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0659发布日期:2019-06-28 22:3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的排出结构。



背景技术:

涡旋式压缩机是组合具有螺旋形状的卷体(wrap)的固定涡旋盘和回旋涡旋盘而借助相对运动来压缩冷媒的装置。涡旋式压缩机相比于往复式压缩机或旋转式压缩机效率高,振动及噪音低,并且可实现小型及轻量化,因此广泛地使用于制冷循环装置。

涡旋式压缩机具有由收容于密封容器内的固定涡旋盘和相对于固定涡旋盘对向而旋转的回旋涡旋盘而形成的压缩室。压缩室借由回旋涡旋盘的旋转而从外周侧朝内周侧逐渐变窄。冷媒从压缩室的外周侧吸入而被压缩,并从压缩室的中心排出至密封容器内。

为了解决冷媒从压缩室排出时所排出的冷媒逆流而重新吸入至压缩室的内部导致压缩室逆旋转的问题,排放口侧可配备排放阀门以防止冷媒的逆流。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当压缩机停止运行时,可控制冷媒逆流的有效的阀门结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压缩机包括:固定涡旋盘,与回旋涡旋盘一同形成压缩室,并包括从所述压缩室排出被压缩的冷媒的排放口;阀门单元,包括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开闭所述排放口的排放阀门和引导所述排放阀门的第一引导销,其中,所述排放阀门包括使所述第一引导销贯通的第一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包括当所述排放阀门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与所述第一引导销相接的第一地点和第二地点。

并且,所述第一地点和所述第二地点分别在所述第一引导销的直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引导销相接。

并且,所述第一地点和所述第二地点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还包括第二引导销,在所述排放口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排放口的相反侧,其中,所述排放阀门还包括使所述第二引导销贯通的第二通孔。

并且,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排放口的外侧的第二引导销和第三引导销,其中,所述排放阀门还包括使所述第二引导销贯通的第二通孔和使所述第三引导销贯通的第三通孔。

并且,所述第二通孔包括当所述排放阀门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与所述第二引导销相接的第三地点和第四地点,所述第三地点和第四地点在所述第二引导销的直径方向上分别与所述第二引导销相接。

并且,所述第一地点至所述第四地点中至少任意两个地点限制所述排放阀门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所述第一通孔配备为圆形形状,所述第一引导销配备为圆柱形形状,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的半径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引导销的外周面的半径的长度的差异在0.2mm至0.5mm之间。

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销包括相比于所述排放阀门具有更强的硬度的材质。

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销的高度配备为所述排放口的排放截面面积的大小值的110%至150%的长度。

并且,还包括阀门止动件,当所述排放阀门朝上侧移动时限制所述排放阀门的移动,其中,所述排放阀门从所述阀门止动件下降从而封闭所述排放口的时间在0.5秒以内。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压缩机包括:固定涡旋盘,与回旋涡旋盘一同形成压缩室,并包括从所述压缩室排出被压缩的冷媒的排放口;阀门单元,包括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开闭所述排放口的排放阀门和引导所述排放阀门的第一引导销和第二引导销,其中,所述排放阀门包括使所述第一引导销贯通的第一通孔和使所述第二引导销贯通的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分别包括当所述排放阀门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时与一对引导销分别相接的两个地点,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个地点和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个地点中至少任意两个地点限制所述排放阀门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销配置于所述排放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引导销在所述排放口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于所述排放口的另一侧。

并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个地点配备为相邻于所述排放口的第一地点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地点朝所述通孔的半径方向配置的第二地点,所述第二通孔的两个地点配备为相邻于所述排放口的第三地点和相对于所述第二地点朝所述通孔的半径方向配置的第四地点。

并且,当所述排放阀门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二地点和所述第四地点中至少任意一个与所述第一引导销和所述第二引导销中至少任意一个相接。

并且,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地点和所述第二地点分别相接于所述第一引导销。

并且,相对所述排放阀门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三地点和所述第四地点对于分别相接于所述第二引导销。

并且,所述第一通孔配备为圆形形状,所述第一引导销配备为圆柱形形状,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的半径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引导销的外周面的半径的长度的差异在0.2mm至0.5mm之间。

