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786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专利大体上涉及致动器,更具体地,涉及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
背景技术
控制阀(例如,线性阀、旋转阀等)通常被用于过程控制系统,以控制过程流体的流动。控制阀通常包括致动器(例如气动致动器、液压致动器等),以自动化控制阀的运行。 在实践中,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冲程长度。可以通过变化安置在致动器的腔中的不同尺寸的行程限位装置来调节已知的致动器的冲程长度。虽然变化不同尺寸的行程限位装置使得能够改变这些已知的致动器的冲程长度,但是腔的总容量仍是相同的。因此,在一些情况下,腔的容量对于一个特定的应用而言可能会太大,这会损害在该应用中的致动器的动态性能。

发明内容
描述了一种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一种示例性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包括具有相对的开口的外壳以及腔。附加地,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包括第一盘,其被耦接至所述外壳并且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一个。此外,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包括第二盘,其被耦接至轭和所述外壳。所述第二盘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另一个。此外,活塞式致动器包括容量调节器,用于提供现场调节来改变所述腔的容量。


图1示出了已知的活塞式致动器。图2A示出了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图2B示出了图2A的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的更详细的局部剖面图。图3示出了用于实现图2A的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的示例性第二盘的更详细的示图。图4示出了在不同位置的图2A的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图5-9示出了在各种位置的另一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图10示出了用于实现图5-9的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的示例性第二盘的更详细的图示。图11-12示出了在不同位置的另一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图13示出了另一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图14示出了又一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些例子在上述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加以详细描述。在描述这些例子中,相似的或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标识共同的或类似的元件。这些图并不一定按比例,并且出于清楚和/或简洁的目的,图的某些特征和某些视图可能会在比例上或在示意图中被夸大地示出。此外,整个说明书中描述了几个例子。任何例子中的任何特征可以包括在其他例子中的其他特征中、替代其他例子中的其他特征或者与其他例子中的其他特征相结合。与上述已知的活塞式致动器不同,在此所述的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的容量(例如,腔容量)能够被各自地现场调节。特别地,在此所述的示例性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使得制造商、供应商和/或客户能够存储较少的部件,因为相同的活塞式致动器可以被现场调节,以用于具有不同的冲程长度要求的不同的应用,而无需损害致动器的动态性能。在一些例子中,多个C-型夹具经由多个紧固件被耦接在一起。为了改变这些活塞式致动器中的一些的腔容量,可以通过移除多个紧固件来去耦接C-型夹具。随后,C-型夹具可以被相互移除,直至由C-型夹具中的每个所形成的突耳从沿着轭的外表面形成的多个肋部中的一个移开。