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81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缸与活塞之间余隙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因为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都特别的大,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下,活塞杆和活塞或活塞杆与十字头之间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少许的松动,这时气缸与活塞之间若没有余隙容积,活塞与气缸就会产生撞缸事故,严重了就会机毁人亡,并且若没有余隙容积的话活塞在每一个行程中都会把气缸中的气体排干,这时气缸进出口的活门在打开时都特别的剧烈不够平稳,对活门的损伤比较大。并且压缩机工作时加工的气体并不是100%干燥的气体,气体中的水蒸气在压缩的过程中液化,由于液体具有不可压缩性如果气缸里没有余隙容积的话就会产生液击现象,对压缩机产生巨大的冲击,轻微短时的异常冲击可能问题不大,但经常长时间和较重的液击,会使压缩机的变形、破裂、甚至破碎而直接损坏压缩机。

余隙容积在压缩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余隙容积的大小在设计中有着严格的规定,正常情况下余隙容积约为气缸工作容积的3%-8%,而在压力较高、气缸直径较小的压缩机气缸中,所留余隙容积通常为5%-12%,因为余隙容积如果过小,会增加活塞与气缸的碰撞几率,安全风险特别高,起不到余隙容积的作用。如果余隙容积太大,则压缩机的效率就会急剧的降低,产能低下,并且耗能增加。所以压缩机的余隙容积在设计过程中要经过严格的计算,确定一个最合理的值。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的系统误差,安装好以后的压缩机的实际余隙容积往往和当初设计的余隙容积有出入。当实际余隙容积和设计余隙容积出入特别大时,就需要重新安装活塞,因为活塞的质量特别大安装的时候特别不方便。并且在多级压缩中活塞的数目特别的多,如果一个一个重新安装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由于系统误差的不可避免,可能在重新安装以后实际余隙容积与设计余隙容积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出入。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工况发生变化,比如压缩机的进气量有变化,或者压缩机的排气量有变化,这时候压缩机气缸与活塞的余隙容积都需要改变,虽然余隙容积的变化量可以由设计方重新设计计算然后发给客户,但是活塞的拆卸调整安装需要发回原生产厂家。或者生产厂家派人去调试。都特别的麻烦。浪费人力物力,并且压缩机往往是一个工厂生产中的核心机器,一旦停机等于整个工厂都要停止工作,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现在国际上通用的余隙调节方式是在压缩机气缸的顶端开孔在增加一个装有活塞的小气缸,气缸中的活塞可以通过安装在小气缸外的把手或者电机,自动或手动调节活塞位置来改变气缸的余隙容积,但是国际上通用的余隙容积调整方法会有以下几个缺点:1.增加成本,因为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活塞和气缸等一系列设备,使压缩机在原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大笔费用;2.密封性差,因为调节活塞与外界有连接,在密封上有很大的难度,而且不可能做到100%的密封;3.增加外形尺寸,压缩机在设计上对外形尺寸有很大的要求,尤其是对需要加装外仓的压缩机,外形尺寸越大外仓的制作难度和制造成本越高;4.实用型较低,因为现在压缩机普遍是多级压缩,往往有多个气缸轴向连接在一起在一端开口调节只可以调节一个气缸。在多级压缩中的适用性特别低。

