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提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560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提水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水泵,特别是一种高效提水泵。
现有提水泵是一塞一腔压力提水,也有用双塞双缸压力提水的一般都需要灌满水形成真空抽提水,生产效率低、吸程和扬程也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塞四腔形成真空高压的,扬程达40米、吸程达20米,安装操作方便,实用、价格低廉的高效提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缸体与端盖里有活塞,与活塞轴向垂直面上有隔板,隔板相对固定在端盖上,两端盖与缸体组成腔室,活塞在腔室里,活塞与隔板相互垂直分隔成腔室,活塞中心有转轴,转轴外侧一端有摇臂,活塞外径与缸体内径配做,是弧形或方形。两端面是平板面或弧型面,活塞往复运动挤压腔室里的水。前后端盖上各装有进出水阀交替进出水,抽提水从对角的两个口流出至缸体与端盖之间并从总进出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操作方便,实用、价格低廉,提水吸程大,扬程远的高效提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视图。

图1、图2、图3中,活塞(1)、腔室(2、3、4、5)、转轴(6)、隔板(7)、进出水阀门(8、9)、总进出水口(10、11)、缸体(12)、手柄(13)、端盖(14)、摇臂(1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缸体(12)与活塞(1)配做,是圆形或方形的内径、外径,活塞(1)外径与缸体(12)内径是过渡配合或动配合接触,活塞(1)轴向两侧面是直线平面或弧形平面体,其与缸体(12)内径之间是腔室、隔板(7)、活塞(1)相互垂直并分隔成4个腔室(2、3、4、5),活塞(1)轴心上装有转轴(6)、转轴(6)外的一端上连接摇臂(15)、摇臂(15)上装有手柄(13)。活塞(1)的轴向外端面外距离上有端盖(14),端盖(14)与缸体(12)内径之间密封,密封室里是活塞(1)和腔室(2、3、4、5),前后端盖(14)上装有进出水阀(8、9)前4个后4个,进出水阀安装在前后端盖(14)上对应于各腔室(2、3、4、5),由隔板(7)分隔成两边,一边两个,前后端盖对应腔室各两个,缸体(12)两端装有进出水口(10、11)。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提水泵,包括摇臂、转轴、缸体、活塞,其特征在于缸体(12)与端盖(14)里有活塞(1),活塞(1)轴向垂直面上有隔板(7),隔板(7)相对固定在前后端盖(14)上,端盖(14)与缸体(12)内径组成腔室,由活塞(1)、隔板(12)分隔成4个腔室(2、3、4、5),活塞(1)中心装有转轴(6),转轴(6)外侧一端有摇臂(1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提水泵,其特征在于活塞(1)外径与缸体(12)内径相配做,是弧形也可以是方形,轴向两端面是平板面也可是弧形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提水泵,其特征在于端盖(14)开口并装有进出水阀(8、9),前端盖4个后端盖上4个出水阀(8、9),与腔室(2、3、4、5)相对应,缸体(12)两端有总进出水口(10、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提水泵,由缸体、活塞、转轴、摇臂等组成。特征是两端盖与缸体内径组成腔室,由活塞隔板分隔成4个腔室,与端盖板上的前后4个进出水口相对应,活塞往复运动挤压腔室里的水从出水口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价格低廉,安装操作方便。提水吸程达20米,扬程达40米,是提抽水的理想设备。
文档编号F04B47/00GK2197483SQ94213059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3日
发明者肖振德 申请人:肖振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