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51327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作动器试验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齿条(1)、左衬套(2)、活塞筒螺钉(3)、活塞密封圈(4)、油嘴(6)、油嘴密封圈(7)、活塞(8)、右衬套(10)和齿条驱动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满足了某些先进作动器研制试验的需要。
【专利说明】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作动器试验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许多先进飞行器极大地扩展了作动器的工作范围,与常规飞机有很大的不同。各类先进飞行器广泛使用了电静液作动器。在某些电静液作动器的研制试验中,需要对电静液作动器进行放气和补油操作,未检索到有关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的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以满足某些先进作动器研制试验的需要。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齿条1、左衬套2、活塞筒螺钉3、活塞密封圈4、油嘴6、油嘴密封圈7、活塞8、右衬套10和齿条驱动机构组成;壳体由基座13、活塞筒9和端盖5组成;基座13是一个长方体,在基座13的左、右侧面之间有一个台阶通孔,该台阶通孔的轴线与基座13的左、右侧面垂直,该台阶通孔的左段孔内径小于右段孔内径,在基座13的前表面上有一个齿轮轴套安装盲孔,该齿轮轴套安装盲孔的轴线与基座13的前表面和上述台阶通孔的轴线垂直,并且和上述台阶通孔相贯;活塞筒9是一个具有台阶轴外形的圆筒,活塞筒9的外径大于右段外径,在活塞筒9左段和右段的连接处有一个直径大于活塞筒9左段外径的活塞筒法兰,活塞筒9的左段插入基座13台阶通孔的右端口内并保持间隙配合,通过活塞筒螺钉3将活塞筒法兰固定在基座13的右侧面上,活塞筒9的内孔直径和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内径相等,在活塞筒9的右端有外螺纹;端盖5是左端敞开、右端面带有中心孔的螺套,端盖5的内螺纹拧在活塞筒9右端的外螺纹上;油嘴6是由左边的圆柱体、中间的环形凸台和右边的接嘴连接组成的整体构件,油嘴6的圆柱体位于活塞筒9的右端口内并保持间隙配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左端面和活塞筒9的右端面贴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右端面和端盖5右端内表面贴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外径小于活塞筒9的右端外螺纹的螺纹底径,在油嘴6圆柱体的圆柱面上有油嘴密封槽,油嘴密封圈7位于上述油嘴密封槽内,油嘴6的接嘴从端盖5右端面的中心孔伸出;左衬套2位于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左端,左衬套2和基座13台阶通孔的左段孔保持过盈配合,右衬套10位于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右端,右衬套10和基座13台阶通孔的左段孔保持过盈配合;齿条I具有圆柱轴的外形,在齿条I的右端有外螺纹段,在该外螺纹段左边的圆柱面上有垂直于齿条I轴线的传动齿,齿条I的右端穿过左衬套2和右衬套10的内孔后进入活塞筒9的内孔中,齿条I和左衬套2和右衬套10保持滑动配合,活塞8位于活塞筒9的内孔中并保持间隙配合,在活塞8的圆柱面上有活塞密封槽,活塞密封圈4位于活塞密封槽内,在活塞8的左端面上有一个螺纹盲孔,齿条I右端的外螺纹段拧进上述螺纹盲孔内,齿条I的传动齿朝向齿轮轴套安装盲孔;齿条驱动机构由齿轮11、手柄12、齿轮轴14、下轴承15、销钉16、齿轮轴套螺钉17、上轴承18、两个上轴承卡圈19和齿轮轴套20组成;齿轮轴套20是一个圆筒,在齿轮轴套20外圆柱面上靠近上端口的位置有一个齿轮轴套法兰,齿轮轴套20的下端插入基座13前表面的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内,通过齿轮轴套螺钉17将齿轮轴套法兰固定在基座13的前表面上,在齿轮轴套20的内孔中、靠近上端口的位置有两个卡圈槽,两个上轴承卡圈19分别安装在上述两个卡圈槽内,上轴承18位于齿轮轴套20的内孔中、两个上轴承卡圈19之间,上轴承18和齿轮轴套20的内孔间隙配合,齿轮11套在齿轮轴14的下部,通过径向贯通齿轮11和齿轮轴14的销钉16和齿轮轴14连接为整体,齿轮11位于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内并和齿条I上的传动齿啮合,下轴承15位于齿轮11的下面,下轴承15的外圈位于