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动力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194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动力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液压动力站。



背景技术:

液压动力站的主要功能,是为液压执行元件提供液压动力。传统液压动力站为负载提供液压动力时,回流的液压油温度变高,尤其夏天,液压油无阻循环时间长,液压油升温迅速,同时附带的杂质变多,会对液压油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压动力站,其具备较好的液压油降温及除杂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动力站,包括底板、安装在底板上的发动机以及油箱,所述油箱包括相互独立的储油腔、冷却腔以及散热仓,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风扇,所述发动机输出轴与冷却风扇连接且其一端穿过冷却风扇连接至一油泵,所述储油腔底部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安装有滤油器,所述滤油器通过油管连接至油泵,所述油箱的前板安装有阀座,所述阀座设有出油嘴以及进油嘴且阀座的底部安装有滤清器,所述阀座还设有用于控制出油嘴通断的控制阀,所述油泵通过高压油管连接至阀座内部并与出油嘴连通,所述进油嘴与滤清器的进油端在阀座内部连通,所述滤清器的出油端在阀座内通过油管与散热仓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仓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在所述散热仓内隔离出若干条供液压油流动的通道,所述散热仓的另一端通过油管连接至储油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仓位于储油腔与冷却腔的上方,所述储油腔的内腔中插有用于吸附油中杂质的滤油网管。

优选地,所述引流板呈空心结构,并且其顶端敞开,在散热仓的顶部形成若干个凹槽。

更优选地,所述冷却风扇呈圆筒型,并且其侧周面均布有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嘴及进油嘴均设有平口快速接头,并且平口快速接头均套设有可拔脱的防尘封帽。

更进一步地,所述阀座设有用于调节系统压力的溢流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及阀座的顶部设有带通风网格的罩盖,所述罩盖设有温度显示器,所述储油腔侧壁的上部设有油标。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有将发动机及油箱保护在内的外框架,所述底板的后部还安装有行走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从外部液压元件回流的液压油首先经过阀座底部的滤清器进行初步的除杂后,再进入散热仓,散热仓内部由于引流板而增加了液压油的行程,使液压油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沉淀污物,再由于下方冷却风扇的作用,液压油还可以得到较充分的降温冷却效果,当液压油进入储油腔后,仍然还能受到冷却风扇的降温效果,当其经过储油腔底部安装的滤油器时,滤油器又进一步对其起到了除杂效果,使得最终流出去的液压油油质清洁,温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油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底板 2——发动机 3——油箱

3a——储油腔 3b——冷却腔 3c——散热仓

4——冷却风扇 5——油泵 6——滤油器

7——阀座 7a——出油嘴 7b——进油嘴

7c——溢流阀 7d——控制阀 8——滤清器

9——引流板 10——滤油网管 11——罩盖

12——温度显示器 13——油标 14——外框架

15——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一种液压动力站,包括底板1、安装在底板1上的发动机2以及油箱3,所述油箱3包括相互独立的储油腔3a、冷却腔3b以及散热仓3c,所述冷却腔3b内设有冷却风扇4,所述发动机2输出轴与冷却风扇4连接且其一端穿过冷却风扇4连接至一油泵5,所述储油腔3a底部设有出油口且出油口安装有滤油器6,所述滤油器6通过油管连接至油泵5,所述油箱3的前板安装有阀座7,所述阀座7设有出油嘴7a以及进油嘴7b且阀座7的底部安装有滤清器8,所述阀座7还设有用于控制出油嘴7a通断的控制阀7d,所述油泵5通过高压油管连接至阀座7内部并与出油嘴7a连通,所述进油嘴7b与滤清器8的进油端在阀座7内部连通,所述滤清器8的出油端在阀座7内通过油管与散热仓3c的一端连接,所述散热仓3c内间隔设有若干个引流板9,所述引流板9在所述散热仓3c内隔离出若干条供液压油流动的通道,所述散热仓3c的另一端通过油管连接至储油腔3a。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液压动力站,油箱3中的液压油通过油泵5带动进而从出油嘴7a喷出,为液压执行元件提供充足的液压油,从液压执行元件回流的液压油从进油嘴7b进入,此时的液压油温度高、油中杂质多,其首先会经过阀座7流入其底部的滤清器8,滤清器8对液压油进行初步的除杂后,液压油再进入到散热仓3c中,散热仓3c内部由于引流板9的作用而增加了多条通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液压油的行程以及与引流板9的接触面积,使液压油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来沉淀污物,再由于散热仓3c下方冷却风扇4的作用,液压油还可以得到较充分的降温冷却效果,当液压油从散热仓3c进入储油腔3a后,仍然还能受到冷却风扇4的降温效果,在液压油经过储油腔3a底部的滤油器6时,滤油器6又进一步对其起到了除杂效果,进而再通过油泵5带动从出油嘴7a供应出去,使得循环利用的液压油油质清洁,温度较低,为液压执行元件提供了高质量的液压油。

进一步,散热仓3c位于储油腔3a与冷却腔3b的上方,可以在储油腔3a的内腔中插入用于吸附油中杂质的滤油网管10,当液压油注入储油腔3a中时,滤油网管10可以对其进行第一次过滤。

作为优选地,如图4所示,引流板9呈空心结构,并且其顶端敞开,在散热仓3c的顶部形成若干个凹槽,液压油在散热仓3c内流动时,贴着各个引流板9进行较长行程的流动才最终流出,空心结构的引流板9更薄,使液压油与其接触时,更容易将热量散发至外界,若干个引流板9组成的内部结构使得液压油与其接触的面积大大增加,降温冷却的效果也就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作为更优选地,如图5所示,可以使冷却风扇4呈圆筒型,并且在其侧周面均布叶片,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风扇4是嵌入式的安装在油箱3的冷却腔3b内,因此把叶片设置在其侧周面,能够对整个油箱起到较显著的降温散热作用。

进一步,可以在出油嘴7a及进油嘴7b均设置平口快速接头,并且平口快速接头均套设有可拔脱的防尘封帽,当设备需要使用时,可以将配套的液压油管迅速插上出油嘴7a及进油嘴7b,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工人操作。

再进一步,还可以在阀座7设置用于调节系统压力的溢流阀7c,这样可便于调节设备工作时的系统承受压力,溢流阀7c的存在进一步保证了系统压力的稳定性。

再进一步,还可以在油箱3及阀座7的顶部设置带通风网格的罩盖11,在保护油箱3以及阀座7的同时还能保证具备散热通风效果,另外在罩盖11上设置温度显示器12,并在储油腔3a侧壁的上部设置油标13,温度显示器1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电子数显温度计结构,使液压油的温升直观明了,便于控制,而油标13则能展示油箱3的储油量,便于工作人员观察。

再进一步,还可以在底板1上设置将发动机2及油箱3保护在内的外框架14,以对设备进行整体的保护,在底板1的后部安装行走轮15,方便设备移动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