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217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主要应用于载重量在30t及以下的自卸式运输车辆,其通过油缸的伸出和收缩控制载货货箱的上升和下降,从而实现运输车卸料的功能。通常该液压系统在油缸收缩、货箱下降时,依靠货箱的重力作用实现下降,而不能解决当失去重力作用时货箱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本液压系统克服了传统依靠重力作用货箱下降的缺陷,提高了运输车倾翻机构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运输车装卸货物的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第一溢流阀、第一锁紧油缸、第二锁紧油缸、第一倾翻油缸、第二倾翻油缸、第三倾翻油缸和第四倾翻油缸,所述油泵输入端和第一溢流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油箱,所述第一溢流阀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泵输出端,本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交替逆止阀、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第三平衡阀、第四平衡阀、先导电液换向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分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和第七单向阀,所述油泵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P端、先导电液换向阀P端和第三平衡阀输入端,所述第一节流阀串接于所述油泵输出端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P端之间,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T端连接所述油箱,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A端和B端分别连接所述交替逆止阀两个输出端、第一平衡阀V端及第二平衡阀V端,所述第一平衡阀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锁紧油缸小腔,所述第二平衡阀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锁紧油缸大腔,所述第一平衡阀X端连接所述第二平衡阀V端,所述第二平衡阀X端连接所述第一平衡阀V端,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T端、第一单向阀输入端、第二溢流阀输出端和第三溢流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油箱,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A端经所述第二节流阀连接所述第四平衡阀X端,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B端连接所述第四平衡阀V端,所述第四平衡阀X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溢流阀输入端和交替逆止阀输入端,所述第四平衡阀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倾翻油缸大腔、第二倾翻油缸大腔、第三倾翻油缸大腔和第四倾翻油缸大腔,所述第三平衡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P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T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输出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A端分别连接第一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和第七单向阀输出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B端连接所述分流阀P端,所述分流阀A端和B端分别经所述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输入端,所述分流阀A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倾翻油缸小腔、第二倾翻油缸小腔、第七单向阀输入端和第六单向阀输入端,所述分流阀B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倾翻油缸小腔、第四倾翻油缸小腔、第五单向阀输入端和第四单向阀输入端。进一步,上述第一倾翻油缸、第二倾翻油缸、第三倾翻油缸和第四倾翻油缸分别是多节伸缩油缸。由于本实用新型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液压系统由油泵提供液压动力,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锁紧油缸通过第一节流阀、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交替逆止阀、第一平衡阀和第二平衡阀控制,实现车架与货箱的定位锁定,四个倾翻油缸用于驱动货箱的升降并通过先导电液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三平衡阀、第四平衡阀、分流阀及若干单向阀控制,正常情况下货箱下降通过重力驱动,在货箱失重后,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切换驱动四个倾翻油缸向下运动,实现货箱的下降,溢流阀用于确保液压系统的安全。本液压系统克服了传统依靠重力作用货箱下降的缺陷,提高了运输车倾翻机构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运输车装卸货物的安全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3、油泵1、第一溢流阀2、第一锁紧油缸41、第二锁紧油缸42、第一倾翻油缸51、第二倾翻油缸52、第三倾翻油缸53和第四倾翻油缸54,所述油泵I输入端和第一溢流阀2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油箱3,所述第一溢流阀2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泵I输出端,本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节流阀61、第二节流阀75、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2、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2、交替逆止阀63、第一平衡阀64、第二平衡阀65、第三平衡阀78、第四平衡阀73、先导电液换向阀71、第二溢流阀76、第三溢流阀77、分