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6136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气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流体机械压缩机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流体机械是指一种具有端板和端板上沿轴向伸出的涡线元件涡旋转子和涡旋定子,涡旋转子与定子互相成一定角度组装,使其形成一糸列线接触,在主轴驱动下涡旋转子中心绕涡旋定子中心线作圆周运动但其自身不旋转的流体机械。
该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牙钻驱动,喷涂,画笔运作等领域。目前,用于上述诸方面的驱动气源均由活塞式压缩机供给,由于其先天性的结构原因,供气脉动大,因此须经过一定的缓冲容积才能连续地驱动牙钻,喷枪,画笔等前端机械。这样,牙钻,喷枪,画笔等应有的优点灵活,方便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加之,传统的活塞式压缩机转速低,体积大;结构复杂,易损件多,可靠性差;平衡性能低,振动,噪音大;耗能多,运行成本高,大大限制了牙钻,画笔,喷枪的使用范围。
针对现有机型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用涡旋式压缩机替代原有的活塞式压缩机,以克服上述缺点,同时使前端机械(牙钻,喷枪,画笔等)和压缩机的整体化得以实现,大大简化结构,有利于其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机架,机架上端配置一静盘,静盘上配置一缸盖,缸盖上配置有和缸盖腔体相通的热管,机架支撑于支撑桶上,与静盘相配的动盘的背面配置有主轴及防自转轴承组件,主轴与电机转子相配置支撑于机架上,电机定子过盈装配于机架上。所说的主轴为一中空结构,其底端配置一与支撑桶腔体相通的吸油管,主轴中空腔的上端和动盘后背上的轴承孔相通,静盘与动盘涡旋线上端嵌有密封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轴4,静盘2等30个零件;主轴4靠轴承9,14,5支撑在机架8上,电机转子1固定在主轴4上,定子13过盈压装在机架8上。机架8与支撑桶12组成一个腔体,用以盛放润滑油。静盘2与缸盖16组成一密闭容积,作为热管介质的存放腔体。主轴4驱动动盘3与静盘2相配合,形成吸气——压缩——排气的循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采用半封闭,立式结构,润滑油通过吸油管10经离心力作用上升到轴承6处,通过其重力作用,依次润滑轴承9,14,5及轴承组件15,最后回到油腔,完成了油的循环。在本实用新型中,轴承组件15不但兼有推力轴承的作用,承受压缩气体产生和轴向力,而且具有导向作用,防止涡旋动盘3自转。此外,在对动的两涡旋盘之间,采用填料密封,在型线顶部嵌压同样形状的密封条,保证压缩腔之间的密封,减小泄漏,大大提高机器的容积效率,改进整机的性能。在该实用新型中,还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压缩缸体的冷式方式。将热管17安置在缸盖16上,利用传热介质使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通过热管导出,很好地冷却整机及压缩气体。同时使整机结构紧凑,外观整齐,方便耐用。
参见图2,当电机带动主轴4转动时,主轴驱动动盘3作公转运动,动盘3与静盘2相配合形成对称的月牙型密封腔,进行吸气——压缩——排气循环;在静盘2上开有吸气口18和排气口19,当机器启动时,气体从吸气口18进入压缩腔,达到额定压力时,从排气口19排出。另外,参见
图1,7,11是压缩机的两个平衡质量,用以平衡惯性力和力矩,消除振动和噪音。
权利要求1.多用途气泵,包括一机架,机架上端配置一静盘,静盘上配置一缸头,机架支撑于支撑桶上,与静盘相配置的动盘的背面配置有主轴和防自转轴承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说的缸盖上配置有和缸盖腔体相通的热管,所说的主轴为一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轴底端配置一与支撑桶体相通的吸油管,主轴中空腔的上端和动盘后背上的轴承孔相通。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气泵,包括一机架,机架上端配置一静盘,静盘上配置一带有热管的缸盖,机架支撑于支撑桶上,与静盘相配置的动盘背面配置有空心主轴和防自转轴承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振动噪音小的特点。
文档编号F04C18/02GK2218843SQ9424614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28日
发明者王迪生, 陈鹏高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