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用型漩涡式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6216发布日期:2018-07-20 21:1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漩涡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用型漩涡式气泵。



背景技术:

漩涡式气泵在工作时对气体压缩,因此造成泵内的产生大量的热,但是现有的散热方式难以做到迅速散热,现有的液冷的散热方式,如果冷却液不循环,则易造成冷却液的温度升高,热量存与冷却液内,在温度升至一定程度的时候,冷却液的热量会反向返回至气泵上,致使气泵的温度升高,且内部热量难以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液循环的耐用型漩涡式气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用型漩涡式气泵,包括壳体、叶轮及驱动件;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叶轮相配合的第一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间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设有冷却液;所述第二壳体上连有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所述出液管道通过一泵体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散热腔,在散热腔内设冷却液,冷却液可将泵体上的热量吸收,且腔内的冷却液循环,可快速带走泵体的热量,降低泵体内的温度,从而泵体内的气体在低温下可更好的压缩,增大了压缩气体的量;同时设置冷却液,避免了传统泵体需要选择特定的地点以保证泵体散热的稳定性;设有冷却液的泵体可无视区域,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也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加强了气泵可工作的场所,使气泵可更好更方便的使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可便于将第二壳体卸下,从而在环境温度较低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可方便泵体直接通过自身散热以保持泵体内的温度,从而保持叶轮可快速的旋转压缩气体;该设置方式不但可保证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能够有效的散热,还可保证在环境温度低的时候,减缓散热,保持泵体内的温度适中,从而提高泵体压缩气体的效率,且无需通入冷却液,还可节省能源的消耗;设置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及泵体,可有效的时散热腔内的冷却液循环,从而将冷却液的热量在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上散发掉,加速冷却液吸收第一壳体上的热量,达到更好的吸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进液管道相配合的进液口和与所述出液管道相配合的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出液口分别与所述散热腔相连通;通过设置进液口可便于进液管道连接至第二壳体上;同样的,设置出液口可便于出液管道连接至第二壳体上,进而达到更好的连接效果,同样的,还可便于更换和拆卸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延伸部密封配合的第二延伸部;设置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可便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且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密封连接,可保证散热腔内的密封性好,避免冷却液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延伸部上设有卡扣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部相配合的卡扣凹槽;卡扣部卡入至卡扣凹槽内,从而第二壳体无法从第一壳体上脱落下来,且该连接方式简单,无需使用螺钉连接,仅需要卡扣部进入至卡扣槽内,然后旋转第一壳体即可实现两个壳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部上设有活动腔,该活动腔内设有可上下动作的卡扣件,所述卡扣凹槽内设有与所述卡扣件相配合的卡扣槽;在卡扣部上设置活动腔和卡扣件,活动腔可便于卡扣件上下动作,从而卡扣件突出活动腔后穿入至卡扣槽;卡扣件卡入至卡扣槽内,使第二壳体无法相对第一壳体转动,从而避免因误操作,致使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连接松动,造成第二壳体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卡扣件上下动作的驱动部件;通过驱动部件驱动卡扣件上下动作,从而可方便驱动卡扣件从卡扣槽先相互脱离开。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于第二壳体上的空腔、设于所述空腔内的转动件、与所述转动件连的牵动绳及与所述卡扣件相连的弹性件,所述牵动绳与所述卡扣件底部相连;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空腔,可降低第二壳体的制造成本,且可对转动件、牵动绳及弹性件等实现保护,避免部件裸露于环境中,造成零部件氧化损坏等,还可对零部件实现定位和隐藏,增强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泵体的整体美观度;设置弹性件可将所述卡扣件弹出,从而卡扣件卡入至卡扣槽内,而设置牵动绳,可实现在需要将卡扣件收回的时候,拉动牵动绳,进而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做工,从而将卡扣件收回;通过该方式,可高效的实现将卡扣件收回,其工作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件上设有供所述牵动绳缠绕的定位凹槽;所述转动件端部上连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定位腔内壁固连;设置定位凹槽,可确保转动件转动时,牵动绳每次都缠绕在凹槽内,进而确保每次牵动绳拉动所述卡扣件活动的距离相同,从而保证每次转动转动件,所述卡扣件都可从所述卡扣槽内脱离出来;而设置复位弹簧,可在转动件转动之后,使复位件从新复位到原有的状态,避免牵动绳长时间拉动卡扣件而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牵动绳相配合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空腔内设有与所述牵动绳相配合的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所述牵动绳设于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间;设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改变牵动绳的方向,避免牵动绳与放置腔内壁的转角发生碰撞摩擦,造成牵动绳受损;而定位轮则可对牵动绳定位,保持位于腔内的牵动绳不会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相接触,进而有效的保持牵动绳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内设有一架体,所述弹性件设于该架体上,,所述第一滚轮设于所述架体下方;所述架体上设有通孔,所述牵动腔穿过该通孔与所述卡扣件相连;通过设置架体,从而可便于将第一滚轮设于架体底部,进而可便于牵动绳的上端部与所述卡扣件位于同一垂直面上,便于牵动绳拉动卡扣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置进液管道、出液管道及泵体,可有效的时散热腔内的冷却液循环,从而将冷却液的热量在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上散发掉,加速冷却液吸收第一壳体上的热量,达到更好的吸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壳体主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耐用型漩涡式气泵,包括壳体1、叶轮及驱动件2;其中所述的驱动件2为电机,所述的叶轮为市场上现有的漩涡式气泵的叶轮,所以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的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为金属制成,且所述的叶轮适合在第一壳体11内,所述驱动件2的输出轴穿入至第一壳体11内,然后与所述叶轮相连接,具体的连接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互连接,连接完成的两个壳体间具有间距,该间距形成散热腔13,在散热腔13内设有冷却液,所述的冷却液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侧壁相接触,从而吸收第一壳体11内的热量,所述的冷区液为水;在所述的第一壳体11侧壁上设有多个散热片111,该散热片111与所述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且散热片111浸没在所述的冷却液内,因此散热片111上的热量可快速的传递至冷却液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第一延伸部112,该第一延伸部112为设在第一壳体11外缘的一圈金属环,该第一延伸部11与所述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所述的第一延伸部11的前部和后部之间厚度不同,且形成阶梯;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设有第二延伸部122,连接时,所述的第二延伸部122设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12的下方,且第二延伸部122的端部与第一延伸部112后部的上表面相接触,同时在第一延伸部11设有凹环113,所述的第二延伸部122的端部上设有凸环123,所述的凸环123上还设有一密封圈130,所述的密封圈130为橡胶圈;当所述的第一延伸部112和第二延伸部122连接的时候,所述的凸环123穿入至凹环113内,且密封圈130与所述凹环113的底部相接触,从而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第二延伸部122上设有三个卡扣部31,该卡扣部31为设在所述第二延伸部122外表面上的凸块,所述的第一延伸部112上设有卡扣凹槽32,该卡扣凹槽32为由第一延伸部112的内壁向外凹陷形成的一圈凹部,在第一盖体11上设有三个缺口,该缺口与所述卡扣凹槽32相连通;所述缺口的大小与所述卡扣部31的大小一致;具体的,当所述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相连时,所述的卡扣部31通过缺口,然后进入至卡扣凹32槽内,进而转动所述的第二壳体12,即实现了两者可拆卸连接。

