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潮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136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潮风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潮风机。



背景技术:

排潮风机在卷烟厂用于对车间梗线、丝线及加香设备排潮。排潮风机排出的潮气冷却后与烟末混合后形成积垢和积液,并附着在排潮风机的叶轮、管道和壳体内。积垢和积液会造成排潮风机平衡失效,风机运行不稳定,排潮风机的风压风量降低,降低排潮效果。

现有技术中对排潮风机的清洗过程:首先拆卸排潮风机的外壳、管道和叶轮,然后分别对外壳、管道和叶轮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对外壳、管道和叶轮进行安装。通过查阅排潮风机检修保养记录,发现拆卸排潮风机外壳需要90分钟,拆卸管道需要40分钟,拆卸叶轮需要100分钟,清扫和清洁污垢26至30分钟,安装管道40分钟,安装叶轮100分钟,安装外壳90分钟。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排潮风机的清洗耗时较长,清洗效率低。

因此,如何降低排潮风机的清洗时间,提高排潮风机的清洗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潮风机,以降低排潮风机的清洗时间,提高排潮风机的清洗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潮风机,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叶轮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排污管,还包括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的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两端为封闭端,所述主水管的管体上开设有与高压水管连接的接头,所述接头上设置有堵头,所述接头位于所述壳体外;

扇形喷嘴,所述扇形喷嘴穿过所述壳体的安装孔与所述主水管的管体连接,所述扇形喷嘴位于壳体内。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壳体内部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设置有盖板。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观察孔位于清洗装置上方。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螺栓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观察孔为矩形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的长度为300-450mm,所述观察孔的宽度为250-300mm。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扇形喷嘴与所述主水管螺纹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排污管为DN40的镀锌管。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主水管通过所述扇形喷嘴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主水管为不锈钢管。

优选的,在上述排潮风机中,所述扇形喷嘴的个数为两个。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潮风机,包括壳体、叶轮和排污管,还包括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主水管和扇形喷嘴。主水管的两端为封闭端,主水管上设置有接口和扇形喷嘴。排潮风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壳体和叶轮上会附着积垢和积水,取下主水管的接头上的堵头,将高压水管与接头连通,高压水管的里的水通过扇形喷嘴喷至壳体内部,通过喷嘴喷出的高压水流对壳体和叶轮进行冲洗,将附着在壳体和叶轮上的积垢与积水冲刷干净,冲刷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排出壳体。本方案中利用高压水流对壳体和叶轮进行清洗,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清洗的方式,一方面不需要人工手动清洗排潮风机,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将清洗排潮风机的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30分钟,有效缩短了排潮风机的清洗时间,提高了排潮风机的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潮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1、壳体,2、排污管,3、清洗装置,31、主水管,32、接头,33、扇形喷嘴,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潮风机,以降低排潮风机的清洗时间,提高排潮风机的清洗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排潮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潮风机,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叶轮和与壳体1连接的排污管2。

本方案涉及对排潮风机的改进,本方案提供的排潮风机还包括清洗装置3,清洗装置3用于对排潮风机的壳体1和叶轮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2流出。

本方案提供的清洗装置3包括主水管31和扇形喷嘴33。

主水管31固定在壳体1上,且主水管31的两端为封闭端,避免高压水从主水管31的两端流出。壳体1上设置有与扇形喷嘴33配合的安装孔,扇形喷嘴33位于壳体1内,扇形喷嘴33穿过安装孔与主水管31连接。

主水管31上具有三个口,一个口用来设置接头32,另外两个口用来设置扇形喷嘴33,接头32位于壳体1外,扇形喷嘴33位于壳体1内。高压水流通过接头32进入主水管31,再通过扇形喷嘴33喷至壳体1内。

排潮风机不需要清洗时,通过堵头对接头32进行封堵;排潮风机需要清洗时,取下堵头,接头32与高压水管连接。

排潮风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壳体1和叶轮上会附着积垢和积水,取下主水管31的接头32上的堵头,将高压水管与接头32连通,高压水管的里的水通过扇形喷嘴33喷至壳体1内部,通过喷嘴喷出的高压水流对壳体1和叶轮进行冲洗,将附着在壳体1和叶轮上的积垢与积水冲刷干净,冲刷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2排出壳体1。

本方案中利用高压水流对壳体1和叶轮进行清洗,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手动清洗的方式,一方面不需要人工手动清洗排潮风机,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将清洗排潮风机的时间从5小时缩短至30分钟,有效缩短了排潮风机的清洗时间,提高了排潮风机的清洗效率。

扇形喷嘴33喷出的水流呈均匀的、高冲击力的喷雾形状,能够清洗到壳体1与叶轮的各个位置,清洗效果好。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观察壳体1内部的观察孔,观察孔上设置有盖板4。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孔可以观察壳体1内部的污染情况,及时对排潮风机进行清理,保证排潮风机的排潮效果。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孔也可以观察壳体1内部的清理情况,及时停止继续喷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对于不能通过扇形喷嘴33清理的位置,工作人员可以将手通过观察孔伸入壳体1内,对不能清理的部分进行手动清洗,而手动清理时也不需要拆开排潮风机。

观察孔还可方便工作人员检查清洗装置3的扇形喷嘴33的工作情况,方便工作人员安装和更换扇形喷嘴33。

为了方便工作人员使用,本方案中将观察孔设置在清洗装置3上方,优选的,观察孔位于观察孔上方100-150mm处。

在本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盖板4与壳体1螺栓连接,方便观察孔的开启和关闭。

在本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盖板4的一端与壳体1铰接,盖板4的另一端与壳体1搭扣连接,盖板4的铰接端与搭扣端相对布置。

优选的,观察孔为矩形观察孔,观察孔的长度为300-450mm,观察孔的宽度为250-300mm,能够方便工作人员的手臂在观察孔内进出。

在本方案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观察孔为圆形观察孔,观察孔的直径我300-450mm。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观察孔为开设在壳体1侧壁上的通孔。

优选的,扇形喷嘴33与主水管31螺纹连接,能够方便扇形喷嘴33的安装与拆卸。主水管31上开设有与扇形喷嘴33配合的安装孔,且主水管31的安装孔为螺纹孔。

为了保证扇形喷嘴33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扇形喷嘴33与壳体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现有技术中的排污管2为DN25的排污管2,排污管2的直径小,常常导致排污管2堵塞或者排污不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中将排污管2改为DN40的镀锌管。

在本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主水管选用φ20mm的不锈钢管,接头为φ15mm的不锈钢管,扇形喷嘴为φ10mm的不锈钢喷嘴,主水管与接头和扇形喷嘴焊接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主水管31可以通过扇形喷嘴33固定在壳体1上,优选的,扇形喷嘴33的外直径较壳体1上安装孔的直径大,扇形喷嘴33与主水管31螺纹连接后即可将主水管31固定在壳体1上。

主水管31与壳体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连接,例如在壳体1上设置卡扣,主水管31通过卡扣固定在壳体1上。

主水管31为不锈钢管,不锈钢管长期使用不会生锈,延长了主水管31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排潮风机的美观性。

为了提高清洗装置3的清洗效果,扇形喷嘴33的个数为两个,优选的,扇形喷嘴33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上平行布置,此时,主水管31也沿着壳体1的宽度方向布置,两个喷嘴增大了清洗装置3的清洗面积,从而也就提高了清洗装置3的清洗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