并且,所述第一引导销包括相比于所述排放阀门具有更强的硬度的材质。

根据本发明的思想的压缩机包括:固定涡旋盘,与回旋涡旋盘一同形成压缩室,并包括从所述压缩室排出被压缩的冷媒的排放口;阀门单元,包括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开闭所述排放口的排放阀门和引导所述排放阀门并配备为圆柱形形状的第一引导销,其中,所述排放阀门包括使所述第一引导销贯通的圆形形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的半径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引导销的外周面的半径的长度的差异在0.2mm至0.5mm之间。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压缩机能够在排放阀门进行上下运动时控制相对水平方向倾斜的运动而实现排放阀门的具有稳定性的运行,从而提高排放阀门的耐久性,并减少压缩机运行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侧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封闭排放口的状态的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开放排放口的状态的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的排放阀门倾斜地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的排放阀门倾斜地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的排放阀门朝一侧偏移的状态的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压缩机的阀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优选的方案

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图示于附图中的构成仅仅是公开的发明的优选的一例,从本申请的申请时间点开始,可存在能够代替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和附图的多种变形例。

并且,在本说明书的各个附图中提到的相同的附图标号或者符号表示执行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的部件或构成要素。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说明实施例而使用的术语,而并非限制和/或限定所公开的发明的意图。除非在上下文中明确地被定义为不同,否则单数的表述包括多数的表达。在本说明书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表示存在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这些的组合,其并不预先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多样的构成要素,但是所述构成要素并非局限于所述术语,所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的目的。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术语“和/或”表示多个相关记载项目的组合或者多个相关的记载项目中的某项目。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上侧”、“上方”等的方向表示以图1中公开的压缩机为基准的上侧,“两侧”,“侧方”是指图示于图1中的压缩机的左右方向。

以下,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压缩机1可包括具有密封的内部空间的本体10和位于本体10的内部的驱动单元20及压缩单元30。压缩机1的外表面可包括固定部件18以设置于空调的室外机等而固定。并且,可配备底板19以稳定地安置于地面而固定。

本体10的一侧配备有吸入口13以使冷媒能够流入,另一侧配备有排出部14以使通过吸入口13流入并压缩的冷媒能够朝外部排出。本体10的上部及下部可安装有用于密封本体10内部的上部盖12和下部盖11。

驱动单元20包括压入至本体10的下侧内部的定子24和可旋转地设置于定子24的中央的转子23而形成。转子23的上下部设置有平衡重17以当转子23旋转时可对旋转不均衡进行调节7。

本体10的内侧上部及下部分别固定有上部法兰15和下部法兰16。驱动单元20可位于上部法兰15和下部法兰16之间。上部法兰15和下部法兰16之间安装有旋转轴21,从而将从驱动单元20产生的旋转力传送至压缩单元30的回旋涡旋盘50。旋转轴21的上端形成有从旋转轴21的中心偏心而配备的偏心部25。

上部法兰15的中心形成有用于贯通设置旋转轴21的通孔15a。通孔15a的周围可形成有用于储藏通过旋转轴21吸入的油的储油部15b。旋转轴21的内部可沿旋转轴21的轴方向贯通形成有油移动管22。油移动管22的下端部可设置油泵(未图示)。

压缩单元30可包括固定涡旋盘60及与固定涡旋盘60进行相对旋转运动的回旋涡旋盘50以能够压缩流入至本体10的内部的冷媒。固定涡旋盘60以位于上部法兰15的上侧的方式固定结合于本体10,并且回旋涡旋盘50可位于固定涡旋盘60和上部法兰15之间以能够相对固定涡旋盘60进行回旋运动。回旋涡旋盘50插入有旋转轴20从而被旋转轴21驱动,并且上面形成有螺旋形状的回旋卷体51。固定涡旋盘60的下面形成有固定卷体61以吻合于回旋涡旋盘50的回旋卷体51。

回旋涡旋盘50和固定涡旋盘60由各自的回旋卷体51和固定卷体61的吻合而形成压缩室41。回旋涡旋盘50和上部法兰15之间可配备有十字滑环(oldamring)收容部44。十字滑环收容部44可收容用于防止回旋涡旋盘50的自转的同时使其旋转的十字滑环(oldham'sring)43。

本体10的内部借由上部法兰15和固定涡旋盘60而区分为上侧部p1和下侧部p2,并且,上侧部p1和下侧部p2均具有高压状态。固定涡旋盘60在其一侧形成有用于使连接于流入口13的气体吸入管p连通的吸入口64,并且在上表面中心形成有用于将在压缩室41被压缩的冷媒排出至本体10的上侧部p1的排放口63。此时,优选地,排放口63配备有开闭排放口63的阀门单元100以防止排出的冷媒气体逆流。在后述中对阀门单元100进行详细说明。

