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020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风扇结构,该风扇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相对且平行配置的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具有第一侧边段及突出于第一侧边段的第二侧边段,第二倾斜面具有第三侧边段及突出于该第三侧边段的第四侧边段,第一侧边段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块,该第二侧边段具有第一平面,第三侧边段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块,第四侧边段具有第二平面。借此,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与电子产品的接触面积为面对面方式,进而防止电子产品抵压到风扇结构的其他位置,以达到风扇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压能力。
【专利说明】风扇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散热工具,尤指一种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蓬勃发展,现代可携式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等)逐渐追求轻薄短小的要求,使可携式电子产品内部的电子组件也需缩小尺寸。但是,电子组件尺寸缩小且性能增加的情况下,将导致电子组件运作时产生大量热量,造成电子组件温度不断升高而发生损坏。因此,为解决电子组件的散热问题,制造商或业内人士会在可携式电子产品内部安装散热风扇。
[0003]然而,因可携式电子产品追求轻薄短小的要求,导致散热风扇开始朝厚度8mm以下的架构设计,使薄型风扇成为散热风扇的主力生产机种;但是,散热风扇的厚度改为8_以下,将造成风扇本体结构的抗压性不足,使可携式电子产品受压变形而朝散热风扇方向抵压时,容易把散热风扇的架构压制到变形或毁坏,进而影响散热风扇的运转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结构,其利用将风扇结构安装在电子产品内部,当电子产品受压变形而朝风扇结构方向抵压时,因第一平面、第一止挡块、第二平面及第二止挡块设置在壳体的突出处,使电子产品会先被第一平面、第一止挡块、第二平面及第二止挡块止挡,并且第一平面、第二平面与电子产品的接触面积为面对面方式,进而防止电子产品抵压到风扇结构的其他位置,以达到风扇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压能力。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结构,该风扇结构包括:
[0006]壳体,具有相对且平行配置的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具有第一侧边段及突出于该第一侧边段的第二侧边段,所述第二倾斜面具有第三侧边段及突出于该第三侧边段的第四侧边段,所述第一侧边段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二侧边段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三侧边段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块,所述第四侧边段具有第二平面。
[0007]较佳地,所述第一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连接线为第一平直线,所述第二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平面的连接线为第二平直线。
[0008]较佳地,所述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一侧边段及所述第二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块,该第一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平直线对准切齐,所述第二倾斜面在所述第三侧边段及所述第四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突出块,该第二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平直线对准切齐。
[0009]较佳地,所述壳体包含顶板、底板及环设在该顶板和该底板外周缘的侧围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止挡块及所述第一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所述底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止挡块及所述第二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
[0010]较佳地,所述侧围板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定义出气流方向,该气流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平直线及所述第二平直线呈平行或垂直配置。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平面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三止挡块,该第三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止挡块的末端的连接线为第三平直线,所述第二平面延伸有至少一个第四止挡块,该第四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止挡块的末端的连接线为第四平直线。
[0012]较佳地,所述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一侧边段及所述第二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块,该第一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三平直线对准切齐,所述第二倾斜面在所述第三侧边段及所述第四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突出块,该第二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四平直线对准切齐。