随后,C-型夹具被移动以邻近于(例如,接合)相应于不同的腔容量的不同的肋部,并且随后C-型夹具被相向移动,直至不同的肋部被安置于邻近于突耳。随后,C-型夹具被重新耦接在一起。在其他例子中,多个L-型夹具可以被放置,以部分地重叠。为了改变这些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的腔容量,将活塞式致动器的不同部件耦接在一起的连接杆可以被从L-型夹具移除。随后,L-型夹具可以被相互移开,直至L-型夹具的突耳从沿着轭的外表面形成的多个肋部中的一个移开。随后,L-型夹具被移动以邻近于相应于不同的腔容量的不同的肋部,并且随后L-型夹具被相向移动,直至突耳被安置于邻近于不同的肋部。随后,通过安置连接杆穿过由L-型夹具限定的孔,来将L-型夹具重新耦接在一起。在另一些例子中,盘被耦接至外部可达到的轴,其螺纹地接合另一盘。为了改变这些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的腔容量,操作员可以抓紧被耦接至轴的手柄,并且以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来改变盘相对于安置在腔中的活塞的位置。可以为轴提供指示符来指示轴相对于活塞式致动器的位置,从而,指示腔容量。图1示出了已知的活塞式致动器100,其包括圆柱体102,该圆柱体102限定腔 104,活塞106、多个弹簧108和110、行程限位装置112和致动器杆114的一部分被安置在腔104中。圆柱体102经由多个紧固件118被耦接至轭116。致动器杆114被安置于穿过由轭116限定的孔120、由活塞106限定的孔122和由行程限位装置112限定的孔124。为了将活塞106和行程限位装置112耦接至致动器杆 114,螺母1 被螺纹地放置在致动器杆114上,以便活塞106被安置在致动器杆114的表面1 与行程限位装置112之间。在实践中,活塞式致动器100可以被耦接至阀(例如,球形阀、滑杆阀,等)(未示出)以控制通过阀的流体的流动。特别地,活塞式致动器100可以用于控制阀内的流体控制元件(例如,塞)的位置。流体控制元件被可操作地耦接至致动器杆114的连接器130。 在运行中,为了移动阀内的流体控制元件,在第一腔部分132和第二腔部分134中形成了压强差。例如,为了将流体控制元件远离小孔(未示出)移动,来使得流体能够流过阀,可以通过经第一端口 138排放流体以降低第一腔部分132中的压强以及通过经第二端口(未示出)泵送流体(例如,空气)以增加第二腔部分134中的压强,来将致动器杆114朝圆柱体 102的一端136移动。当第二腔部分134中的压强增加时,施加在活塞106的第一表面140 上的力也增加(例如,力=压强X面积),并且克服经由第一腔部分132中的压强施加在活塞106的第二表面142上的力和由多个弹簧108和110施加的弹簧力。因此,活塞106和致动器杆114朝端136移动,直至螺母1 接合由圆柱体102限定的凹部146。替换地,为了将流体控制元件朝小孔移动,来实质上停止通过阀的流体的流动,可以通过经第一端口 138泵送流体以增加第一腔部分132中的压强和通过经第二端口排放流体以降低第二腔部分134中的压强,来将活塞106朝轭116移动。当第一腔部分132中的压强增加时,施加在第二表面142上的力也增加(例如,力=压强X面积)并且,除了多个弹簧108和110施加的力之外,克服经由第二腔部分134中的压强施加在第一表面140上的力。因此,活塞106和致动器杆114朝轭116移动,以改变阀内的流体控制元件的位置。为了使得活塞式致动器100能够用于不同的应用,可以改变活塞式致动器100的冲程长度。为了实现它,紧固件118被松弛,并且圆柱体102被从轭116移除。螺母1 随后被从致动器杆114移除,并且行程限位装置112由不同尺寸(例如,具有不同长度的行程限位装置)的行程限位装置112替代。一旦不同尺寸的行程限位装置112被相对于致动器杆114安置,则螺母1 被再次螺纹地放置在致动器杆114上。随后,圆柱体102被相对于轭116重新安置并且紧固件118被重新紧固。虽然变化不同尺寸的行程限位装置112能够改变活塞式致动器100的冲程长度,但是腔104的总容量仍是相同的,如果可用的容量大于冲程长度所需的容量,则该情况会损害活塞式致动器100的动态性能。为了消除对于活塞式致动器100的动态性能的影响,可以使用具有适应特别的应用的圆柱体102的容量和不同的冲程长度的不同的致动器100。然而,该方式需要制造商、供应商和/或客户存储与不同的活塞式致动器相关联的许多不同部分,这导致生产、控制以及物流问题,以及增加的成本。图2A示出了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200,其包括圆柱体或外壳202,该圆柱体或外壳 202限定腔204,活塞206和致动器杆或轴208的一部分被安置在腔204中。外壳202包括邻近于第一盘212的第一开口 210和邻近于第二盘216的第二开口 214。为了将第一盘 212、外壳202和第二盘216耦接在一起,多个连接杆218可以被安置通过第一盘212的孔 220并且螺纹地进入第二盘216。