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拉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4748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泵,尤其涉及一种抽拉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越来越高的生产线,产品转移过程正在逐渐被自动化设备代替进行。常见的产品转移方式一般为机械手或者吸盘的方式,而采用吸盘吸附转移产品的方式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以产生负压并吸附产品。然而,现有的抽真空的设备通常是通过马达将真空腔内的气体抽走而使真空腔产生负压,以吸附产品。这种产生真空的方式电力消耗大,噪音污染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噪音小的抽拉式真空泵。一种抽拉式真空泵,包括缸体组件和活塞组件,该缸体组件包括二缸体、前盖、后盖和连接件,该其中一缸体密封连接于该前盖与该连接件之间,该另一缸体密封连接于该后盖和连接件之间,该每一缸体包括一腔体,该前盖和该后盖上分别开设一与该对应腔体连通的连接孔和气嘴,该连接件上开设与该对应腔体连通的一第一气道和一第二气道;该活塞组件包括二活塞和一活塞杆,该活塞杆滑动地穿过该连接件,该二活塞固设于该活塞杆两端,该二活塞滑动地容置于该对应的二腔体中。本发明的抽拉式真空泵包括缸体组件和活塞组件,该缸体组件包括二缸体和连接于该二缸体两端的前盖、后盖和连接件,该活塞组件包括一活塞杆和连接于该活塞杆两端的二活塞,该二活塞分别滑动地容置于该二缸体中,本发明的抽拉式真空泵通过位于该其中一腔体中的活塞推动另一活塞运动,以于另一腔体中形成真空,本发明的抽拉式真空泵结构简单,噪音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抽拉式真空泵的分解图。图2为图1所示抽拉式真空泵另一方向的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抽拉式真空泵的装配图。图4为图1所示抽拉式真空泵的前盖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抽拉式真空泵的连接件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图3所示抽拉式真空泵沿IV-IV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3所示抽拉式真空泵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抽拉式真空泵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抽拉式真空泵另一状态下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抽拉式真空泵100缸体组件10缸体12收缩部121腔体123中盖13前盖14气嘴143装配槽145卡持槽147后盖16连接孔161连接件17第一安装孔171第二安装孔172容置腔173转接孔174侧壁175第一气道1751第二气道1752缓冲件18密封圈19活塞组件30活塞32安装槽321通孔323容置槽325衬套34转接板35耐磨垫36活塞杆37螺纹孔371固定件38气阀5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抽拉式真空泵100用于产生真空环境。本实施例中,以利用该抽拉式真空泵100产生真空的负压进行产品的吸附和转移为例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该抽拉式真空泵100包括缸体组件10、滑动容置于该缸体组件10中的活塞组件30和若干气阀50。该若干气阀50一端连接于该缸体组件10、另一端连接于一气泵(图未示),并通过该气泵向该缸体组件10中吹入压缩空气。该缸体组件10包括二缸体12、前盖14、后盖16、连接件17、若干缓冲件18和密封圈19(参图6)。该二缸体12为中空管状结构。具体的,该其中一缸体12一端连接于该前盖14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该连接件17的一端;该另一缸体12一端连接于该后盖16的一端,另一端连接于该连接件17的另一端。该每一缸体12两端形成二收缩部121,该每一缸体12还形成一中空的腔体123。