压缩机1若被电源,则旋转轴21与转子23一同旋转,并且结合于旋转轴21的上端部的回旋涡旋盘50进行旋转。回旋涡旋盘50的旋转将从旋转轴21的中心至偏心部24的中心为止的距离的偏心距离作为回旋半径进行回旋运动。此时,回旋涡旋盘50因十字滑环43而防止发生自转。

回旋涡旋盘50可包括具有预定厚度和面积的回旋板52、在回旋板52的上表面以具有预定厚度和高度的方式形成的回旋卷体51及形成于回旋板52的下表面的毂部53。毂部53可具有中空53a的形状。

支撑回旋卷体51的回旋板52的内部可配备有连接于油移动管22的油移动通道54。具体地,油移动通道54的一端部可形成与回旋涡旋盘50一体地移动的供油接口(oilsupplyport)55。油移动通道54的另一端部可朝向毂部53的中空53a以连接于油移动管22。

油移动通道54上配备有孔销(orificepin)以形成与供油孔55的外侧之间的压力差从而使油能够通过供油孔55而排出至回旋涡旋盘50上。

固定涡旋盘60可包括以预设形状而形成的主体62、在主体62的内部以具有预定的厚度和高度的方式形成的固定卷体61、贯通形成于主体62的中央部的排放口63及形成于主体62的一侧的吸入口64。

随着回旋涡旋盘50对于固定涡旋盘60进行回旋运动,回旋卷体51和固定卷体61之间形成压缩室41。压缩室41借由回旋涡旋盘50的持续的回旋运动而移动至中心的同时体积缩小,从而所吸入的冷媒得到压缩。

在压缩室41,冷媒随回旋涡旋盘50的旋转朝固定涡旋盘60和回旋涡旋盘50的中心移动的同时体积缩小,随之压力增加从而可成为高压高温的冷媒。

高压、高温的冷媒通过配备于固定涡旋盘60的中心部上侧的排放口63从压缩室41朝压缩机1的上部侧排出,并通过排出部14能够排出至压缩机1外。

在压缩机1运行中,通过回旋涡旋盘50的回旋运动而压缩室41朝中心移动,并通过随之体积减小的运动而形成高压高温的冷媒,并且冷媒因压缩室41和排放口63外部的压力差而可以朝排放口63外部排出。

然而,在压缩机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压缩室41和排放口63外部之间的压力差减少,从而可能发生高温高压的冷媒重新通过排放口63逆流至压缩室41的现象。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排放口63的上部可配备阀门单元100。以下对阀门单元100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6所图示,阀门单元100可包括:排放阀门110,借由冷媒的排出而在排放口63的上侧沿上下方向移动;引导销120a、120b,引导排放阀门110的移动;阀门止动件130,限制排放阀门110的上下方向运动;固定部件140,将引导销120a、120b以及阀门止动件130固定于固定涡旋盘60。

排放阀门110可在冷媒排出的过程中在排放口63的上侧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排放阀门110可包括开闭排放口63的主体111和配备成能够使引导销120a、120b贯通的通孔112a、112b。对此在后序中进行详细说明。

引导销120a、120b可引导排放阀门110的移动路径以使排放阀门110能够进行上下运动。详细地,引导销120a、120b配备为在固定涡旋盘60的上表面朝上侧延伸,并且可以通过使引导销120a、120b贯通的排放阀门110的通孔112a、112b而引导排放阀门110沿上下方向移动。

优选地,引导销112a、112b具有洛氏硬度(hrc:rockwell,scalec)55以上的硬度。并且,引导销112a、112b的硬度可配备为大于排放阀门110的硬度。此时,排放阀门110可以是大约hrc50左右。

通孔112a、112b的内周面113a、113b的半径可配备为比引导销120a、120b的外周面的半径的长度长相隔距离d。换句话说,通孔112a、112b的截面积可配备为比引导销120a、120b的截面积大。据此,排放阀门110被引导销120a、120b引导而能够易于沿上下方向移动。

优选地,相隔距离d形成为0.2mm至0.5mm范围内。这是因为,在相隔距离d为0.2mm以下的情况下,使引导销120a、120b朝通孔112a、112b内侧贯通的装配性降低,从而可能发生制造方面问题,而在相隔距离d为0.5mm以上的情况下,当排放阀门110上下移动时,难以限制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地移动,从而可能会发生增加噪音及振动的问题。

对于相隔距离d和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地移动的排放阀门110,在后述中进行详细叙述。

