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滚膜气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774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滚膜气动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呼吸机中的气源发生器,尤其是一种双滚膜气动泵。
作为气体麻醉机中的麻醉呼吸气源发生器,通常采用折叠式皮囊完成定容传统配气。但由于皮囊的反弹作用,使设备的潮气量供给不准,不仅顺应性较大,伺服性也较差;并且,由于皮囊的弹性差异,对不同潮气量的需要,必须采用不同配套的皮囊,以致在临床操作时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双滚膜气动泵。它可以作为麻醉呼吸气源发生器,能根据临床的不同需要,准确地提供麻醉呼吸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泵中的前滚膜和后滚膜连接形成一个气腔,用螺母、套筒、活塞杆及“O”形密封圈压紧密封,置于前衬套、衬板、后衬套之间,该前滚膜与后滚膜的开口处分别密封装入中间隔板两端的槽内,再由前泵壳、后泵壳压紧密封。
当压缩气体P1由中间隔板(8)的小孔(14)注入前滚膜(6)与后滚膜(9)之间的环形腔A内,对环形腔壁施加压力,从而使环形腔能很好的与前泵壳(5)、后泵壳(12)、前衬套(4)及后衬套(10)贴紧,能有效地防止滚膜在运动时发生皱折现象,减少运动阻力,延长滚膜工作寿命。此外,当活塞杆向前运动,在气泵压缩腔B内产生压力P2,该压力施加于环形腔A的外壁时,因腔内有P1压缩气体的支撑作用,能有效防止滚膜环形腔弹性变形,使气泵压缩腔在压力P2的作用下,顺应性很小,保证气泵输出容量准确,可以达到≤50毫升的起步限。
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双滚膜气动泵用作麻醉呼吸机的气源发生器时能获得50-1200毫升宽广的潮气量调节范围,还能作为一个单独部件,从麻醉呼吸机中拆下进行消毒,因而,临床操作极为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滚膜气动泵剖视图图中1.泵前盖、2.螺母、3.套筒、4.前衬套、5.前泵壳、6.前滚膜、7.衬板、8.中间隔板、9.后滚膜、10.后衬套、11.活塞杆、12.后泵壳、13.泵后盖、14.中间隔板小孔、15.“O”形密封圈。
A表示前滚膜与后滚膜连接形成的环形气腔B表示气泵压缩腔在
图1中前滚膜(6)和后滚膜(9)连接形成一个环形气腔A置于前衬套(4)、衬板(7)、后衬套(10)之间,用螺母(2)、套筒(3)、活塞杆(11)及“O”形密封圈压紧密封,前滚膜(6)与后滚膜(9)的开口处分别密封装入中间隔板(8)两端的槽内,再由前泵壳(5)、后泵壳(12)前后压紧密封,最后固定泵前盖(1)和泵后盖(13)。
权利要求1.一种作为麻醉呼吸气源发生器的双滚膜气动泵,其特征在于该气动泵由泵前盖1、螺母2、套筒3、前衬套4、前泵壳5、前滚膜6、衬板7、中间隔板8、后滚膜9、后衬套10、活塞杆11、后泵壳12、泵后盖13、中间隔板小孔14和“O”形密封圈15组成的,其中前滚膜6与后滚膜9连接形成一个环形气腔A置于前衬套4、衬板7、后衬套10之间,用螺母2、套筒3、活塞杆11及“O”形密封圈15压紧密封,前滚膜6与后滚膜9的开口处分别密封装入中间隔板8两端的槽内,再由前泵壳5、后泵壳12前后压紧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滚膜气动泵。它是由泵前盖(1)、螺母(2)、套筒(3)、前衬套(4)、前泵壳(5)、前滚膜(6)、衬板(7)、中间隔板(8)、后滚膜(9)、后衬套(10)、活塞杆(11)、后泵壳(12)、泵后盖(13)、中间隔板小孔(14)和“0”形密封圈(15)组成。该气动泵的顺应性小,能保证气泵输出容量准确,可以达到≤50毫升的起步限,在用作麻醉呼吸机的气源发生器时,能获得50-1200毫升宽广的潮气量调节范围。
文档编号F04B43/02GK2249313SQ96229219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日
发明者俞根土 申请人:上海医疗设备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