘相切,相邻导叶间相隔形成所 述导叶出口。
[0007] 优选地,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座和由叶轮座上伸出的多个叶片,各叶片以泵轴的中 轴线轴对称分布,相邻叶片间相隔形成所述叶轮出口,各叶片的伸出端均与一环形导向壁 相连,环形导向壁围成所述进水口。
[0008] 优选地,所述环形导向壁伸入柱管内,环形导向壁与柱管之间套装有密封环。
[0009]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 (1)本发明的电机带动泵轴转动后,叶轮将转动抽水,外部水流经柱管进入进水 口,由叶轮出口经由导叶出口进入缓冲腔,由于水流经过缓冲腔缓冲并升压后才从泵水出 口中输出,所以水流不会强烈拍打泵腔,可以减少震动和降低噪音;
[0011] (2)本发明的叶片和导叶均以泵轴的中轴线轴对称分布,因此叶轮出口和导叶出 口也形成均匀的分布,所以从叶轮中抽入的外部水流将沿径向平均分配至缓冲腔,从而可 以平均泵轴、叶轮所受的径向力,可以进一步大大减少泵轴、叶轮的震动,进一步降低了噪 音。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降噪减震离心泵的剖视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发明导叶组件的俯视图;
[0015] 图3为图2的B-B阶梯剖视图;
[0016] 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
[0017] 图5为本发明叶轮的剖视图;
[0018]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0019] 图中:1、泵体;11、泵水出口;2、电机;3、泵轴;4、叶轮;41、叶轮出口;42、进水口; 43、叶片;44、环形导向壁;45、叶轮座;5、导叶组件;51、导叶出口;52、导叶;53、固定盘;6、 柱管;7、密封环;100、泵腔;200、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1所示的降噪减震离心泵,包括泵体1、电机2、泵轴3、叶轮4和导叶组件5,电 机2固定于泵体1外,泵轴3承托于泵体1并伸入泵体1的泵腔100中,叶轮4安装于泵轴 3并位于泵体1的泵腔100中,导叶组件5围罩于叶轮4外围并固定于泵体1 ;泵腔100中 设有柱管6,该导叶组件5固定于泵体1的内壁和柱管6的上端之间,该柱管6与泵腔100 的内壁之间形成缓冲腔200 ;叶轮4具有沿该叶轮4径向延伸的多个叶轮出口 41和沿该叶 轮4轴向延伸的一个进水口 42,该进水口 42与柱管6连通;导叶组件5具有沿该导叶组件 5径向延伸的多个导叶出口 51,该导叶出口 51的一端与叶轮出口 41连通,导叶出口 51的 另一端与缓冲腔200连通,缓冲腔200的腔壁上设有泵水出口 11。其中,电机2可通过泵架 来固定在泵体1上端。
[0021] 电机2带动泵轴3转动后,叶轮4将跟随转动抽水,外部水流经柱管6进入进水口 42, 由叶轮出口 41经由导叶出口 51进入缓冲腔200,由于水流经过缓冲腔200缓冲并升压 后才从泵水出口 11中输出,因此可以缓冲叶轮4抽出水流的冲击,实现减震降噪。
[0022] 如图2?4所示,本例的导叶组件5包括以泵轴3的中轴线轴对称分布的多个导 叶52,各导叶52固定于一固定盘53上,且各导叶52呈倾斜的发散状并与固定盘53的边缘 相切,相邻导叶52间相隔形成导叶出口 51。
[0023] 如图5?6所示,本例的叶轮4包括叶轮座45和由叶轮座45上伸出的多个叶片 43, 各叶片43以泵轴3的中轴线轴对称分布,相邻叶片43间相隔形成叶轮出口 41,各叶片 43的伸出端均与一环形导向壁44相连,环形导向壁44围成进水口 42。
[0024] 叶片43和导叶52均以泵轴3的中轴线轴对称分布,因此叶轮出口 41和导叶出口 51也形成均匀的分布状,所以从叶轮4中抽入的外部水流将沿径向平均分配至缓冲腔200, 从而可以平均泵轴3、叶轮4所受的径向力,可以进一步减少泵轴3、叶轮4的震动,进一步 降低了噪音
[0025] 为防止水流泄漏而直接经由柱管6进入缓冲腔200,环形导向壁44伸入柱管6内, 环形导向壁44与柱管6之间套装有密封环7,密封环7可对叶轮4上各叶片43进行密封。
[0026]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 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降噪减震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电机、泵轴、叶轮和导叶组件,电机固定于 泵体外,泵轴承托于泵体并伸入泵体的泵腔中,叶轮安装于泵轴并位于泵体的泵腔中,导叶 组件围罩于叶轮外围并固定于泵体;泵腔中设有柱管,该导叶组件固定于泵体的内壁和柱 管的上端之间,该柱管与泵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缓冲腔;叶轮具有沿该叶轮径向延伸的多个 叶轮出口和沿该叶轮轴向延伸的一个进水口,该进水口与柱管连通;导叶组件具有沿该导 叶组件径向延伸的多个导叶出口,该导叶出口的一端与叶轮出口连通,导叶出口的另一端 与缓冲腔连通,缓冲腔的腔壁上设有泵水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减震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组件包括以泵轴的 中轴线轴对称分布的多个导叶,各导叶固定于一固定盘上,且各导叶呈倾斜的发散状并与 固定盘的边缘相切,相邻导叶间相隔形成所述导叶出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减震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包括叶轮座和由叶 轮座上伸出的多个叶片,各叶片以泵轴的中轴线轴对称分布,相邻叶片间相隔形成所述叶 轮出口,各叶片的伸出端均与一环形导向壁相连,环形导向壁围成所述进水口。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减震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向壁伸入柱管内, 环形导向壁与柱管之间套装有密封环。
【文档编号】F04D29/22GK104088798SQ201410309442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陈文彪, 林志强, 秦杰 申请人:广东顺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