该二腔体123用于容置该活塞组件30。该若干收缩部121分别对应卡持于该前盖14、后盖16和连接件17的一端,以将该二缸体12分别密封连接于前盖14与连接件17及后盖16与连接件17之间。本实施例中,该二缸体12与该前盖14、后盖16和连接件17之间的连接方式均相同,为避免赘述,本案以该前盖14与该其中一缸体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例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4,本实施例中,该前盖14大体为一圆柱状结构,为适应具体安装和使用条件,该前盖14也可为其他形状。该前盖14开设一气嘴143,该气嘴143贯穿该前盖14两端。该前盖14一端开设至少一装配槽145,该每一装配槽145用于容置其中一缓冲件18。本实施例中,该装配槽145为一环状结构,对应的,该缓冲件18也为环状结构。该前盖14的周壁靠近该装配槽145的一端开设一卡持槽147,该卡持槽147从该周壁上靠近该装配槽145的一端往另一端倾斜延伸。该卡持槽147用于卡持该其中一缸体12的一端。该后盖16的结构类似于该前盖14,该后盖16一端连接于该另一缸体12的一端。该后盖16另一端贯穿开设一连接孔161。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5,该连接件17两端分别密封连接于该二缸体12远离该对应的前盖14和后盖16的一端。该连接件17一端靠近该前盖14的一端开设一第一安装孔171,该连接件17另一端开设一第二安装孔172。该第一安装孔171与该第二安装孔172连通,并且该第一安装孔171直径大于该第二安装孔172。该第二安装孔172与该第一安装孔171连接处的周壁(未标号)上开设一容置腔173,该容置腔173的直径大于该第二安装孔172。该连接件17靠近该第一安装孔171的一端开设一转接孔174,该转接孔174连接其中一气阀50。该连接件17的侧壁175上相对地开设第一气道1751和第二气道1752,该第一气道1751一端连接该其中一气阀50,另一端与该第二安装孔172相通。该第二气道1752与该转接孔174相通。该若干缓冲件18分别安装于该前盖14、后盖16和连接件17的一端,其安装方式均相同。本实施例中,以该其中一缓冲件18安装于该装配槽145为例进行说明。该缓冲件18一侧卡持于该装配槽145中,另一侧伸出该装配槽145,该缓冲件18伸出的部分用于抵持该活塞组件30,以为该活塞组件30的运动提供缓冲作用。该密封圈19(请参阅图6)套设于该活塞组件30上,并容置于该容置腔173中,以使该连接件17与该活塞组件30直接形成密封。该活塞组件30滑动地穿过该连接件17,该活塞组件30两端分别滑动地容置于该二腔体123中。该活塞组件30包括二活塞32、若干衬套34、一耐磨垫36、一活塞杆37和二固定件38。该每一活塞32滑动地容置于该其中一腔体123中,该每一活塞32上环设若干安装槽321。该每一活塞32一端开设一通孔323,另一端开设一容置槽325,该通孔323与该容置槽325相通。该容置槽325用于容置该活塞杆37,该容置槽325的直径大于该通孔323。该若干衬套34分别卡持于该若干安装槽321中,以使该二活塞32与该二缸体12之间形成密封。该耐磨垫36套设于该活塞杆37上,并容置于该第一安装孔171中。该活塞杆37贯穿该第一安装孔171和第二安装孔172,该活塞杆37直径小于该第一安装孔171和第二安装孔172,该活塞杆37两端分别开设二螺纹孔371。该活塞杆37两端分别容置于该二容置槽325中。每一固定件38一端穿过该其中一通孔323并螺纹连接于该对应的螺纹孔371中,另一端卡持于该对应的活塞32一侧,以使该二活塞32连接于该活塞杆37两端。本实施例中,该气阀50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二气阀50一端分别密封连接于该第一气道1751和连接孔161,另一端均连接于一气泵。该另外二气阀50一端分别密封连接于该气嘴143和该第二气道1752,另一端连接一吸嘴(图未示)用于吸附产品。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7,下面结合图示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抽拉式真空泵100的组装过程和工作过程。组装该抽拉式真空泵100时,将该二缸体12的其中一端分别密封连接于该连接件17的两端,该第一气道1751通过该第二安装孔172与该对应的腔体123相通,该第二气道1752通过该转接孔174与该另一腔体123相通。将该密封圈19和该耐磨垫36分别卡持于该容置腔173和该第一安装孔171中。