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流量插装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9778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控流量插装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插装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阀口开度可调的可控流量插装阀。
背景技术
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插装阀的通液流量取决于主阀口的开度。图1是一种传统模式的可控流量插装阀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模式的可控流量插装阀主要由阀芯1、 阀套2、阀盖3、阀口开度定位杆4、定位杆调整螺杆5、调整螺杆盖6、调整把手7、调整螺杆座8、密封零件和图中未示出的通道块等组成。调整时,通过转动调整把手7带动调整螺杆盖6旋转,调整螺杆盖6再带动定位杆调整螺杆5转动,从而可以调整定位杆调整螺杆5上下位置,进而可以限定阀口开度定位杆4的位置变化达到调整主阀口开度之目的。但在调整过程中,闭阀引导压X作用于阀口开度定位杆4产生一个顶升力把阀口开度定位杆4的上端面与定位杆调整螺杆5下端面紧紧顶在一起,从而把定位杆调整螺杆5与调整螺杆座 8的螺纹连接压紧,进而相应地增大转动调整把手7的力矩,导致转动调整把手7困难的局面出现,影响阀口开度调整操作的轻便性及相应的调整结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闭阀引导压增大转动调整把手的力矩, 导致调整把手转动困难,进而不利于阀口开度调整操作的轻便性和相应的调整结构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阀口开度调整操作的轻便性好的一种可控流量插装阀。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控流量插装阀,包括阀芯、阀套、阀盖、阀口开度定位杆、调整手柄、定位杆调整螺杆、与所述阀盖上端面固定密封相连的调整螺杆座、 所述调整螺杆座上端设有与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的螺纹适配的螺孔、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的上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下端面和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之间设有中间过渡调整轴,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为上下端直径相等的等直径轴或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但直径之差小于5mm的阶梯轴;所述调整螺杆座下端设有与所述螺孔同轴且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上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调整轴定位孔;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为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阶梯杆,阶梯杆上端设有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下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调整轴连接孔;所述阀盖3设有分别与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上下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上圆孔和下圆孔;所述阀口开度定位上端、所述调整螺杆座下端端面、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侧面和阀盖上对应的孔面之间围构成一个调整螺杆释压油腔;所述阀盖上设有与所述释压油腔相通的引导压引导油道;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在所述调整轴连接孔下方设有积液回油油道,所述阀盖上设有与系统油箱和积液回油油道相通的回油油道。本实用新型,阀口开度定位杆、定位杆调整螺杆、中间过渡调整轴和阀芯同轴配置,通过把闭阀引导压X引导到位于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的调整螺杆释压油腔里,引导压X作用于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端面产生的下压力与作用于阀口开度定位杆下端端面产生的上顶力作用方向相反,而阀口开度定位杆采用上大下小的阶梯杆结构,容易做到在确保定位杆调整螺杆、中间过渡调整轴和阀口开度定位杆下端直径符合强度设计和加工性能要求的条件下,使引导压X作用于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端面的面积大于等于作用于下端端面的面积,从而确保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不会在引导压X的作用下上顶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的下端面而引起中间过渡调整轴上顶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的下端面;而由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为上下端直径相等的等直径轴、或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但直径之差小于5mm 的阶梯轴,且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上下端分别动密封性地插置于所述调整轴定位孔和调整轴连接孔里,引导压X对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没有或仅有非常小的顶升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杆调整螺杆和调整螺杆座之间的螺纹连接不会因引导压X的作用出现大的压紧情况,操作人员可以很轻便地通过转动调整手柄来转动定位杆调整螺杆以调整阀口的开度。而在定位杆调整螺杆和阀口开度定位杆之间增设中间过渡调整轴,有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加工难度,实际上定位杆调整螺杆和中间过渡调整轴可以通过固定连接的方法连成一体,甚至一体制成。而由阀口开度定位杆上所设有积液回油油道和阀盖上所设的回油油道为特征构成的回油通道,可以及时把漏渗过阀口开度定位杆和中间过渡调整轴之间的动密封配合结合面滴落到中间过渡调整轴下端面下方的油液排到系统油箱以免出现积液,从而保证阀口开度准确到位。因此本实用新型阀口开度调整操作省力、轻便性好,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工作可靠。