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底部的轴承座内,下轴承15的内圈套在齿轮轴14的下端,齿轮轴14的上端从上轴承18的内孔穿出和手柄12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出一种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满足了某些先进作动器研制试验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E-E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9]它由壳体、齿条1、左衬套2、活塞筒螺钉3、活塞密封圈4、油嘴6、油嘴密封圈7、活塞8、右衬套10和齿条驱动机构组成;壳体由基座13、活塞筒9和端盖5组成;基座13是一个长方体,在基座13的左、右侧面之间有一个台阶通孔,该台阶通孔的轴线与基座13的左、右侧面垂直,该台阶通孔的左段孔内径小于右段孔内径,在基座13的前表面上有一个齿轮轴套安装盲孔,该齿轮轴套安装盲孔的轴线与基座13的前表面和上述台阶通孔的轴线垂直,并且和上述台阶通孔相贯;活塞筒9是一个具有台阶轴外形的圆筒,活塞筒9的外径大于右段外径,在活塞筒9左段和右段的连接处有一个直径大于活塞筒9左段外径的活塞筒法兰,活塞筒9的左段插入基座13台阶通孔的右端口内并保持间隙配合,通过活塞筒螺钉3将活塞筒法兰固定在基座13的右侧面上,活塞筒9的内孔直径和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内径相等,在活塞筒9的右端有外螺纹;端盖5是左端敞开、右端面带有中心孔的螺套,端盖5的内螺纹拧在活塞筒9右端的外螺纹上;油嘴6是由左边的圆柱体、中间的环形凸台和右边的接嘴连接组成的整体构件,油嘴6的圆柱体位于活塞筒9的右端口内并保持间隙配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左端面和活塞筒9的右端面贴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右端面和端盖5右端内表面贴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外径小于活塞筒9的右端外螺纹的螺纹底径,在油嘴6圆柱体的圆柱面上有油嘴密封槽,油嘴密封圈7位于上述油嘴密封槽内,油嘴6的接嘴从端盖5右端面的中心孔伸出;左衬套2位于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左端,左衬套2和基座13台阶通孔的左段孔保持过盈配合,右衬套10位于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右端,右衬套10和基座13台阶通孔的左段孔保持过盈配合;齿条I具有圆柱轴的外形,在齿条I的右端有外螺纹段,在该外螺纹段左边的圆柱面上有垂直于齿条I轴线的传动齿,齿条I的右端穿过左衬套2和右衬套10的内孔后进入活塞筒9的内孔中,齿条I和左衬套2和右衬套10保持滑动配合,活塞8位于活塞筒9的内孔中并保持间隙配合,在活塞8的圆柱面上有活塞密封槽,活塞密封圈4位于活塞密封槽内,在活塞8的左端面上有一个螺纹盲孔,齿条I右端的外螺纹段拧进上述螺纹盲孔内,齿条I的传动齿朝向齿轮轴套安装盲孔;齿条驱动机构由齿轮11、手柄12、齿轮轴14、下轴承15、销钉16、齿轮轴套螺钉17、上轴承18、两个上轴承卡圈19和齿轮轴套20组成;齿轮轴套20是一个圆筒,在齿轮轴套20外圆柱面上靠近上端口的位置有一个齿轮轴套法兰,齿轮轴套20的下端插入基座13前表面的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内,通过齿轮轴套螺钉17将齿轮轴套法兰固定在基座13的前表面上,在齿轮轴套20的内孔中、靠近上端口的位置有两个卡圈槽,两个上轴承卡圈19分别安装在上述两个卡圈槽内,上轴承18位于齿轮轴套20的内孔中、两个上轴承卡圈19之间,上轴承18和齿轮轴套20的内孔间隙配合,齿轮11套在齿轮轴14的下部,通过径向贯通齿轮11和齿轮轴14的销钉16和齿轮轴14连接为整体,齿轮11位于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内并和齿条I上的传动齿啮合,下轴承15位于齿轮11的下面,下轴承15的外圈位于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底部的轴承座内,下轴承15的内圈套在齿轮轴14的下端,齿轮轴14的上端从上轴承18的内孔穿出和手柄12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人工旋转手柄12产生扭矩,该扭矩经齿轮轴14带动齿轮11转动,齿轮11通过轮齿啮合使齿条I和活塞8在活塞筒9内可做直线往复运动。
[0011]操纵手柄12使活塞8位于活塞筒9的内孔右端并与油嘴6左边圆柱体的左端面贴合,将油嘴6与电静液作动器内部进行油路连接后操纵手柄12使活塞8向左运动,根据帕斯卡原理,电静液作动器内部的油液将被吸入活塞筒9的空腔内,溶解于电静液作动器油液中的部分空气开始析出;此时,将整个排气补油装置竖直放置,放置方向为基座13在上、油嘴6在下,并使其位置高于电静液作动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油液,析出的空气将保持在活塞8处;此时断开电静液作动器与排气补油装置的连接,空气被排出电静液作动器的内部油路。