[0013]较佳地,所述壳体包含顶板、底板及环设在该顶板和该底板外周缘的侧围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三止挡块及所述第一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所述底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止挡块、所述第四止挡块及所述第二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
[0014]较佳地,所述侧围板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定义出气流方向,该气流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三平直线及所述第四平直线呈平行或垂直配置。
[0015]较佳地,所述风扇结构还包括风扇组件,该风扇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顶板在所述第一侧边段及所述第二侧边段之间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三侧边段及所述第四侧边段之间设有第二风口,所述风扇组件对应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配置。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
[0017]第一、风扇结构能以第一止挡块及第二止挡块取代现有的支撑垫,但第一止挡块及第二止挡块的厚度重叠,以达到风扇结构具有体积轻薄的特点。
[0018]第二、壳体延伸有第一止挡块及第二止挡块,使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及电子产品之间分别形成有导流通道,以导引外部气流顺畅地流进风扇结构中。
[0019]第三、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及电子产品呈倾斜配置,使各导流通道的流道由开口向内逐渐缩小周缘尺寸而呈倾斜通道,使外部气流更顺畅且集中地被导引流至风扇结构,使风扇结构具有集风顺畅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组合示意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风扇结构I壳体
[0033]11第一倾斜面111、111’第一突出块
[0034]12第二倾斜面121、121’第二突出块
[0035]13第一侧边段131第一止挡块
[0036]14第二侧边段141第一平面
[0037]1411第三止挡块15第三侧边段
[0038]151第二止挡块16第四侧边段
[0039]161第二平面1611第四止挡块
[0040]17 顶板171 第一风口
[0041]18 底板181 第二风口
[0042]182中柱19侧围板
[0043]191出风口2风扇组件
[0044]21叶轮211芯轴
[0045]22定子23磁铁环
[0046]24轴承3固定部
[0047]LI第一平直线L2第二平直线
[0048]L3第三平直线L4第四平直线
[0049]d气流方向s导流通道
[0050]100电子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51]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然而所附附图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0052]请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结构,该风扇结构10主要包括壳体I。
[0053]壳体I具有相对且平行配置的第一倾斜面11及第二倾斜面12,第一倾斜面11具有第一侧边段13及突出于第一侧边段13的第二侧边段14,第二倾斜面12具有第三侧边段15及突出于第三侧边段15的第四侧边段16,第一侧边段13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止挡块131,第二侧边段14具有第一平面141,第三侧边段15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止挡块151,第四侧边段16具有第二平面161。
[0054]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的第一止挡块131与第二止挡块15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每个第一止挡块131的末端与第一平面141的连接线为第一平直线LI,每个第二止挡块151的末端与第二平面161的连接线为第二平直线L2。
[0055]另外,第一倾斜面11在第一侧边段13及第二侧边段14之间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突出块111,第二倾斜面12在第三侧边段15及第四侧边段16之间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突出块121,本实施例的第一突出块111与第二突出块12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每个第一突出块111的末端与第一平直线LI对准切齐,每个第二突出块121的末端与第二平直线L2对准切齐。
[0056]另外,壳体I包含顶板17、底板18及环设在顶板17和底板18外周缘的侧围板19,顶板17在第一侧边段13及第二侧边段14之间设有第一风口 171,底板18在第三侧边段15及第四侧边段16之间设有第二风口 181,侧围板19设有出风口 191。其中,底板18朝内部延伸有中柱182,壳体I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固定部3。
[0057]并且,顶板17的表面及侧围板19的端缘共同形成第一倾斜面11,底板18的表面及侧围板19的端缘共同形成第二倾斜面12,各第一止挡块131、各第一突出块111、各第二止挡块151及各第二突出块121分别自侧围板19上延伸成型。
[0058]此外,如图5至图6所示,出风口 191定义出气流方向d,该气流方向d可分别与第一平直线LI及第二平直线L2呈平行配置;或者,该气流方向d也可分别与第一平直线LI及第二平直线L2呈垂直配置。因此,为使风扇结构10能配合电子产品100内部的电子组件而导引气流,该气流方向d可视实际情况设计与第一平直线LI及第二平直线L2呈平行、垂直或交错配置,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0059]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10可为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风扇组件2安装在壳体I内并对应第一风口 171与第二风口 181配置;其中,本实施例以风扇结构10为离心风扇为例,风扇组件2包含叶轮21、定子22、磁铁环23及轴承24,叶轮21对应出风口 191配置,定子22套设于中柱182,磁铁环23围设在定子22外部,轴承24安装于中柱182,叶轮21具有芯轴211,芯轴211与轴承24相互组接并能够相对于中柱182旋转。
