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泥沙深井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9867阅读:847来源:国知局
防泥沙深井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井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泥沙深井泵。



背景技术:

深井泵是一种多级离心泵,深井泵是电机与水泵直联一体潜入井下水中工作。也可以说深井泵是一种电机与水泵直联一体潜入水中工作的通用提水机械,深井泵是用来从深井中提取地下水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开泵后电动机通过套筒联轴器将电机轴和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对液体作功,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能量,井水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的排出管流出。深井泵实际上是一种立式单吸分段式多级离心泵。

深井泵工作的环境多样,多见于一些带有泥沙的深井中,深井泵在设计的时候就会考虑对泥沙的过滤,但是现有的过滤装置一般采用结构简单的过滤网罩,其过滤泥沙的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提高过滤网罩过滤效果的防泥沙深井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泥沙深井泵,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为进行水口,进水口处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过滤网罩、套设在第一过滤网罩外的第二过滤网罩,所述第一过滤网罩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二过滤网罩上设有第二过滤孔,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在空间上的排布相互上下错位。

通过上述设置,深井泵工作在还有泥沙的液体环境中,此时一个过滤网罩结构就会容易造成泥沙容易进入泵体,出现卡泵现象,本方案利用了第一过滤网罩和第二过滤网罩,由此可以进行多重过滤效果,并且第一过滤孔的分布和第二过滤孔在空间上上下错位,可以对一些泥沙起到阻止进入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的一个端部活动连接在泵体上,另一个端部的内侧设置内齿圈,在下壳体内设置有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轴上设置有用以与内齿圈配合的主动齿轮。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内齿圈和主动齿轮的配合,实现了对第一过滤网罩的自旋转动作,使得第一过滤网罩可以进行缓慢转动,不利于泥沙的沉积,有效改善过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的外侧上还设有螺旋盘绕的刮刀,所述刮刀的锋面延伸至第二过滤网罩内表面。

通过上述设置,刮刀的设计主要是提高对第二过滤网罩的内侧泥沙积累的去除,防止第二过滤网罩堵塞,由于刮刀可进行旋转,所以泥沙在第二过滤网罩上会被刮刀打散去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二过滤网罩与上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外齿圈,所述第二过滤网罩的端部内侧设置有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和外齿圈之间连接有传动齿轮。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传动齿轮,可以对第二过滤网罩进行转动驱动,从而使得当主动齿轮驱动第一过滤网罩顺时针自转时,第二过滤网罩则被从动齿轮驱动进行逆时针自转,两者相互逆向,则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网罩内设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过滤网罩和第二过滤网罩之间设有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底面上均设置插块,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通过插块固定在下壳体上。

通过上述设置,设置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则可以有效保护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可以提高齿轮传动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孔和第二过滤孔均为长腰形。

通过上述设置,长腰形结构可以提高进水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网罩的上端和第二过滤网罩的上端均为“T”形结构。

通过上述设置,“T”形结构可以对第一、二过滤网罩的自转提供稳定的移动轨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多个过滤网罩结构设计,提高过滤性能,多重过滤过程中还带有刮刀除泥沙,第一过滤网罩和第二过滤网罩运行相反,泥沙不易沉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局域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的第一视角;

图4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的第二视角;

图5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简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进水口;400、第一过滤网罩;401、第一过滤孔;402、内齿圈;403、外齿圈;404、刮刀;500、第二过滤网罩;501、第二过滤孔;502、第二齿圈;600、微型电机;601、主动齿轮;602、传动齿轮;7、第一盖板;8、第二盖板;9、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防泥沙深井泵,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内为泵体结构,下壳体2内设置有电动机,电动的输出轴连接上壳体1内的泵体,使得泵体进行转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为进行水口,进水口3处设置有过滤结构。

如图2所示,过滤结构包括第一过滤网罩400、第二过滤网罩500。

第二过滤网罩500套设在第一过滤网罩400外,第一过滤网罩400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孔401,第二过滤网罩500上设有第二过滤孔501, 第一过滤孔401和第二过滤孔501均为长腰形。长腰形结构可以提高进水量。第一过滤孔401和第二过滤孔501在空间上的排布相互上下错位。

如图3所示,第一过滤网罩400的一个端部活动连接在泵体上,另一个端部的内侧设置内齿圈402,在下壳体2内设置有微型电机600,微型电机600的轴上设置有用以与内齿圈402配合的主动齿轮601。第一过滤网罩400的外侧上还设有螺旋盘绕的刮刀404,刮刀404的锋面延伸至第二过滤网罩500内表面。刮刀404的螺旋程度为1圈至1圈半。微型电机600可以由蓄电池供电或是外部的接线端供电。

如图4所示,第二过滤网罩500与上壳体1转动连接,第一过滤网罩400的端部外侧设置有外齿圈403,第二过滤网罩500的端部内侧设置有第二齿圈502,第二齿圈502和外齿圈403之间连接有传动齿轮602。

第一过滤网罩400内设有第一盖板7,第一过滤网罩400和第二过滤网罩500之间设有第二盖板8,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底面上均设置插块9,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分别通过插块9固定在下壳体2上。第一盖板7和第二盖板8则可以有效保护主动齿轮601和从动齿轮,可以提高齿轮传动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第一过滤网罩400的上端和第二过滤网罩500的上端均为“T”形结构。“T”形结构可以对第一、二过滤网罩的自转提供稳定的移动轨迹。

通过图5,对其传动原理进行进一步解释,电机驱动主动齿轮601转动,利用内齿圈402和主动齿轮601的配合,实现了对第一过滤网罩400的自旋转动作,使得第一过滤网罩400可以进行缓慢转动,不利于泥沙的沉积,有效改善过滤效果。

图4中,刮刀404的设计主要是提高对第二过滤网罩500的内侧泥沙积累的去除,防止第二过滤网罩500堵塞,由于刮刀404可进行旋转,所以泥沙在第二过滤网罩500上会被刮刀404打散去除。

通过传动齿轮602,可以对第二过滤网罩500进行转动驱动,从而使得当主动齿轮601驱动第一过滤网罩400顺时针自转时,第二过滤网罩500则被从动齿轮驱动进行逆时针自转,两者相互逆向运动,则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工作过程中:深井泵工作在还有泥沙的液体环境中,此时一个过滤网罩结构就会容易造成泥沙容易进入泵体,出现卡泵现象,本方案利用了第一过滤网罩400和第二过滤网罩500,由此可以进行多重过滤效果,并且第一过滤孔401的分布和第二过滤孔501在空间上上下错位,可以对一些泥沙起到阻止进入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