阀门止动件130配置于引导销120a、120b的上端侧,从而限制排放阀门110的向上移动,以当排放阀门110沿引导销120a、120b朝上侧移动时防止排放阀门110从引导销120a、120b脱离。

固定部件140插入至配备于阀门止动件130和引导销120a、120b内侧的通孔,从而能够将阀门止动件130和引导销120a、120b固定于固定涡旋盘60的上端。固定部件140可以由铆钉或螺栓的形状配备以实现螺纹结合。

如图5所图示,在冷媒r排出之前,排放阀门110位于下侧p1,从而可维持封闭排放口63的状态。之后,压缩机1驱动并且高温高压的冷媒流动至压缩室41的中心侧后可移动至排放口63。

之后如图6所图示,流动至排放口63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碰撞配备为与排放口63相接的排放阀门110的下侧面,从而可将排放阀门110朝上侧施加压力。

排放阀门110朝上侧被施压的同时排放阀门110朝上侧移动,并且排放阀门110和排放口63之间可以被开放。冷媒可经过排放口63并通过开放的区间而朝固定涡旋盘60的外部排出。

排放阀门110由于冷媒的施压而朝上侧移动,从而可以位于与阀门止动件110下侧相接的位置p2。据此,冷媒贯通排放口63,从而可通过由排放阀门110的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的高度h形成的空间排出至外部。

之后,在压缩机1结束运行,从而冷媒从压缩室41不排出的情况下,对排放阀门110朝上侧施压的力消失,从而排放阀门110重新移动至下侧,被设置在封闭排放口63的位置p1。

由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定义的引导销120a、120b的高度h的长度可配备为排放口63的截面面积值的110%~150%的值。

在高度h值配备为排放口63的截面面积值的110%以下的情况下,通过排放口63排出的冷媒的排出流动路径的面积减小,从而排出流动路径的阻力增加,随之可能导致压缩机1的性能降低。

并且在高度h值配备为排放口63的截面面积值的150%以上的情况下,由于压缩机1停止运行而不排出冷媒,使得排放阀门110从第二位置p2移动至第一位置p1的时间将增加,导致排放阀门110不能复位至第一位置p1时,可能会发生冷媒逆流而被吸入至排放口63的问题。因此,优选地,高度h的值配备为排放口63的截面面积值的110%~150%。

对于现有的阀门单元而言,阀门单元的排放阀门的外廓侧表面由引导部件所引导,从而沿上下方向移动。即,在由引导部件形成的引导部件的内侧空间,排出阀门可利用所排出的冷媒的施压而而自由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由于高压排出的冷媒,排放阀门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相对于固定涡旋盘的上表面水平地沿上下方向移动,而是有可能相对于固定涡旋盘的上表面的水平方向自由地且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压缩机形成高速运行或高压运行等过度的运行条件的情况下,由于冷媒的快速排出,也可能过度地发生排放阀门的上下运动,此时,由于排放阀门的沿上下方向的运动不稳定,从而排放阀门有可能过度地撞击固定涡旋盘的上部,即,相邻于排放口的排放阀门的上侧面的某一侧。

据此,发生固定涡旋盘的上部的某一侧或撞击固定涡旋盘的上部的某一侧的排放阀门的一侧被过度地磨损的问题,从而可能降低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即,无法控制排放阀门的摩擦力及撞击力的强度从而可能降低排放阀门的可靠性。并且,由于排放阀门的运动不稳定从而不规则地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因此可能发生噪音增加的问题。

据此,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可包括限制排放阀门110沿上下方向倾斜地运动而能够降低排放阀门110的撞击力及摩擦力的阀门单元100。

引导排放阀门110的引导销120a、120b可以以贯通排放阀门100的方式配备。具体地,以排放口63为中心在排放口63的外侧布置有第一引导销120a,且在排放口63的半径方向上的排放口63的相反方向布置有第二引导销120b。

排放阀门110可包括配备为使第一引导销120a贯通的第一通孔112a和配备为使第二引导销120b贯通的第二通孔112b。

排放阀门110的主体111的中心侧包括宽度比排放口63的外径宽的表面,以能够开闭排放口63,并且可以配备为朝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延伸。排放阀门110可以以排放口63为中心朝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侧以对称形状延伸。

即,排放阀门110形成为在以排放口63为中心沿排放口63外径的半径方向对称的位置布置有第一通孔112a和第二通孔112b,并且主体111也形成为以排放口63为中心沿布置第一通孔112a和第二通孔112b的方向对称。