[0060]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10的组合,其利用壳体I具有相对且平行配置的第一倾斜面11及第二倾斜面12,第一倾斜面11具有第一侧边段13及突出于第一侧边段13的第二侧边段14,第二倾斜面12具有第三侧边段15及突出于第三侧边段15的第四侧边段16,第一侧边段13延伸有第一止挡块131,第二侧边段14具有第一平面141,第三侧边段15延伸有第二止挡块151,第四侧边段16具有第二平面161。借此,使风扇结构10具有优良的抗压能力。
[0061]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10的使用状态,其利用将风扇结构10安装在电子产品100内部,当电子产品100受压变形而朝壳体I方向抵压时,因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及第二止挡块151设置在壳体I的突出处,使电子产品100会先被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及第二止挡块151止挡,并且第一平面141、第二平面161与电子产品100的接触面积为面对面方式而增加大量的止挡面积,进而防止电子产品100朝壳体I方向变形,避免电子产品100抵压到风扇结构10的其他位置,以提升风扇结构10的结构抗压性。
[0062]其中,如图5所示,壳体I通过固定部3安装在电子产品100内部时,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及第二止挡块151可直接对应电子产品100顶抵,使风扇结构10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或者,如图6所示,壳体I通过固定部3安装在电子产品100内部时,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及第二止挡块151和电子产品100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并借由间隔空间避免风扇结构10运作所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电子产品100上,同时使风扇结构10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
[0063]另外,如图5至图6所示,现有的风扇结构与电子产品之间会加装支撑垫,造成电子产品100内部须预留风扇结构与两个支撑垫加起来的厚度;相较下,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10以第一止挡块131及第二止挡块151取代现有的支撑垫,但第一止挡块131及第二止挡块151的厚度重叠,使电子产品100的内部空间仅须预留壳体I与第一止挡块131加起来的厚度,因壳体I与第一止挡块131加起来的厚度小于现有的风扇结构与两个支撑垫加起来的厚度,所以达到了风扇结构10具有体积轻薄的特点。
[0064]另外,壳体I延伸有第一止挡块131及第二止挡块151,使第一倾斜面11、第二倾斜面12及电子产品100之间分别形成有导流通道S,以导引外部气流顺畅地流进第一风口171与第二风口 181。
[0065]另外,第一倾斜面11、第二倾斜面12及电子产品100品呈倾斜配置,使各导流通道s的流道由开口向内逐渐缩小周缘尺寸而呈倾斜通道,使外部气流更顺畅且集中地被导引流至第一风口 171与第二风口 181处,使风扇结构10具有集风顺畅的特点。
[0066]此外,第一止挡块131的末端与第一平面141的连接线为第一平直线LI,第二止挡块151的末端与第二平面161的连接线为第二平直线L2,第一倾斜面11在第一侧边段13及第二侧边段14之间延伸有第一突出块111,第二倾斜面12在第三侧边段15及第四侧边段16之间延伸有第二突出块121,第一突出块111的末端与第一平直线LI对准切齐,第二突出块121的末端与第二平直线L2对准切齐,使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第二止挡块151、第一突出块111及第二突出块121能共同分担电子产品100的压力,进而更加强风扇结构10的结构抗压性及稳固性。
[0067]并且,第一止挡块131、第二止挡块151、第一突出块111及第二突出块121分别自侧围板19上延伸成型,因侧围板19相较顶板17和底板18更能承受电子产品100的压力,使第一止挡块131、第二止挡块151、第一突出块111及第二突出块121具有优良地支承能力。
[0068]请参考图7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结构10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平面141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三止挡块1411,第二平面161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四止挡块1611。
[0069]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的第三止挡块1411与第四止挡块1611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以上,每个第三止挡块1411的末端与第一止挡块131的末端的连接线为第三平直线L3,每个第四止挡块1611的末端与第二止挡块151的末端的连接线为第四平直线L4,当电子产品100受压变形而朝壳体I方向抵压时,因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第二止挡块151、第三止挡块1411及第四止挡块1611设置在壳体I的突出处,使电子产品100会先被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第二止挡块151、第三止挡块1411及第四止挡块1611止挡,并且第一平面141、第二平面161与电子产品100的接触面积为面对面方式而增加大量的止挡面积,进而防止电子产品100朝壳体I方向变形,避免电子产品100抵压到风扇结构10的其他位置,以提升风扇结构10的结构抗压性,同时达成相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功能及功效。