虽然未示出,但是活塞式致动器200可以被提供弹簧(未示出)以偏置活塞206至,例如,故障保险位置。为了使得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200的容量能够被调节,为活塞式致动器200提供了容量调节器221。特别地,在一些例子中,容量调节器221包括第二盘216,其包括突耳 222,该突耳222被配置为接合沿着轭228的外表面2 形成的多个肋部224中的每个和被安置于邻近于沿着轭2 的外表面2 形成的多个肋部2M中的每个。如下所详细描述的, 将突耳222邻近于不同的肋部2M安置可以调节腔204的容量。在一些例子中,肋部2M 可以被相互等距地隔开,例如,以四分之一英寸的增量、以二分之一英寸的增量等。然而,在其他例子中,不同的肋部2M可以被相互不等距地隔开,例如,肋部224中的一些可以以四分之一英寸被隔开,并且其他的肋部224中的一些可以以二分之一英寸被隔开。附加地,可以理解,突耳222可以被完全地环绕、间断或以锯齿形的方式提供,来形成多个突耳。在实践中,如果第二盘216的突耳222被安置于邻近于第一肋部230,并且多个紧固件232被紧固以相对于轭228固定第二盘216、外壳202和第一盘212,则腔204可以具有第一容量。替代地,如果第二盘216的突耳222被安置于邻近于第二肋部234,并且多个紧固件232被紧固以相对于轭228固定第二盘216、外壳202和第一盘212,则腔204可以具有第二容量。因此,可以增量地调节腔204的容量来使得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200能够被实现在具有不同的冲程长度要求的不同的应用中,而不损害活塞式致动器200的动态性能。就其本身而言,在此所述的例子使得制造商、供应商和/或客户能够存储较少的部件,因为, 与图1的已知的活塞式致动器100相反,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200的容量可以被现场调节, 以使得腔204的容量适应特别的应用。如在图2B中的局部剖面图中所示出的,多个肋部2M和突耳222可以包括几何的布置,用于实质上将外壳202的致动器轴线A-A和活塞206 (图2A)对准,来当致动器200被改变冲程时实质上消除任何未对准或粘合。更具体地,突耳222可以具有第一表面217 (例如,上表面),其相对于致动器轴线A-A形成近似直角α,并且突耳222还可以具有第二表面233(例如,下表面,锥形表面),其相对于致动器轴线A-A形成近似钝角β。多个肋部 224包括针对突耳222的相应的配对表面。具体地,肋部2Μ中的每个包括第三表面225 (例如,上表面,锥形表面),其相对于致动器轴线A-A形成近似钝角β,并且肋部2Μ中的每个还包括第四表面227(例如,下表面),其相对于致动器轴线A-A形成近似直角a。更一般地,突耳222的第一表面217相应于第一肋部230的第四表面227,并且突耳222的第二表面233相应于第二肋部234的第三表面225,以便当紧固件232被紧固以相对于轭2 耦接第二盘216、外壳202和第一盘212时,突耳222经由第二表面233与第三表面225之间的相互作用被拉入凹部235,这实质上确保了外壳202相对于活塞206适当地对准。因此,当紧固件232被紧固时,突耳222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表面217和233接合肋部224的第四和第三表面227和225。肋部224中的每个的第三表面225(例如,斜表面)在突耳222的相应的第二表面233上建立了夹紧力来将外壳202牢固地紧固到轭2 (图2A)。突耳222 的第一表面217和肋部224的第四表面227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相对于外壳202的实质上垂直的活塞206(图2A)的布置,以消除轴向的非对准,并且因此,消除运行期间的粘合。转到图3,示出了图2A的第二盘216的更详细的图示。第二盘216包括第一 C-型夹具302和第二 C-型夹具304。为了将C-型夹具302和304耦接在一起,为每个C-型夹具 302和304提供多个凸边306、308、310和312,其限定孔314和316,多个紧固件232中的一个被放置为通过该些孔。附加地,C-型夹具302和304中的每个限定多个孔或孔眼320 (例如,带螺纹的孔眼),其用于容纳多个连接杆218(图2A)中的一个,来将第一盘212(图2A)、 外壳202(图2A)和第二盘216耦接在一起。在一些例子中,连接杆218 (图2A)可以螺纹地进入各自的孔眼320中。然而,在其他例子中,连接杆218(图2A)可以被安置为通过孔眼320并且接收螺帽(未示出)以将连接杆218中的每个耦接至第二盘216。在实践中,在一些例子中,为了改变腔204(图2A)的容量,连接杆218 (图2A)可以被从第二盘216移除,来将第二盘216从第一盘212去耦接。随后,通过分别移除多个紧固件232和将C-型夹具302和304相互移开,直至第一肋部230被从突耳222移开,来去耦接C-型夹具302和304。