[0012]将排气补油装置的油嘴6与纯净的油源进行连接,操纵手柄12,将纯净油液吸入活塞筒9的内部空腔中,此时,再次将油嘴6与电静液作动器的内部油路进行连接,操纵手柄12,使活塞8向活塞筒9内部空腔的右端运动,纯净油液被挤压进入电静液作动器内部油路,油液注入完成后,断开油嘴6与电静液作动器内部油路的连接,电静液作动器完成补油。
【权利要求】
1.用于电静液作动器试验的排气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壳体、齿条(I)、左衬套(2)、活塞筒螺钉(3)、活塞密封圈(4)、油嘴(6)、油嘴密封圈(7)、活塞(8)、右衬套(10)和齿条驱动机构组成;壳体由基座(13)、活塞筒(9)和端盖(5)组成;基座(13)是一个长方体,在基座(13)的左、右侧面之间有一个台阶通孔,该台阶通孔的轴线与基座(13)的左、右侧面垂直,该台阶通孔的左段孔内径小于右段孔内径,在基座(13)的前表面上有一个齿轮轴套安装盲孔,该齿轮轴套安装盲孔的轴线与基座(13)的前表面和上述台阶通孔的轴线垂直,并且和上述台阶通孔相贯;活塞筒(9)是一个具有台阶轴外形的圆筒,活塞筒(9)的外径大于右段外径,在活塞筒(9)左段和右段的连接处有一个直径大于活塞筒(9)左段外径的活塞筒法兰,活塞筒(9)的左段插入基座(13)台阶通孔的右端口内并保持间隙配合,通过活塞筒螺钉(3)将活塞筒法兰固定在基座(13)的右侧面上,活塞筒(9)的内孔直径和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内径相等,在活塞筒(9)的右端有外螺纹;端盖(5)是左端敞开、右端面带有中心孔的螺套,端盖(5)的内螺纹拧在活塞筒(9)右端的外螺纹上;油嘴(6)是由左边的圆柱体、中间的环形凸台和右边的接嘴连接组成的整体构件,油嘴(6)的圆柱体位于活塞筒(9)的右端口内并保持间隙配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左端面和活塞筒(9)的右端面贴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右端面和端盖(5)右端内表面贴合,油嘴(6)环形凸台的外径小于活塞筒(9)的右端外螺纹的螺纹底径,在油嘴(6)圆柱体的圆柱面上有油嘴密封槽,油嘴密封圈(X)位于上述油嘴密封槽内,油嘴(6)的接嘴从端盖(5)右端面的中心孔伸出;左衬套⑵位于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左端,左衬套(2)和基座(13)台阶通孔的左段孔保持过盈配合,右衬套(10)位于基座(13)台阶通孔左段孔的右端,右衬套(10)和基座(13)台阶通孔的左段孔保持过盈配合;齿条(I)具有圆柱轴的外形,在齿条(I)的右端有外螺纹段,在该外螺纹段左边的圆柱面上有垂直于齿条(I)轴线的传动齿,齿条(I)的右端穿过左衬套(2)和右衬套(10)的内孔后进入活塞筒(9)的内孔中,齿条(I)和左衬套(2)和右衬套(10)保持滑动配合,活塞(8)位于活塞筒(9)的内孔中并保持间隙配合,在活塞(8)的圆柱面上有活塞密封槽,活塞密封圈(4)位于活塞密封槽内,在活塞(8)的左端面上有一个螺纹盲孔,齿条(I)右端的外螺纹段拧进上述螺纹盲孔内,齿条(I)的传动齿朝向齿轮轴套安装盲孔;齿条驱动机构由齿轮(11)、手柄(12)、齿轮轴(14)、下轴承(15)、销钉(16)、齿轮轴套螺钉(17)、上轴承(18)、两个上轴承卡圈(19)和齿轮轴套(20)组成;齿轮轴套(20)是一个圆筒,在齿轮轴套(20)外圆柱面上靠近上端口的位置有一个齿轮轴套法兰,齿轮轴套(20)的下端插入基座(13)前表面的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内,通过齿轮轴套螺钉(17)将齿轮轴套法兰固定在基座(13)的前表面上,在齿轮轴套(20)的内孔中、靠近上端口的位置有两个卡圈槽,两个上轴承卡圈(19)分别安装在上述两个卡圈槽内,上轴承(18)位于齿轮轴套(20)的内孔中、两个上轴承卡圈(19)之间,上轴承(18)和齿轮轴套(20)的内孔间隙配合,齿轮(11)套在齿轮轴(14)的下部,通过径向贯通齿轮(11)和齿轮轴(14)的销钉(16)和齿轮轴(14)连接为整体,齿轮(11)位于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内并和齿条(I)上的传动齿啮合,下轴承(15)位于齿轮(11)的下面,下轴承(15)的外圈位于齿轮轴套安装盲孔底部的轴承座内,下轴承(15)的内圈套在齿轮轴(14)的下端,齿轮轴(14)的上端从上轴承(18)的内孔穿出和手柄(12)连接。
【文档编号】F15B21/04GK203702735SQ201320797676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张超, 朱朝峰, 胡务农, 张琰, 曹永辉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