[0070]另外,第一倾斜面11在第一侧边段13及第二侧边段14之间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突出块111’,每个第一突出块111’的末端与第三平直线L3对准切齐,第二倾斜面12在第三侧边段15及第四侧边段16之间延伸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第二突出块121’,每个第二突出块121’的末端与第四平直线L4对准切齐,使第一平面141、第一止挡块131、第二平面161、第二止挡块151、第三止挡块1411、第四止挡块1611、第一突出块111’及第二突出块121’能共同分担电子产品100的压力,进而更加强风扇结构10的结构抗压性及稳固性。
[0071]另外,第一止挡块131、第二止挡块151、第三止挡块1411、第四止挡块1611、第一突出块111’及第二突出块121’分别自侧围板13上延伸成型,因侧围板19相较顶板17和底板18更能承受电子产品100的压力,使第一止挡块131、第二止挡块151、第三止挡块1411、第四止挡块1611、第一突出块111’及第二突出块121’具有优良地支承能力。
[0072]此外,本实施例的气流方向d可分别与第三平直线L3及第四平直线L4呈垂直配置;或者,该气流方向d也可分别与第三平直线L3及第四平直线L4呈平行配置。因此,为使风扇结构10能配合电子产品100内部的电子组件而导引气流,该气流方向d可视实际情况设计与第三平直线L3及第四平直线L4呈平行、垂直或交错配置,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00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它任何等效变换均应属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结构包括: 壳体,具有相对且平行配置的第一倾斜面及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具有第一侧边段及突出于该第一侧边段的第二侧边段,所述第二倾斜面具有第三侧边段及突出于该第三侧边段的第四侧边段,所述第一侧边段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二侧边段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三侧边段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块,所述第四侧边段具有第二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连接线为第一平直线,所述第二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平面的连接线为第二平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一侧边段及所述第二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块,该第一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一平直线对准切齐,所述第二倾斜面在所述第三侧边段及所述第四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突出块,该第二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平直线对准切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顶板、底板及环设在该顶板和该底板外周缘的侧围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止挡块及所述第一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所述底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止挡块及所述第二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定义出气流方向,该气流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平直线及所述第二平直线呈平行或垂直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三止挡块,该第三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一止挡块的末端的连接线为第三平直线,所述第二平面延伸有至少一个第四止挡块,该第四止挡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二止挡块的末端的连接线为第四平直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在所述第一侧边段及所述第二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一突出块,该第一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三平直线对准切齐,所述第二倾斜面在所述第三侧边段及所述第四侧边段之间延伸有至少一个第二突出块,该第二突出块的末端与所述第四平直线对准切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含顶板、底板及环设在该顶板和该底板外周缘的侧围板,所述顶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止挡块、所述第三止挡块及所述第一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所述底板的表面及所述侧围板的端缘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止挡块、所述第四止挡块及所述第二突出块分别自所述侧围板上延伸成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设有出风口,该出风口定义出气流方向,该气流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三平直线及所述第四平直线呈平行或垂直配置。
10.如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扇结构还包括风扇组件,该风扇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顶板在所述第一侧边段及所述第二侧边段之间设有第一风口,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三侧边段及所述第四侧边段之间设有第二风口,所述风扇组件对应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配置。
【文档编号】F04D29/42GK204041555SQ20142043290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韩洪硕, 林诗涵, 刘智仁, 李明烈 申请人:李明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