将该活塞杆37一端依次穿过该耐磨垫36、密封圈19和该第二安装孔172,使该活塞杆37两端分别容置于该二腔体123中。将该若干衬套34分别卡持于该对应的安装槽321中,将该每一活塞32容置于该其中一腔体123中,并套设于该活塞杆37一端。将该每一固定件38一端穿过该对应活塞32,并最终螺纹连接于该对应的螺纹孔371中,使该二活塞32连接于该活塞杆37两端,并与该对应的腔体123之间形成密封。将该前盖14和该后盖16分别安装于该对应的缸体12远离该连接件17的一端,使该气嘴143和该连接孔161分别与该对应的腔体123连通。将该若干气阀50分别安装于对应的气嘴143、连接孔161、第一气道1751和第二气道1752上。初始状态下,靠近该前盖14的活塞32可位于该腔体123内靠近该前盖14的一端,也可位于靠近该连接件17的一端。以下,以该靠近该前盖14的活塞32位于该腔体123内靠近该连接件17的一端为初始状态进行说明,此时该另一活塞32位于该另一腔体123靠近该后盖16的一端。当使用该抽拉式真空泵100就行产品转移时,先通过连接于该连接孔161的气阀50向该对应的腔体123中注入压缩气体,此时,连接于该第一气道1751和该第二气道1752处于封闭状态,该气嘴143处于打开状态。在该压缩气体的推动下,靠近该连接孔161一端的活塞32向远离该连接孔161的一端滑动,并通过该活塞杆37推动该另一活塞32沿该对应的腔体123向该前盖14一端滑动。注入高压气体一段时间后,靠近该后盖16一端的活塞32滑动到该连接件17一侧,该另一活塞32滑动到该前盖14处,由于该第二气道1752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因此,靠近该前盖14的活塞32与该连接件17之间形成一真空腔。此时,可以利用连接于该第二气道1752的吸嘴进行吸附产品。当该第二气道1752的吸嘴吸附住产品后,操作员将该产品转移到指定位置,打开连接于该连接孔161和该第二气道1752处的气阀50,将连接于该气嘴143处的气阀50关闭。通过连接于该第一气道1751的气阀50向与之连通的腔体123中注入压缩气体。由于连接该第二气道1752的气阀50打开,靠近该前盖14的活塞32与该连接件17之间的真空腔消失,该产品从吸嘴落下。在压缩气体的推动下,该二活塞32滑动至初始位置,由于此过程中,该气嘴143处于封闭状态,因此,靠近该前盖14的活塞32与该前盖14之间形成另一真空腔。此时,可以利用连接于该气嘴143的吸嘴进行吸附产品。图8及图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抽拉式真空泵100,该另一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二缸体12并排设置,该连接件17包括二中盖13,该每一中盖13分别对应的连接于该缸体12远离该前盖14和后盖16的一端,其连接方式与该前盖14与该缸体12的连接方式相同。该其中一中盖13上开设一与该对应的腔体123相通的第一气道1751,该另一中盖13上开设一与另一腔体123相通的第二气道1752。该活塞组件30还包括转接板35,该活塞杆37数量为两个,该每一活塞杆37一端分别对应密封地穿过该其中一中盖13,并连接于该其中一活塞32,该二活塞杆37另一端连接该转接板35。除此之外,其他部件及连接关系均与另一实施例相同。当该其中一活塞32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向靠近或者远离该其中一中盖13运动时,由于该二活塞杆37均连接于该转接板35,因此,该另一活塞32也对应的向靠近或者远离该另一中盖13的方向运动,已于该对应的缸体12中产生真空环境。本发明的抽拉式真空泵100包括缸体组件10和活塞组件30,该缸体组件10包括二缸体12和连接于该二缸体12两端的前盖14、后盖16和连接件17,该活塞组件30包括一活塞杆37和连接于该活塞杆37两端的二活塞32,该二活塞32分别滑动地容置于该二缸体12中,该前盖14、后盖16和连接件17上分别对应开设与该缸体12相通的气嘴143、连接孔161、第一气道1751和第二气道175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通过改变该气嘴143和连接孔161的开合状态,及选择对应的第一气道1751和第二气道1752向对应缸体12中通入压缩空气,以于另一缸体12中形成真空,本发明的抽拉式真空泵100结构简单,噪音小。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他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