一旦突耳222被安置于邻近于第二肋部234,则C-型夹具302 和304再次相向移动,直至第二肋部234被安置于邻近于突耳222。紧固件232被随后重新安置在孔314和316中,以将C-型夹具302和304重新耦接在一起。随后,连接杆218螺纹地进入孔眼320,以将第一盘212、外壳202和第二盘216耦接在一起。图4示出了图2A的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200,其中,突耳222被安置于邻近于第三肋部402,以使腔204具有第三容量。图5-9示出了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500,其实质上类似于图2A和图4的活塞式致动器200。然而,活塞式致动器500包括第二盘502,其包括突耳504,该突耳504可以被安置于邻近于沿着活塞式致动器500的轭510的外表面508形成的多个肋部506中的每个。 在实践中,将突耳504安置于邻近不同的肋部506来调节腔514的容量。在一些例子中,肋部506可以被相互等距地隔开,例如,以四分之一英寸的增量、以二分之一英寸的增量等。 然而,在其他例子中,不同的肋部506可以被相互不等距地隔开,例如,肋部506中的一些可以以四分之一英寸被隔开,并且肋部506中的另一些可以以二分之一英寸被隔开。此外,参考图10,示出了图5-9的第二盘502的更详细的图示。第二盘502包括第一 L-型夹具1002和第二 L-型夹具1004,其实质上类似于第一 L-型夹具1002。为了将第一 L-型夹具1002和第二 L-型夹具1004耦接在一起,L-型夹具1002和1004被如此地安置,以便第一重叠部分1008的孔眼1006对准,并且第二重叠部分1010的孔眼1006对准。接着,连接杆516 (图幻被安置为通过孔眼1006,以将L-型夹具1002和1004、第一盘 518(图幻和外壳或圆柱体520(图幻耦接在一起。在一些例子中,连接杆516(图幻可以螺纹地进入各自的孔眼1006中。然而,在其他例子中,连接杆516(图幻可以被安置为通过孔眼1006并且接收各自的螺帽(未示出)以将连接杆516(图幻中的每个耦接至第二盘 502。如上所述,为了改变腔514的容量,连接杆516可以被从第二盘502移除,来将第二盘502、第一盘518、第一 L-型夹具1002(图10)和第二 L-型夹具1004(图10)去耦接。然后,L-型夹具1002和1004相互移开,直至突耳504从各自的肋部506移除。一旦突耳504被安置于邻近于肋部506中所期望的不同的一个并且第一和第二重叠部分1008和 1010(图10)的孔眼1006(图10)对准,则L-型夹具1002和1004(图10)被再次相向移动。随后,连接杆516螺纹地进入孔眼1006(图10),以将L-型夹具1002和1004(图10)、 第一盘518和外壳520耦接在一起。图5示出了突耳504被安置在在第一组邻近的肋部513之间的第一槽512中,并且因此,活塞式致动器500的腔514具有第一容量。图6示出了突耳504被安置在在第二组邻近的肋部604之间的第二槽602中,并且因此,活塞式致动器500的腔514具有第二容量。图7示出了在在第三组邻近的肋部704之间的第三槽702中的突耳504,并且因此,活塞式致动器500的腔514具有第三容量。图8示出了在第四组邻近的肋部804之间的第四槽802中的突耳504,并且因此,活塞式致动器500的腔514具有第四容量。图9示出了在第五组邻近的肋部904之间的第五槽902中的突耳504,并且因此,活塞式致动器500的腔 514具有第五容量。虽然图5-9示出了具有五个肋部、以调节腔514的容量的活塞式致动器500,但是活塞式致动器500可以具有任何数量的肋部0、3、4、5、6等),并且因此,具有任何数量的增量调节、位置或配置。图11示出了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1100,其包括外壳或圆柱体1102,该外壳或圆柱体1102限定腔1104,活塞1106、致动器杆或轴1108的一部分、第一盘1110和轴1112的一部分被安置在腔1104中。外壳1102包括邻近于第三盘1116的开口 1114和邻近于第二盘 1120的另一开口 1118。为了将外壳1102、第三盘1116和第二盘1120耦接在一起,多个连接杆1122可以被安置通过第三盘1116的孔1123并且螺纹地进入第二盘1120。虽然未示出,但是活塞式致动器1100可以被提供弹簧(未示出)以偏置活塞1106至,例如,故障保险位置。为了调节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1100的容量,为活塞式致动器1100提供容量调节器11M。特别地,在一些例子中,容量调节器IlM包括第一盘1110,其被耦接至轴1112以实现轴1112的增量调节,并且因此实现第一盘1110的增量调节。轴1112螺纹地接合第三盘1116的孔1126。在实践中,经由,例如,手柄或转动盘11 旋转轴1112会将第一盘1110 朝向或远离第三盘1116移动以分别增加或减少腔1104的容量。