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156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3D打印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3D打印笔的散热其中一部分是靠笔内部的风扇,但是现有的风扇结构容易造成结构的不稳定,散热时容易对内部部件造成损伤,同时可能会影响笔内线材输送的流畅性以及温度的控制,造成打印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稳定、散热效果好且可提升打印效果的用于3D打印笔的散热风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散热风扇,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与电机的电机轴套接的轴筒,所述轴筒的外围设有外定位套筒,所述轴筒的后端和所述外定位套筒的后端之间固定有一块圆形的封闭板,所述轴筒、外定位套筒和封闭板包围形成开口朝前的呈圆环形的半包围区间,所述外定位套筒的外壁上固定有三个呈三角阵列分布的扇叶。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轴筒的外壁和所述外定位套筒的内壁之间设有位于半包围区间内的四块隔板,四块所述隔板将半包围区间分隔成大小相同的扇形区间。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隔板为平板且均经过轴筒的轴心。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所述扇叶由外定位套筒的前端像斜后方延伸设置。

作为对本发明的优选,扇叶前侧扇面包括左右两端的左平面、右平面已经位于左平面和右平面之间的向斜后方拱起的中间弧形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整个结构强度更好,稳定性更高,对内部散热气流的控制更加良好,减少对内部设备的影响,同时减少工作时对线材行进、融化等的影响,提升3D打印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筒,2、外定位套筒,3、封闭板,4、半包围区间,2、扇叶,44、隔板,51、左平面,52、右平面,53、中间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3D打印笔的散热风扇,包括前后方向延伸的用于与电机的电机轴套接的轴筒1,所述轴筒的外围设有外定位套筒2,所述轴筒1的后端和所述外定位套筒2的后端之间固定有一块圆形的封闭板3,所述轴筒1、外定位套筒2和封闭板3包围形成开口朝前的呈圆环形的半包围区间4,所述外定位套筒2的外壁上固定有三个呈三角阵列分布的扇叶5。轴筒1前端为靠笔尖一端,电机也设在轴筒1的靠笔尖一侧,即轴筒1前端是靠笔尖打印端一侧,而封闭板3则是背对笔尖一侧。

所述轴筒1的外壁和所述外定位套筒2的内壁之间设有位于半包围区间4内的四块隔板44,四块所述隔板44将半包围区间4分隔成大小相同的扇形区间。所述隔板44为平板且均经过轴筒1的轴心。所述扇叶5由外定位套筒2的前端像斜后方延伸设置。扇叶5前侧扇面包括左右两端的左平面51、右平面52已经位于左平面51和右平面52之间的向斜后方拱起的中间弧形面53。

打印笔工作流程是将PLA \ABS\HIPS\PCL 等1.75MM直径的线材通过输送通道加热融化后通过挤出头也即笔头挤出,通过手动模拟3D打印过程实现物品或艺术创作的的无电脑化实现,比传统3D打印机更加易用于艺术创作或物品原型制作。而散热风扇是设置在输送通道行进的路上,本申请中,散热风扇装在靠挤出头一侧的电机上,是从散热风扇的前端装入电机的电机轴,通过整个结构的设计,使得散热的过程更加合理,减少内部结构的损伤,并可以向背对挤出头一侧有效散热,还可减少对线材输送等的干扰,提升打印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