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注射油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570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注射油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机或金属压铸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塑料注射机或金 属压铸机的快速注射油缸。
背景技术
注塑机包括有注射部件、合模部件、液压系统等部件,快速注射油缸是注射部件中 的重要部分。传统的注射油缸结构包括缸体、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和活塞杆,缸体的后盖上 设置有进油口,缸体的前盖上设置有排油口。其工作原理机器处于注射状态时,油缸的右 腔进油,活塞及活塞杆在压力油作用下,带动螺杆前进,这一过程中油缸的左腔向外排油。 为了使注射油缸快速进油,油缸有两路进油通道,一路是油箱通过油泵直接由进油口进油, 另一路由蓄能器向进油口进油。由于油缸左腔的排油量较大,需要加一个快排油系统,以提 高排油的速度。快排油系统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较低的快速注射油缸。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注射油缸,包括主 油缸筒、活塞、前端盖、后端盖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后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的前端盖 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的活塞杆为双出头活塞杆,前端盖上固定设置有副油缸筒,所述的副 油缸筒的直径小于主油缸筒的直径,所述的副油缸筒的外端设置有副端盖,所述的副端盖 上设置有排油口,所述的双出头活塞杆的一头活塞杆伸入所述的副油缸筒内。所述的副油缸筒通过法兰固定在前端盖上。所述的副油缸筒的直径比主油缸筒的直径为1 :(1. 5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注射机进入注射状态时,液压油通过进 油口进入到主油缸筒的右腔,活塞受液压油油压的作用带动双出头活塞杆向左移动,此时, 主油缸筒内的左腔通过排气口排出空气,副油缸筒的油腔内排出液压油,由于副油缸筒的 直径小于主油缸筒的直径,因此副油缸筒需要排出的液压油量少于现有技术中主油缸筒的 左腔液压油量,就无需设置快排油系统,减少了生产上的成本。在传统的快速注射油缸工作时,由于油缸的排油量大,液压油的油速比较快,会产 生较大的热量,造成了能量的损耗。同时采用双出头活塞杆,活塞在主油缸筒内移动时更加平稳,使主油缸的可靠性 更好。

图1为现有技术中快速注射油缸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注射油缸进油时的结构状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注射油缸回油时的结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快速注射油缸,包括主油缸筒1、活塞2、前端盖3、后端盖4和活塞杆5,后端 盖4上设置有进油口 6,前端盖3上设置有排气口 7,活塞杆5为双出头活塞杆,前端盖3上 固定设置有副油缸筒8,副油缸筒8通过法兰9固定在前端盖3上。副油缸筒8的直径比主 油缸筒1的直径为1 :1. 5,副油缸筒8的外端设置有副端盖10,副端盖10上设置有排油口 11,双出头活塞杆的一头活塞杆51伸入副油缸筒8内,双出活塞杆的另一头活塞杆52与外 部的螺杆连接。实施例二 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副油缸筒8的直径比主油 缸筒1的直径为1 :2. 5。实施例三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副油缸筒8的直径比主油 缸筒1的直径为1 -A。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注射油缸,包括主油缸筒、活塞、前端盖、后端盖和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后端 盖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的前端盖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的活塞杆为双出头活塞杆,前端盖 上固定设置有副油缸筒,所述的副油缸筒的直径小于主油缸筒的直径,所述的副油缸筒的 外端设置有副端盖,所述的副端盖上设置有排油口,所述的双出头活塞杆的一头活塞杆伸 入所述的副油缸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注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油缸筒通过法兰固 定在前端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注射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油缸筒的直径比 主油缸筒的直径为1 :(1. 5 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注射油缸,包括主油缸筒、活塞、前端盖、后端盖和活塞杆,后端盖上设置有进油口,前端盖上设置有排气口,活塞杆为双出头活塞杆,前端盖上固定设置有副油缸筒,副油缸筒的直径小于主油缸筒的直径,副油缸筒的外端设置有副端盖,副端盖上设置有排油口,双出头活塞杆的一头活塞杆伸入副油缸筒内,其优点是副油缸筒的直径小于主油缸筒的直径,因此副油缸筒需要排出的液压油量少于现有技术中主油缸筒的左腔液压油量,就无需设置快排油系统,减少了生产上的成本。
文档编号F15B15/14GK201851421SQ20102029566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乐祥龙, 郑展 申请人:宁波新海太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海太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