据此,在排放阀门110与固定涡旋盘60的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借助贯通排放阀门110的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可以限制对于固定涡旋盘60的上表面的水平方向倾斜预定角度以上。

即,以倾斜预定角度以上的状态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于第一通孔112a和第二通孔112b各自的内周面的第一内周面113a和第二内周面113b,从而无法以倾斜的状态沿上下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通孔112a、112b的内周面113a、113b的半径配备为比引导销120a、120b的外周面半径的长度长相隔距离d,从而阀门110能够被引导销120a、120b所引导而易于沿上下方向移动。

然而,当排放阀门110相对于固定涡旋盘60的上表面或排放口63被封闭时的排放阀门110的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时,针对通孔112a、112b的直径方向而言的引导销120a、120b的半径的长度将增加,使得相隔距离d变为0,从而将接触于第一通孔112a和第二通孔122b各自的内周面的第一内周面113a和第二内周面113b。

因此,在相隔距离d为0的状态下,排放阀门110无法沿上下方向移动,然而由于持续的排出冷媒的施压,排放阀门110朝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向移动,从而相隔距离d变为0以上,使得相隔距离d得到确保的同时排放阀门110可重新沿上下方向移动。

即,通孔112a、112b和引导销120a、120b之间形成有预设的相隔距离d以使排放阀门110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同时,在形成预定值以上的倾斜角度的情况下,相隔距离d将变为0从而可限制排放阀门110的上下移动。

并且,在排放阀门110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下,随着排放阀门110因冷媒的施压而朝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向移动,排放阀门110沿上下方向移动时可维持相对水平的倾斜角度维持在预设范围的状态。

详细地如图7所公开,在排放阀门110以第二引导销120b侧相比第一引导销120a更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地向上侧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引导销120a接触于第一内周面113a,并且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于第二内周面113b。

此时,第一内周面113a上可包括与第一引导销120a接触的第一地点114和从第一地点114朝第一内周面113a的半径方向布置并与第一引导销120a接触的第二地点115。

若排放阀门110只包括一个与第一引导销120a接触的地点的情况下,则一个地点无法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因此无法限制针对排放阀门110的水平的倾斜角度。

然而,如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排放阀门110包括布置于第一内周面113a的第一地点114和第二地点115,并且第一地点114和第二地点115以第一引导销120a为中心在第一内周面113a的半径方向上配置于两侧,由此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倾斜地移动。

并且,第二内周面113b上可包括与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的第三地点116和从第三地点116朝第二内周面113b的半径方向布置并与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的第四地点117。

因此,当排放阀门110针对水平倾斜地上升时,可以借由配置于第一内周面113a和第二内周面113b上的第一地点至第四地点114、115、116、117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即,如图7所示,第一地点114、第二地点115、第三地点116及第四地点117可全部接触于引导销120a、120b而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然而,并非局限于此,根据排放阀门110的倾斜角度,即使第一地点114至第四地点117中的至少两个地点接触于引导销120a、120b也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即,排放阀门110借由从排放口63排出的冷媒而移动,然而在排放的冷媒不均匀地排放的情况下,排放阀门110不仅对于水平而言沿上下方向倾斜地移动,排放阀门110也可能以朝水平方向移动预定距离的状态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

此时,第一内周面113a和第一引导销120a之间的相隔距离d与第二内周面113b和第二引导销120b之间的相隔距离d可形成为不同,因此,第一地点114至第四地点117中任意两个地点可先接触于引导销120a、120b而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详细地,当第一地点114和第二地点115与第一引导销120a接触时,不管第三地点116及第四地点117相接与否,也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并且,当第三地点116及第四地点117与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时,不管第一地点114及第二地点115相接与否,也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并且,当第二地点115及第四地点117分别与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时,不管第一地点114及第三地点116相接与否,也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并且,当第二地点115及第三地点116分别与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时,不管第一地点114及第四地点117相接与否,也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并且,当第一地点114及第四地点117分别与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接触时,不管第二地点115及第三地点116相接与否,也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的移动。

这也能够适用于与图7不同地第一引导销120a侧向上倾斜地上下运动时的情形。

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不同,具有第一通孔120a和第二通孔120b不对称的通孔120a、120b的排放阀门110也可借由第一地点114至第四地点117中至少两个地点限制排放阀门110的倾斜角度。

如图8所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排放阀门110可包括不对称的第一通孔120a和第二通孔120b。这不仅包括如图8所图示的第一通孔120a和第二通孔120b的各自的直径不同的情况,而且还可包括并未在图中所示的第一通孔120a和第二通孔120b布置为对于排放口63沿直径方向并不对称的情况。

