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行程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9158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行程气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行程气缸。
背景技术
气缸以其长度可变,操作方便,特别是有效完成直线运动,在各行各业内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气缸主要由活塞、活塞杆以及气缸体组成,活塞设于气缸体内,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现有气缸一般为单行程设置,压缩以及运动行程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气缸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安装空间有限,但就需要较长行程的场合。故有必要和空间对现有气缸结构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气缸产品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作成本低的双行程气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前端盖一,后端盖以及设于前端盖一和后端盖之间的外气缸,所述外气缸内设有活塞一和内气缸,所述内气缸一端固定于活塞一上,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一外,所述内气缸外壁与前端盖一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内气缸外端端口内设有前端盖二,内气缸内设有活塞二以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活塞二上,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二外,所述活塞杆外壁与前端盖二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前端盖一上设有气口一以及气孔一,所述内气缸的气缸壁上设有气孔二,所述气孔一连通气口一与外气缸内腔,所述气孔二连通气口一与内气缸内腔;所述后端盖上设有气口二和腔体一,所述活塞一内设有腔体二,腔体二 11贯通活塞一 10两侧;所述腔体一的横向截面积大于腔体二横向截面积,所述腔体二,腔体一以及气口二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内气缸外壁与前端盖一之间设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设于轴承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外壁与前端盖二之间设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设于轴承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一外壁上设有导向套和C型密封圈,所述C型密封圈设于侧靠近外气缸内腔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二外壁上设有导向套和C型密封圈,所述C型密封圈设于侧靠近内气缸内腔一侧。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外气缸内设有活塞一, 所述内气缸内设有活塞二,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二第固定连接,活塞杆另一端伸出内气缸外,所述内气缸一端活塞一固定连接,内气缸另一端伸出外气缸外。即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压缩,实现双行程,极大地延长压缩行程,进一步拓宽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


[0011]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2]图中[0013]I、活塞杆;2、防尘圈;3、前端盖二 ;4、气孔二 ;[0014]5、气口一 ;6、气孔一;7、内气缸;8、外气缸;[0015]9、活塞二 ;10、活塞一;11、腔体二12腔体一;[0016]13、气口二 ;14、后端盖;15、导向套;16、C型密封圈[0017]17、轴承;18、前端盖一19、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前端盖一 18,后端盖14以及设于前端盖一 18和后端盖14之间的外气缸8,所述外气缸8内设有活塞一 10和内气缸 7,所述内气缸7 —端固定于活塞一 10上。相对于外气缸8而言,内气缸7发挥活塞杆的作用,也即内气缸7,活塞一 10以及外气缸8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级气缸。所述前端盖一 18与外气缸8之间,后端盖14与外气缸8之间均设有O型密封圈 19,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所述内气缸7外壁与前端盖一 18之间设有防尘圈2以及轴承17,所述防尘圈2设于轴承17外侧。所述防尘圈2主要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本实用新型内;所述轴承17便于内气缸7实现左右滑动。所述活塞一 10外壁上设有导向套15和C 型密封圈16,所述C型密封圈16设于侧靠近外气缸8内腔一侧。导向套15起到为活塞一 10导向的作用,便于活塞一 10能平稳滑动运行。C型密封圈16主要在于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所述内气缸7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一 18外,所述内气缸7外端端口内设有前端盖二