流阀74、第一单向阀81、第二单向阀82、第三单向阀83、第四单向阀84、第五单向阀85、第六单向阀86和第七单向阀87,所述油泵I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2的P端、先导电液换向阀71的P端和第三平衡阀78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节流阀61串接于所述油泵I输出端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2的P端之间,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2的T端连接所述油箱3,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62的A端和B端分别连接所述交替逆止阀63两个输出端、第一平衡阀64的V端及第二平衡阀65的V端,所述第一平衡阀64的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油缸41和第二锁紧油缸42的小腔,所述第二平衡阀65的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油缸41和第二锁紧油缸42的大腔,所述第一平衡阀64的X端连接所述第二平衡阀65的V端,所述第二平衡阀65的X端连接所述第一平衡阀64的V端,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71的T端、第一单向阀81输入端、第二溢流阀76输出端和第三溢流阀77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油箱3,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71的A端经所述第二节流阀75连接所述第四平衡阀73的X端,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71的B端连接所述第四平衡阀73的V端,所述第四平衡阀73的X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溢流阀77输入端和交替逆止阀63输入端,所述第四平衡阀73的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倾翻油缸51大腔、第二倾翻油缸52大腔、第三倾翻油缸53大腔和第四倾翻油缸54大腔,所述第三平衡阀78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2的P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2的T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81输出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2的A端分别连接第一单向阀81、第四单向阀84、第五单向阀85、第六单向阀86和第七单向阀87输出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72的B端连接所述分流阀74的P端,所述分流阀74的A端和B端分别经所述第二单向阀82和第三单向阀83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76输入端,所述分流阀74的A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倾翻油缸51小腔、第二倾翻油缸52小腔、第七单向阀87输入端和第六单向阀86输入端,所述分流阀74的B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倾翻油缸53小腔、第四倾翻油缸54小腔、第五单向阀85输入端和第四单向阀84输入端。进一步,上述第一倾翻油缸51、第二倾翻油缸52、第三倾翻油缸53和第四倾翻油缸54分别是多节伸缩油缸,从而实现货箱的大行程升降。 本液压系统中,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和先导电液换向阀的P端为进油口、T端为回油口、A端和B端分别为连接执行机构或其他阀门的工作油口 ;分流阀的P端为进油口、A端和B端分别为连接执行机构或其他阀门的工作油口 ;平衡阀由单向阀和顺序阀组成构成单向平衡阀,在本液压系统中的作用是使倾翻油缸的运动速度不受载荷变化的影响,保持平衡;平衡阀的V端外接控制油口,平衡阀的X端在倾翻油缸正向(上升)时为进油口、反向(下降)时为出油口,平衡阀的C端在倾翻油缸正向(上升)时为出油口、反向(下降)时为进油口。平衡阀工作原理为:正向时V端进油,压力油通过单向阀到达C端,反向时C端进油,由于单向阀的单向通油作用,无法通过单向阀到达V端,此时外接控制油口 X端克服顺序阀的顺序阀弹簧力,压力油从C端流向V端。本液压系统中第一平衡阀和第二平衡阀并联构成双向平衡阀。本液压系统中油泵为整个液压系统提供液压动力;第一溢流阀起到系统的安全保护作用,当系统超压时,打开溢流,防止油泵过载;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和第四平衡阀分别为单向阀和顺序阀的组合阀,当处于货箱上升工况时,压力油通过单向阀油路快速进入各倾翻油缸,增加倾翻油缸的伸出速度,当货箱处于下降工况时,由于单向阀的单向流动性,液压油只能从顺序阀通道流回油箱,而顺序阀必须在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打开,避免货箱下降时速度过快而发生事故;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锁紧油缸为单作用油缸,当油缸伸出时可定位锁定车架与货箱;分流阀用于在货箱下降时,即使各倾翻油缸承受不同负载时仍能获得相同的流量,从而保证各倾翻油缸缩回时同步;各倾翻油缸为双作用油缸,当油缸缩回时,可通过油缸小腔通入压力油的方式,推动油缸向下运动,保证油缸缩回到位;先导电液换向阀中当先导阀电磁铁未通电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先导阀阀芯处于中位,主阀阀芯两端压力为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处于中位,当先导阀电磁铁通电时,先导阀阀芯移动,改变压力油流向,主阀阀芯两端中的一端受到压力油的作用,使主阀阀芯移动,实现压力油流动方向的改变。本液压系统主要由锁紧油路和倾翻油路构成,其工作原理分别为:锁紧油路:锁紧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左端电磁铁通电,阀芯向右移动,换向阀左位工作,从油泵来的压力油经第一节流阀、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入第二平衡阀的单向阀后进入两个锁紧油缸大腔;同时压力油打开第一平衡阀的顺序阀通道,回油由两个锁紧油缸小腔经第一平衡阀的顺序阀,通过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流回油箱。解锁状态时,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右端电磁铁通电,阀芯向左移动,换向阀右位工作,从油泵来的压力油经第一节流阀、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进入第一平衡阀的单向阀后进入两个锁紧油缸小腔;同时压力油打开第二平衡阀的顺序阀通道,回油由两个锁紧油缸大腔,经第二平衡阀的顺序阀后通过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流回油箱。