所以在现在的压缩机余隙容积调节中急需一种简单,方便,有效并且适用性广泛的调节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包括气缸本体和位于气缸本体内部的活塞,所述的活塞右侧壁中心位置轴向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在气缸本体内部的滑动和旋转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左侧壁上开设有复数个内螺纹调节盲孔,所述的内螺纹调节盲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柱,所述的活塞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调节槽,所述的活塞内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内螺纹调节盲孔和调节槽内部的传动槽,所述的传动槽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与内六角螺柱外侧壁齿面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的气缸本体近开口位置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所述的内螺纹连接槽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固定环,所述的外螺纹固定环内侧壁上通过挤压弹簧弹性连接有与传动齿轮相配合的挤压调节块,所述的挤压调节块通过挤压弹簧控制插入调节槽内部与传动齿轮外侧面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压调节块通过传动齿轮与内六角螺柱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压调节块与传动齿轮接触面两端均具有弧形过渡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压调节块宽度和调节槽内部宽度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动齿轮厚度和传动槽内部宽度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螺纹调节盲孔内部设置有用于提升内六角螺柱装配度的内置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通过在气缸本体内侧壁近开口位置开设内置弹性挤压调节块和外螺纹固定环的内螺纹连接槽,在活塞内部开设内置内六角螺柱的内螺纹调节盲孔和内置传动齿轮的传动槽,通过将活塞伸出置内螺纹连接槽位置来对内六角螺柱进行调节,无需拆卸活塞,调节操作简单方便,成本很低,而且不会影响内部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挤压调节块连接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气缸本体,2.活塞,3.活塞杆,4.内螺纹调节盲孔,5.内六角螺柱,6.调节槽,7.传动槽,8.传动齿轮,9.内螺纹连接槽,10.外螺纹固定环,11.挤压弹簧,12.挤压调节块,13.内置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包括气缸本体1和位于气缸本体1内部的活塞2,活塞2右侧壁中心位置轴向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活塞2在气缸本体1内部的滑动和旋转的活塞杆3,活塞2左侧壁上开设有2个内螺纹调节盲孔4,内螺纹调节盲孔4内部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柱5,活塞2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调节槽6,活塞2内部开设有用于连通内螺纹调节盲孔4和调节槽6内部的传动槽7,传动槽7内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与内六角螺柱5外侧壁齿面相啮合的传动齿轮8,气缸本体1近开口位置开设有内螺纹连接槽9,内螺纹连接槽9内部螺纹连接有外螺纹固定环10,外螺纹固定环10内侧壁上通过挤压弹簧11弹性连接有与传动齿轮8相配合的挤压调节块12,挤压调节块12通过挤压弹簧11控制插入调节槽6内部与传动齿轮8外侧面相啮合。

进一步地,挤压调节块12通过传动齿轮8与内六角螺柱5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挤压调节块12与传动齿轮8接触面两端均具有弧形过渡面,进一步地,挤压调节块12宽度和调节槽6内部宽度大小相同,进一步地,传动齿轮8厚度和传动槽7内部宽度大小相同,进一步地,内螺纹调节盲孔4内部设置有用于提升内六角螺柱5装配度的内置弹簧13,本发明的一种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用内置余隙调节装置通过在气缸本体1内侧壁近开口位置开设内置弹性挤压调节块12和外螺纹固定环10的内螺纹连接槽9,在活塞2内部开设内置内六角螺柱5的内螺纹调节盲孔4和内置传动齿轮8的传动槽7,通过将活塞2伸出置内螺纹连接槽9位置来对内六角螺柱5进行调节,无需拆卸活塞2,调节操作简单方便,成本很低,而且不会影响内部密封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

本发明专利包括,两个端面钻有细牙螺纹孔的活塞,外六角细牙螺柱(密封性越高越好)。

通过调节安装活塞上的外六角细牙螺纹的位置来改变余隙容积的大小。

本发明专利拥有以下几种优点:

1,成本低,本专利仅仅增加了几个螺纹孔和几个螺柱,与传统的调节方式相比价格上可以说是九牛一毛。

2,密封性好,本专利对气缸没有任何破坏,与外界没有其它任何连接,所以,密封性是最完美的。

3,调整简单,根据工况改变的数据和系统误差,在不调整活塞位置的基础上,使用内六角扳手调整外六角螺柱的位置,从而改变余隙容积。

4,配平简单,压缩机活塞的质量变化与未开孔之前变化不大,配平简单方便。

本发明专利可以再很简单的情况下解决上述问题。增加了国产压缩机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压缩机工况的范围。

首先根据压缩机的设计数据来确定压缩机的工况适用范围,然后按照客户要求和气缸活塞的大小来计算标准的余隙容积,根据工况适用范围和气缸活塞的大小确定压缩机余隙容积的总范围,最后根据余隙容积的范围和标准余隙容积的差值范围对活塞钻取相应大小和数目的细牙螺纹孔,但是螺纹孔越多对活塞的强度影响越大,所以应该在不影响活塞工作强度的情况下选择钻取螺纹孔的数目和深度。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