在一些例子中,轴1112可以被提供沿着轴1112的外表面1130的指示器或标记(未示出)来指示第一盘1110相对于腔1104的位置。指示符或标记可以被沿着外表面1130等距地隔开。然而,在另一些例子中,指示符或标记可以被沿着外表面1130不等距地隔开。为了改变腔1104的容量,操作员可以抓紧手柄11 以及,在一些例子中,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128,来将第一盘1110朝活塞1106移动,并且因此,减少腔1104的容量。 替代地,操作员可以抓紧手柄11 以及,在一些例子中,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手柄1128,来将第一盘1110远离活塞1106移动,并且因此增加腔1104的容量。手柄11 的相对于活塞式致动器1100的外部位置使得操作员能够相对容易地现场调节腔1104的容量而无需拆卸活塞式致动器1100。在一些例子中,为了固定轴1112的位置并且,因此固定轴1106相对于外壳1102的位置,可以为活塞式致动器1100提供锁闭机构(未示出)。图11示出了相对接近第三盘1116的第一盘1110,并且因此,腔1104的容量相对较大。与之相反,图12示出了相对更接近活塞1106的第一盘1110,并且因此,腔1104的容量相对较小。图13示出了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1300,其类似于图2A、4和5_9的活塞式致动器 200和500。然而,活塞式致动器1300包括容量调节器1302,其包括第二板1304,该第二板 1304被提供了螺纹1306以螺纹地接合沿着活塞式致动器1300的轭1312的外表面1310的螺纹1308。相对于轭1312旋转第二盘1304增加或减少活塞式致动器1300的腔1304的容量。为了相对于轭1312固定第二盘1304,活塞式致动器1300被提供了锁闭机构或防松螺母1316,其限定螺纹地接合沿着外表面1310的螺纹1308的螺纹1318。在运行中,当第二盘1304被安置在相对于轭1312的期望的位置中时,防松螺母1316被紧固(例如,旋转以接合第二盘1304)来防止第二盘1304移开期望的位置。在一些例子中,轭1312可以被提供沿着外表面1310的指示符或标记(未示出) 来指示第二盘1304相对于轭1312的位置,并且因此,指示腔1314的容量。指示符或标记可以被沿着外表面1310等距地隔开。然而,在其他例子中,指示符或标记可以被沿着外表面1310不等距地隔开。为了改变腔1314的容量,操作员可以经由例如,工具(未示出)抓紧第二盘1304 的表面1320,并且以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二盘1304来将第二盘1304从轭1312的一端1322 移开,并且因此,减小腔1314的容量。替代地,操作员可以抓紧表面1320并且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盘1304来将第二盘1304朝端1322移动,并且因此,增加腔1314的容量。容量调节器1302的外部位置使得操作员能够相对容易地现场调节腔1314的容量,而无需拆卸活塞式致动器1300。图14示出了又一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1400,其包括外壳或圆柱体1402,该外壳或圆柱体1402限定腔1404,活塞1406、致动器杆或轴1408的一部分和容器或软外壳1410被安置在腔1404中。外壳1402包括邻近于第一盘1414的开口 1412和邻近于第二盘1418 的另一开口 1416。为了将外壳1402、第一盘1414和第二盘1418耦接在一起,多个连接杆 1420可以被安置通过第一和第二盘1414和1418的孔1422并且经由螺母14M而固定。为了调节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1400的容量,为活塞式致动器1400提供容量调节器1似6。特别地,在一些例子中,容量调节器14 包括软外壳1410,其通过第一盘1414中限定的孔14 被流体地耦接至泵14 (例如,液压泵、手动泵)。泵14 将软外壳1410流体地耦接至贮存器1430(例如,液压流体贮存器),其可以储存实质上非可压缩流体。为泵 1428提供了检验阀1432(例如,流体控制装置)来控制在贮存器1430与软外壳1410之间的流体的流动。附加地,可以为泵14 提供传感器1434来识别软外壳1410中的流体的量, 并且因此,识别由软外壳1410在腔1404中占据的容量。在运行中,腔1404中的空气的容量对于活塞式致动器1400的动态性能影响最大, 因为空气是可压缩流体。因此,通过增加或减小腔1404(例如,在软外壳1410中)中的非可压缩流体的量来改变腔1404中的空气的容量使得活塞式致动器1400能够在具有不同冲程长度要求的不同应用中实现,而不损害活塞式致动器1400的动态性能。