倾翻油路:上升状态时,先导电液换向阀的先导阀右侧通电,推动阀芯向左移动,先导阀右位工作,从油泵来的压力油分成两路:控制油路通过先导阀右侧,到达主阀左侧,推动主阀芯向右移动,使主阀左位工作;主油路通过主阀,进入第四平衡阀的单向阀,到达各倾翻油缸大腔并推动油缸逐级伸出,带动货箱倾翻,实现卸货。下降状态时,先导电液换向阀的先导阀左侧通电,推动阀芯向右移动,先导阀左位工作,从油泵来的压力油分成两路:控制油路通过先导阀左侧,到达主阀右侧,推动主阀芯向左移动,使主阀右位工作;主油路通过主阀,进入第二节流阀,到达第四平衡阀的顺序阀,当达到第四平衡阀顺序阀的调定压力时,第四平衡阀的顺序阀打开,在货箱自重重力的作用下各倾翻油缸大腔的压力油通过第四平衡阀的顺序阀、先导电液换向阀的主阀右位回到油箱,实现货箱的逐步下降。同时,通过第二节流阀的一部分压力油也通过交替逆止阀进入锁紧油路,保证锁紧油路工作的可靠性。当货箱失去重力作用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左侧通电,阀芯右移,使其在左位工作,从油泵来的压力油经第三平衡阀的节流阀进入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分流阀后到达各倾翻油缸的小腔,推动各倾翻油缸向下运动,当货箱下降到位后,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断电,压力油停止进入各倾翻油缸的小腔,实现失重后的货箱下降到位。本液压系统克服了传统运输车辆货箱失重后无法下降到位的缺陷,提高了运输车倾翻机构运行的可靠性,可应用于钢厂废钢运输的120t倾翻式框架车等各类自卸式运输车辆。
权利要求1.一种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包括油箱、油泵、第一溢流阀、第一锁紧油缸、第二锁紧油缸、第一倾翻油缸、第二倾翻油缸、第三倾翻油缸和第四倾翻油缸,所述油泵输入端和第一溢流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油箱,所述第一溢流阀输入端连接所述油泵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交替逆止阀、第一平衡阀、第二平衡阀、第三平衡阀、第四平衡阀、先导电液换向阀、第二溢流阀、第三溢流阀、分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和第七单向阀,所述油泵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P端、先导电液换向阀P端和第三平衡阀输入端,所述第一节流阀串接于所述油泵输出端与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P端之间,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T端连接所述油箱,所述第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A端和B端分别连接所述交替逆止阀两个输出端、第一平衡阀V端及第二平衡阀V端,所述第一平衡阀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锁紧油缸小腔,所述第二平衡阀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锁紧油缸大腔,所述第一平衡阀X端连接所述第二平衡阀V端,所述第二平衡阀X端连接所述第一平衡阀V端,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T端、第一单向阀输入端、第二溢流阀输出端和第三溢流阀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油箱,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A端经所述第二节流阀连接所述第四平衡阀X端,所述先导电液换向阀B端连接所述第四平衡阀V端,所述第四平衡阀X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溢流阀输入端和交替逆止阀输入端,所述第四平衡阀C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倾翻油缸大腔、第二倾翻油缸大腔、第三倾翻油缸大腔和第四倾翻油缸大腔,所述第三平衡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P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T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输出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A端分别连接第一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五单向阀、第六单向阀和第七单向阀输出端,所述第二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B端连接所述分流阀P端,所述分流阀A端和B端分别经所述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溢流阀输入端,所述分流阀A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倾翻油缸小腔、第二倾翻油缸小腔、第七单向阀输入端和第六单向阀输入端,所述分流阀B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倾翻油缸小腔、第四倾翻油缸小腔、第五单向阀输入端 和第四单向阀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翻油缸、第二倾翻油缸、第三倾翻油缸和第四倾翻油缸分别是多节伸缩油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卸式运输车倾翻机构的液压系统,即本液压系统由油泵提供液压动力,第一锁紧油缸和第二锁紧油缸通过第一节流阀、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交替逆止阀、第一平衡阀和第二平衡阀控制,实现车架与货箱的定位锁定,四个倾翻油缸用于驱动货箱的升降并通过先导电液换向阀、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三平衡阀、第四平衡阀、分流阀及若干单向阀控制,正常情况下货箱下降通过重力驱动,在货箱失重后,通过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切换驱动四个倾翻油缸向下运动,实现货箱的下降,溢流阀用于确保液压系统的安全。本液压系统克服了传统依靠重力作用货箱下降的缺陷,提高了运输车倾翻机构运行的可靠性,保证了运输车装卸货物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F15B11/16GK203157804SQ20132012665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陈基强, 权培硕, 蔡祖斌, 王杰 申请人: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