3,内气缸7内设有活塞杆I,所述活塞杆I 一端固定于活塞二 9上,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二 3 外。相对于活塞杆I而言,所述内气缸7发挥气缸的作用,也即活塞杆I以及内气缸7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二级气缸。所述活塞杆I外壁与前端盖二 3之间设有轴承17以及防尘圈2,所述防尘圈2设于轴承17外侧。所述防尘圈2主要用于防止灰尘进入本实用新型内;所述轴承17便于内气缸7实现左右滑动。所述活塞二 9外壁上设有导向套15和C型密封圈16,所述C型密封圈16设于侧靠近内气缸7内腔一侧。导向套15起到为活塞二 9导向的作用,便于活塞二 9能平稳滑动运行。C型密封圈16主要在于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气密性。所述前端盖一 18上设有气口一 5以及气孔一 6,所述内气缸7的气缸壁上设有气孔二 4,所述气孔一 6连通气口一 5与外气缸8内腔,所述气孔二 4连通气口一 5与内气缸 7内腔;所述后端盖14上设有气口二 13和腔体一 12,所述活塞一 10内设有腔体二 11,腔体二 11贯通活塞一 10两侧;所述腔体一 12的横向截面积大于腔体二 11横向截面积,所述腔体二 11,腔体一 12以及气口二 13连通。工作原理起初,本实用新型处于压缩状态,向气口二 13内通入气体,腔体一 12以及腔体二11内压力升高,因腔体一 12横向截面积大于腔体二 11横向截面积,作用于活塞一 10上的压力大于作用于活塞二 9的压力,故而先推动活塞一 10以及内气缸7向左移动,当活塞一
10与前端盖一 18接触时,本实用新型一级气缸伸出完毕,气压再推动活塞二 9以及活塞杆 I向左移动,直至活塞二 9与前端盖二 3接触,本实用新型二级气缸伸展完毕。压缩时,向气口一 5通入气体,气体先通过气孔一 6进入外气缸8内腔,气体推动活塞一 10向右移动,直至活塞一 10与后端盖14接触,一级气缸压缩完毕,后气体再通过气孔二 4进入内气缸7内腔,气体推动活塞二 9以及活塞杆I向右移动,直至活塞二 9与活塞一 10接触,二级气缸压缩完毕,整个行程结束。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气缸,实现双行程,极大地延长压缩行程,进一步拓宽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前端盖一(18),后端盖(14)以及设于前端盖一(18)和后端盖(14)之间的外气缸(8),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气缸(8)内设有活塞一(10)和内气缸(7), 所述内气缸(X) 一端固定于活塞一(10)上,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一(18)外,所述内气缸(7) 外壁与前端盖一(18)之间设有轴承(17);所述内气缸(7)外端端口内设有前端盖二(3), 内气缸(7)内设有活塞二(9)以及活塞杆(I),所述活塞杆(I) 一端固定于活塞二(9)上, 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二⑶夕卜,所述活塞杆⑴外壁与前端盖二⑶之间设有轴承(17);所述前端盖一(18)上设有气口一(5)以及气孔一 ¢),所述内气缸(7)的气缸壁上设有气孔二(4),所述气孔一(6)连通气口一(5)与外气缸⑶内腔,所述气孔二(4)连通气口一(5) 与内气缸(7)内腔;所述后端盖(14)上设有气口二(13)和腔体一(12),所述活塞一(10) 内设有腔体二(11),腔体二(11)贯通活塞一(10)两侧;所述腔体一(12)的横向截面积大于腔体二(11)横向截面积,所述腔体二(11),腔体一(12)以及气口二(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行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气缸(7)外壁与前端盖一(18)之间设有防尘圈(2),所述防尘圈⑵设于轴承(17)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行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I)外壁与前端盖二(3)之间设有防尘圈(2),所述防尘圈(2)设于轴承(17)夕卜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行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一(10)外壁上设有导向套(15)和C型密封圈(16),所述C型密封圈(16)设于侧靠近外气缸(8)内腔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行程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二(9)外壁上设有导向套(15)和C型密封圈(16),所述C型密封圈(16)设于侧靠近内气缸(J)内腔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行程气缸,包括前端盖一,后端盖以及设于前端盖一和后端盖之间的外气缸,所述外气缸内设有活塞一和内气缸,所述内气缸一端固定于活塞一上,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一外,所述内气缸外壁与前端盖一之间设有轴承;所述内气缸外端端口内设有前端盖二,内气缸内设有活塞二以及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固定于活塞二上,另一端伸出前端盖二外,所述活塞杆外壁与前端盖二之间设有轴承。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气缸,实现双行程,极大地延长压缩行程,进一步拓宽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
文档编号F15B15/16GK202348825SQ20112048059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8日
发明者严瑞康, 单军波, 单谟君, 竺伟杰 申请人: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