为了能够更好的固定第二壳体12,在每个卡扣部31上都设有一活动腔33,该活动腔33内设置了一个卡扣件34,所述的卡扣件34为方形金属柱,该卡扣件34通过设在再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的驱动部件4实现可在活动腔33内上下活动;在所述的卡扣凹槽32内设有三个卡扣槽35,当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完成连接时,所述的卡扣件34部分从活动腔33内穿出,然后进入至卡扣槽35内因此第二壳体12无法在转动,进而实现两者连接更为紧密。

具体的,所述的驱动部件4包括空腔41、转动件42、牵动绳43及弹性件44,其中所述的弹性件44为弹簧;所述的空腔41为设在所述的第二壳体12上的空腔,所述的活动腔33与该空腔41相连通,在该空腔41内设有三个架体46,所述的架体46为一金属支架;所述的架体46设在活动腔33的下方,所述的弹性件44下端部固定在该架体46的上端面上,且弹性件44的上端部与所述卡扣件34的底部连接;所述的转动件42为一柱体,所述的转动件端部上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45,所述的复位弹簧45另一端与所述的空腔41内壁固连,所述的复位弹簧45为横置的;所述的转动件42上设有定位凹槽421,该定位凹槽421的底面为弧形面;所述转动件42的前部穿设于所述空腔41内,所述的牵动绳43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定位凹槽421上,另一端从设于所述架体46中间的通孔461中穿过,然后从弹性件44的中间穿入与所述卡扣件34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的牵动绳43为钢丝绳。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空腔41内设有第一滚轮51和第二滚轮52,所述的第一滚轮51设在所述的架体46的下方,所述的第二滚轮52设在所述的空腔41的内壁上;在所述的空腔41内还设有第一定位轮53和第二定位轮54,所述的第一定位轮53和第二定位轮54为两个相同的滚轮,且两定位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定位轮形成横置的“8”字形,所述的牵动绳43从第一定位轮53和第二定位轮54之间穿过,然后与所述的第二滚轮52相接触,最后与所述第一滚轮51相接触后,在连接至卡扣件34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第二壳体12侧壁上设有进液口141和出液口142,所述的进液口141和出液口142分别与所述散热腔13相连通;在所述的进液口141上连接有进液管道143,所述的出液口142上设有出液管道144,所述进液管道143与所述出液管道144通过一泵体145连接,所述的泵体145为水泵;因此在所述的冷却液在从出液管道144流出之后,通过泵体145重新经过进液管道143泵送回散热腔13内,从而实现冷却液在散热腔13内循环。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