为了改变腔1404 中的空气(例如,可压缩流体)的容量,操作员可以移动泵14 的杠杆1436来起动检验阀 1432至打开位置来使得流体在贮存器1430与软外壳1410之间流动。为了增加软外壳1410 中的流体的容量,泵14 将流体(例如,非可压缩流体)从贮存器1430泵送至软外壳1410 来增加软外壳1410中流体的量,这减少了腔1404中的空气的容量。一旦在软外壳1410中具有所期望的流体的量,则操作员移动杠杆1436来起动检验阀1432至闭合位置,以实质上阻止在贮存器1430与软外壳1410之间的附加的流体的流动。替代地,为了减小在软外壳1410中的流体的容量,在检验阀1432被起动至打开位置之后,泵14 将流体从软外壳1410泵送至贮存器1430,这增加了腔1404中的空气的容量。一旦在软外壳1410中具有所期望的流体的量,则操作员移动杠杆1436来起动检验阀 1432至闭合位置,以实质上阻止在贮存器1430与软外壳1410之间的附加的流体的流动。 在其他例子中,为了减少软外壳1410中的流体的容量,在检验阀1432被起动至打开位置之后,位于活塞1406之下的腔1438中的压强被加压,以在活塞1406的表面1440施加力来将活塞1406朝第一盘1414移动。当活塞1406朝第一盘1414移动时,活塞1406压缩软外壳 1410,以及将流体通过孔14 排出软外壳1410并且将其排向贮存器1430。虽然活塞式致动器1400被示出为具有安置在腔1404中的软外壳1410,但是可以不为活塞式致动器1400提供软外壳1410。在该类例子中,在检验阀1432被起动至打开位置之后,流体通过孔14 进入腔1404来减小腔1404中的空气的容量。替代地,为了减小腔1404中的流体的量,加压在活塞1406下的腔1438中的压强来在活塞1406的表面1440 上施加力,以将活塞1406朝第一盘1414移动,以及将流体通过孔14 从腔1404中排出并且将其排向贮存器1430。虽然已经在此处描述了某些示例性方法、装置和产品,但是本专利的覆盖范围不限于此。相反,本专利涵盖所有在字面上或在等同原则下实质上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方法、装置和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包括外壳,其具有相对的开口和腔;第一盘,其被耦接至所述外壳并且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一个;第二盘,其被耦接至轭和所述外壳,其中所述第二盘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另一个;以及容量调节器,用于提供现场调节来改变所述腔的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器包括具有第一肋部和第二肋部的所述轭,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沿着所述轭的外表面,并被配置为被所述第二盘的突耳接合,其中,将所述第二盘的所述突耳安置于邻近于所述第一肋部是与第一腔容量相关联,并且将所述第二盘的所述突耳安置于邻近于所述第二肋部是与不同于所述第一腔容量的第二腔容量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耳包括第一锥形表面,其相应于所述第一肋部或所述第二肋部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二锥形表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锥形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用于相对于所述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的轴线对准所述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比所述第二肋部相对更接近所述轭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紧固件被耦接在一起的夹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多个相对的C-型夹具,每个C-型夹具有至少一个凸边,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紧固件中的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多个 