作为优选,在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上设有锁定定位杆调整螺杆和所述调整螺杆座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本优选方案,有利于确保调整好后的阀口开度可靠地保持在调整好后的状态,提高插装阀工作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螺母带有自旋钮手柄。本优选方案,锁紧螺母的旋钮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阀口开度调整操作的便捷性。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与所述调整轴定位孔和调整轴连接孔的动密封结构及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与所述上圆孔和下圆孔的动密封结构均为填料密封结构。本优选方案,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阀口开度调整操作轻便省力,调整结构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加工容易的特点。
图1是传统模式的可控流量插装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整螺杆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阀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阀口开度定位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阀芯1 阀套2 阀盖3 回油油道3.1 上圆孔3. 2下圆孔3. 3 引导压引导油道3.4阀口开度定位杆4积液回油油道4.1调整轴连接孔4.2定位杆调整螺杆5 调整螺杆盖6调整把手7调整螺杆座8螺孔8.1调整轴定位孔8. 2调整手柄9锁紧螺母10中间过渡调整轴12阀芯弹簧13释压油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芯1、阀套2、阀盖3、阀口开度定位杆4、调整手柄9、定位杆调整螺杆5、与所述阀盖3上端面固定密封相连的调整螺杆座8、中间过渡调整轴12、带有自旋钮手柄的锁紧螺母10、阀芯弹簧13、一些密封元件和图中未示出的通道块等组成。其中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为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直径之差为3mm的阶梯轴;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的上端与所述手柄9固定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调整螺杆座 8上端设有与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的螺纹适配的螺孔8. 1,所述调整螺杆座8下端设有与所述螺孔8. 1同轴且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上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调整轴定位孔8. 2 ; 如图5所示,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为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阶梯杆,阶梯杆上端设有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下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调整轴连接孔4. 2,所述调整轴连接孔4. 2 下方设有积液回油油道4. 1 ;如图2所示,如图4所示,所述阀盖3设有分别与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上下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上圆孔3. 2和下圆孔3. 3,且在所述上圆孔3. 2上方一段扩孔以降低上圆孔3. 2的精加工长度;如图2所示,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上端、所述调整螺杆座8下端端面、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侧面和阀盖3上上圆孔3. 2上方的扩孔孔面之间围构成一个调整螺杆释压油腔14,所述阀盖3上还设有与所述释压油腔14相通的引导压引导油道3.4及与系统油箱和积液回油油道4. 1相通的回油油道3. 1。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位于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下端面和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上端之间, 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上下端分别动密封性地插置于所述调整轴定位孔8. 2和调整轴连接孔4. 2里,所述带有自旋钮手柄的锁紧螺母10与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的螺纹适配,用于锁定定位杆调整螺杆5和所述调整螺杆座8相对位置以确保调整好后的阀口开度不会意外松动变化。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与所述调整轴定位孔8. 2和调整轴连接孔4. 2的动密封结构,及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与所述上圆孔3. 2和下圆孔3. 3的动密封结构均为聚四氟乙烯编织盘根填料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阀口开度定位杆、定位杆调整螺杆、中间过渡调整轴和阀芯同轴配置,通过把闭阀引导压X引导到位于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的调整螺杆释压油腔里,引导压X 作用于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端面产生的下压力与作用于阀口开度定位杆下端端面产生的上顶力作用方向相反,设计上要保证上端作用面积大于下端作用面积。而阀口开度定位杆采用上大下小的阶梯杆结构,容易做到在确保定位杆调整螺杆、中间过渡调整轴和阀口开度定位杆下端直径符合强度设计和加工性能要求的条件下,使引导压X作用于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端面的面积大于作用于下端端面的面积,从而确保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不会在引导压X的作用下上顶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的下端面而引起中间过渡调整轴上顶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的下端面。