如图8所示,即便是排放阀门110在第一通孔120a和第二通孔120b的各自的直径不同的情况下,当第一地点114和第二地点115相接于第一引导销120a时,不管第三地点116及第四地点117相接与否,也能够限制排放阀门110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地移动。

此时,由于相比于第一通孔120a直径更长的第二通孔120b,第二内周面113b和第二引导销120b之间的相隔距离d形成为更长,因此,即使第一地点114和第二地点115相接于第一引导销120a,第三地点116和第四地点117也不会相接于第二引导销120b。

即使第三地点116和第四地点117并未相接于第二引导销120b,借由第一地点114和第二地点115也可限制排放阀门100倾斜地移动。

并且,排放阀门110在以沿水平方向移动预设距离的状态下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布置于相隔距离d较小侧的两个地点并不会与引导销120a或120b相接,而是四个地点114、115、116、117中任意的至少两个地点与引导销120a或120b或120a、120b相接,从而可限制排放阀门110的倾斜的移动。

在排放冷媒以不规则地朝一侧偏移的方式排放的情况下,排放阀门110可能沿水平方向被施压。如图9所图示,在排放冷媒朝第二引导销120b侧排放的情况下,排放阀门110由于冷媒的施压而可能移动至第二引导销120b侧。

此时,第二地点115和第四地点117分别相接于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从而可以限制排放阀门110沿水平方向移动。

相反,在排放冷媒朝第一引导销120a侧排放的情况下,排放阀门110由于冷媒的施压而移动至第一引导销120a侧,并且第一地点114和第三地点116分别相接于第一引导销120a和第二引导销120b,从而可以限制排放阀门110沿水平方向移动。

用于实施发明的方案

以下针对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阀门单元200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除阀门单元200以外的构成由于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压缩机1的构成对应,因此将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0及图11所示,阀门单元200可包括借由冷媒的排放而在排放口63的上侧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排放阀门210、引导排放阀门210的移动的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限制排放阀门210的上侧方向运动的阀门止动件230、将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及阀门止动件230固定于固定涡旋盘60的固定部件240。

排放阀门210在排放冷媒的过程中在排放口63上侧可以沿上下方向进行往复运动。排放阀门210可包括开闭排放口63的主体211和以使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贯通的方式配备的三个通孔212a、212b、212c。

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可以以使排放阀门210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引导排放阀门210的移动路径。具体地,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可以配置为以排放口63为中心分别大致沿排放口63的圆周方向维持相同的间距。

据此,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可包括配置于排放口63外侧的一侧的第一引导销220a、配置于排放口63外侧的另一侧的第二引导销220b及配置于排放口63外侧的其他侧的第三引导销220c。

排放阀门210的主体211的中心侧包括宽度比排放口63的外径更宽的表面,以能够开闭排放口63,并且可配备为朝第一引导销220a和第二引导销220b及第三引导销220c侧延伸。排放阀门120可以以排放口63为中心朝第一引导销220a和第二引导销220b及第三引导销220c侧这三个方向对称的形状延伸。

即,排放阀门210形成为在以排放口63为中心沿排放口63外径的圆周方向对称的位置布置第一通孔212a和第二通孔212b及第三通孔212c,并且主体111也可以形成为以排放口63为中心沿布置有第一通孔212a和第二通孔212b及第三通孔212c的方向对称。

然而,并非局限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排放阀门210或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可形成为非对称。只不过,排放阀门210或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对称地形成的情况下,排放阀门210易于水平地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为了提升压缩机1运行的可靠性,优选为对称地配备。

排放阀门210在相对于固定涡旋盘60的上表面的水平而言倾斜地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借助贯通排放阀门210的第一引导销220a和第二引导销220b及第三引导销220c,限制相对固定涡旋盘60的上表面的水平方向而言倾斜预定角度以上。

即,以倾斜预定角度以上的状态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一引导销220a和第二引导销220b及第三引导销220c与作为第一通孔212a和第二通孔212b及第三通孔212c各自的内周面的第一内周面213a和第二内周面213b及第三内周面213c相接,从而无法以倾斜的状态沿上下方向移动。

三个引导销220a、220b、220c中的至少一个相接于对应于各个引导销220a、220b、220c的第一内周面213a和第二内周面213b及第三内周面213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可以限制排放阀门210的相对水平而言的倾斜的上下移动。

以上,图示并说明了特定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是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则均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主旨的情况下自由地且多样地变形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