L-型夹具,其用于至少部分的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器包括所述第一盘,其被耦接至轴,并且其中,能够从外部达到所述轴,以实现所述第一盘相对于所述腔的调节,来改变所述腔的容量而无需拆卸所述活塞式致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耦接至安置在所述腔内的活塞的杆,其中,所述杆用于控制阀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杆,用于耦接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盘、所述第二盘和所述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器包括所述第二盘,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盘包括螺纹,以螺纹地接合所述轭的外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腔的所述容量包括改变所述腔中的实质上非可压缩流体的容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器包括被安置在所述腔中的软外壳,其中所述软外壳被流体地耦接至流体控制装置,其用于控制流向所述软外壳的、所述实质上非可压缩流体的流动,来改变所述腔中的所述实质上非可压缩流体的所述容量。
14.一种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包括外壳,其具有相对的开口和腔;第一盘,其被耦接至所述外壳并且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一个;第二盘,其被耦接至轭和所述外壳,其中所述第二盘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另一个;以及用于提供现场调节来改变所述腔的容量的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提供现场调节来改变所述腔的容量的装置包括容量调节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器包括具有第一肋部和第二肋部的所述轭,所述第一肋部和所述第二肋部沿着所述轭的外表面,并且相应于所述第二盘的突耳,其中,将所述第二盘的所述突耳安置于邻近所述第一肋部是与第一腔容量相关联,并且将所述第二盘的所述突耳安置于邻近所述第二肋部是与不同于所述第一腔容量的第二腔容量相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部比所述第二肋部相对更接近所述轭的一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盘包括经由至少一个紧固件被耦接在一起的夹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多个相对的C-型夹具,每个C-型夹具具有至少一个凸边,用于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紧固件中的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包括多个L-型夹具,其用于至少部分地重叠。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调节器包括所述第一盘,其被耦接至轴,并且其中,能够从外部达到所述轴,以实现所述第一盘相对于所述腔的调节,来改变所述腔的容量而无需拆卸所述致动器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活塞式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耦接至安置在所述腔内的活塞的杆,其中,所述杆用于控制阀的流体流动控制构件的位置。
全文摘要
描述了一种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一种示例性现场可调节活塞式致动器(200)包括具有相对的开口(210,214)的外壳(202)以及腔(204)。附加地,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包括第一盘(212),其被耦接至所述外壳并且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一个。此外,示例性活塞式致动器包括第二盘(216),其被耦接至轭(228)和所述外壳。所述第二盘邻近于所述相对的开口中的另一个。此外,活塞式致动器包括容量调节器,用于提供现场调节来改变所述腔的容量。
文档编号F15B15/14GK102301145SQ200980155808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30日
发明者M·W·麦卡迪 申请人: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