而由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为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3mm的阶梯轴,且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上下端分别动密封性地插置于所述调整轴定位孔和调整轴连接孔里,引导压X对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仅有非常小的顶升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杆调整螺杆和调整螺杆座之间的螺纹连接不会因引导压X的作用出现过大的压紧情况,操作人员只要松开锁紧螺母对定位杆调整螺杆和调整螺杆座的锁紧,就可以很轻便地通过转动调整手柄来转动定位杆调整螺杆以调整阀口的开度。而在定位杆调整螺杆和阀口开度定位杆之间增设中间过渡调整轴,有利于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加工难度。而由阀口开度定位杆上所设有积液回油油道和阀盖上所设的回油油道为特征构成的回油通道,可以及时把漏渗过阀口开度定位杆和中间过渡调整轴之间的动密封配合结合面滴落到中间过渡调整轴下端面下方的油液排到系统油箱,从而保证阀口开度准确到位。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与所述调整轴定位孔和调整轴连接孔的动密封结构,及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与所述上圆孔和下圆孔的动密封结构均为聚四氟乙烯编织盘根填料密封结构,结构简单,相关结构件加工制造成本低,且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因此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插装阀阀口开度调整操作省力、轻便性好,且插装阀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工作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可控流量插装阀,包括阀芯(1)、阀套(2)、阀盖(3)、阀口开度定位杆(4)、调整手柄(9)、定位杆调整螺杆(5)、与所述阀盖(3)上端面固定密封相连的调整螺杆座(8)、所述调整螺杆座(8)上端设有与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的螺纹适配的螺孔(8. 1)、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的上端与所述手柄(9)固定连接在一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 (5)下端面和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上端之间设有中间过渡调整轴(12),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为上下端直径相等的等直径轴或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但直径之差小于5mm 的阶梯轴;所述调整螺杆座(8)下端设有与所述螺孔(8. 1)同轴且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 (12)上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调整轴定位孔(8. 2);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为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的阶梯杆,阶梯杆上端设有与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下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调整轴连接孔(4. 2);所述阀盖(3)设有分别与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上下端往复动密封适配的上圆孔(3. 2)和下圆孔(3. 3);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上端、所述调整螺杆座(8)下端端面、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12)侧面和阀盖(3)上对应的孔面之间围构成一个调整螺杆释压油腔(14);所述阀盖(3)上设有与所述释压油腔(14)相通的引导压引导油道(3. 4),所述阀口开度定位杆(4)在所述调整轴连接孔(4. 2)下方设有积液回油油道(4. 1),所述阀盖 (3)上设有与系统油箱和积液回油油道(4. 1)相通的回油油道(3.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流量插装阀,其特征是在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上设有锁定定位杆调整螺杆(5)和所述调整螺杆座(8)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流量插装阀,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螺母(10)带有自旋钮手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可控流量插装阀,其特征是所述中间过渡调整轴 (12)与所述调整轴定位孔(8. 2)和调整轴连接孔(4. 2)的动密封结构及所述定位杆调整螺杆(5)与所述上圆孔(3. 2)和下圆孔(3. 3)的动密封结构,均为填料密封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插装阀领域,尤其涉及主阀口开度可调的可控流量插装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闭阀引导压增大调整把手转动力矩导致调整把手转动困难、阀口开度调整操作轻便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阀口开度调整操作的轻便性好的一种可控流量插装阀。本实用新型由阀芯、阀套、阀盖、阀口开度定位杆、调整手柄、定位杆调整螺杆、中间过渡调整轴、锁紧螺母、一些密封元件和通道块等组成,中间过渡调整轴位于定位杆调整螺杆和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之间,阀口开度定位杆上端、调整螺杆座下端端面、中间过渡调整轴侧面和阀盖上对应的孔面之间围构成一个释压油腔,阀盖上设有与释压油腔相通的引导压引导油道。
文档编号F15B13/02GK201972986SQ20112004412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2日
发明者湛松镇 申请人:宁波铝台精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