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7925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



背景技术:

空压机是常见的一种设备,空一般利用气缸把外界的空气压缩到罐体内进行储存。当其他气动工具,比如气枪、喷枪等需要工作时,则利用卷管器把罐体内的空气与气动工具连接。传统空压机需要与电机相连,结构复杂,使用不便效率低,且结构强度差,使用寿命不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空压

机,[申请号:201520898643.2],包括罐体,罐体上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顶部固定有用于压缩空气的气缸,所述罐体端部设有用于搬运空压机的把手,所述罐体侧面设有卷管器,所述卷管器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整体结构强度差,使用不便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强度好且效率高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包括两端敞口的电机筒壳,在电机筒壳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所述的端盖呈筒状体,在端盖内分别设有供转轴穿过的隔板,且隔板将端盖内部分隔为与电机筒壳贯通的第一室体和用于安装配合空压机工作的组件的第二室体,两个第一室体与电机筒壳拼合形成用于安装电机定子和转子的电机腔,在每个端盖上部分别设有两个窗口且两个窗口的中轴线形成夹角。该电机壳体分为三个空间,将电机和两侧分开,而两侧可以作为空压机的工作室,较好的将空压机和电机合二为一,可以尽可能避免中间能耗,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机所释放的机械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空压机的工作效率以及节省能耗。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端盖的底部设有电机安装座,所述的电机安装座位于端盖与电机筒壳结合处。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窗口外侧设有窗口座,所述的窗口座与端盖连为一体。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电机筒壳上设有若干轴向延伸的定位通道,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的定位通道与定位孔对应设置,所述的定位杆穿设于定位孔和定位通道中,从而使两个端盖分别固定在电机筒壳的两端。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夹角的大小为60度-120度。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端盖朝向电机筒壳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的电机筒壳朝向端盖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和第二环形台阶相互吻合。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隔板上设有若干沿着隔板径向设置的加强凸条,所述的加强凸条与隔板连为一体。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加强凸条的内端汇聚至设于隔板中心的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的外端设有环形挡圈。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窗口座内侧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角座,所述的角座内侧分别设有弧形面,在角座上设有贯通的直角梯形孔。

在上述的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中,所述的窗口座的侧部设有若干通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的优点在于:该电机壳体分为三个空间,将电机和两侧分开,而两侧可以作为空压机的工作室,较好的将空压机和电机合二为一,可以尽可能避免中间能耗,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机所释放的机械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空压机的工作效率以及节省能耗,整体的结构强度高,第一环形台阶、第二环形台阶相互拼合,定位通道、定位孔、定位杆三者相固定,都可以加强整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斜剖视图。

图中,电机筒壳1、端盖2、转轴3、隔板4、第一室体5、第二室体6、电机腔7、窗口8、夹角9、电机安装座10、窗口座11、定位通道12、定位孔13、定位杆14、第一环形台阶15、第二环形台阶16、加强凸条17、轴承座18、环形挡圈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空压机专用电机的壳体包括两端敞口的电机筒壳1,在电机筒壳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2,所述的端盖2呈筒状体,在端盖2内分别设有供转轴3穿过的隔板4,且隔板4将端盖2内部分隔为与电机筒壳1贯通的第一室体5和用于安装配合空压机工作的组件的第二室体6,两个第一室体5与电机筒壳1拼合形成用于安装电机定子和转子的电机腔7,在每个端盖2上部分别设有两个窗口8且两个窗口8的中轴线形成夹角9。夹角9的大小为60度-120度。窗口8外侧设有窗口座11,所述的窗口座11与端盖2连为一体。窗口座11用于与空压机进行结合时的连接座,该电机壳体分为三个空间,将电机和两侧分开,而两侧可以作为空压机的工作室,较好的将空压机和电机合二为一,可以尽可能避免中间能耗,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机所释放的机械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空压机的工作效率以及节省能耗。具体地,每个端盖2都设有两个窗口8,就能够提高一倍的工作效率,且通过隔板4将电机和第二室体6相互分离可以保证两边的工作互不干扰。

作为优选地,电机筒壳1上设有若干轴向延伸的定位通道12,所述的端盖2上设有若干定位孔13,所述的定位通道12与定位孔13对应设置,所述的定位杆14穿设于定位孔13和定位通道12中,从而使两个端盖2分别固定在电机筒壳1的两端。该定位通道12与定位孔13通过定位杆14来固定,可以进一步加固端盖2与电机筒壳1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端盖2朝向电机筒壳1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台阶15,所述的电机筒壳1朝向端盖2的一端设有第二环形台阶16,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15和第二环形台阶16相互吻合。端盖2和电机筒壳1之间能够相互拼合,更进一步地的加强了整体的结构强度,使其更为坚固,不易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特别地,隔板4上设有若干沿着隔板4径向设置的加强凸条17,所述的加强凸条17与隔板4连为一体。加强凸条17的内端汇聚至设于隔板4中心的轴承座18,所述的轴承座18的外端设有环形挡圈19。加强凸条17加固了整个隔板4的强度,使其进一步的保证转轴3转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电机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端盖2的底部设有电机安装座10,所述的电机安装座10位于端盖2与电机筒壳1结合处。电机安装座10可以使整个电机能够摆放并固定在平面上,使其在平稳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所述的窗口座11内侧四个角部分别设有角座,所述的角座内侧分别设有弧形面,在角座上设有贯通的直角梯形孔。所述的窗口座11的侧部设有若干通孔。角座以及直角梯形孔都使得窗口座11与空压机本体的端部的连接更为紧密且通孔可以进行散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筒壳1、端盖2、转轴3、隔板4、第一室体5、第二室体6、电机腔7、窗口8、夹角9、电机安装座10、窗口座11、定位通道12、定位孔13、定位杆14、第一环形台阶15、第二环形台阶16、加强凸条17、轴承座18、环形挡圈1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