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237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助力泵属于汽车上的助力装置,其主要是用于在驾驶汽车时对刹车、转向等形成助力动作,现有的助力泵的转子结构大多采用滑动式叶片,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车和作用下自动伸出,但是,这种自动伸出容易出现叶片与转子的滑槽之间出现摩擦,从而导致叶片和滑槽相互磨损,进而出现较大的噪声,有鉴于此,发明人对此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本转子总成可以减少叶片和滑槽之间的磨损,噪声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位于转子本体一侧的进油侧板和位于转子本体另一侧的出油侧板,转子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和进油侧板,所述传动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片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的第一储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油槽设置于片槽的内端,且所述第一储油槽的截面宽度D1大于片槽的截面宽度D2。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油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孔内设置有若干齿槽,所述传动轴设置有与齿槽配合的装配牙。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侧板与出油侧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侧板设置有与第一储油槽对应的第二储油槽。

优选的,所述进油侧板还设置有第三储油槽,所述第三储油槽的两端连接有导油槽,所述导油槽从进油端向上延伸至出油端,所述导油槽的出油端设置于进油侧板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位于转子本体一侧的进油侧板和位于转子本体另一侧的出油侧板,转子本体设置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和进油侧板,所述传动轴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片槽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所述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的第一储油槽;本转子总成旋转时,传动轴带动转子本体转动,这时,伸入片槽内的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出,由于片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油槽,因此,叶片在滑出时,叶片的两侧表面与片槽之间形成油膜,在油膜的作用下,大大减少了叶片与片槽之间的滑动摩擦,进而减少叶片与片槽的磨损,而且油膜的形成,能够降低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图3的C-C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新型的的转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转子本体--31,装配孔--311,片槽--312,第一储油槽--313,齿槽--314,进油侧板--32,第二储油槽--321,第三储油槽--322,导油槽--323,出油侧板--33,通道--331,传动轴--34,装配牙--341,叶片--35,支撑柱--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5,一种助力泵的转子总成,包括转子本体31、位于转子本体31一侧的进油侧板32和位于转子本体31另一侧的出油侧板33,转子本体31设置有装配孔311,所述装配孔311连接有传动轴34,所述传动轴3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出油侧板33连接,所述传动轴3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装配孔311和进油侧板32,所述传动轴34还连接有第二轴承且通过第二轴承与进油侧板32活动连接,所述转子本体31的圆周均布有多个片槽312,片槽312内设置有可滑动伸出的叶片35,所述片槽312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润滑叶片35的第一储油槽313;本转子总成旋转时,传动轴34带动转子本体31转动,这时,伸入片槽312内的叶片3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出,由于片槽3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储油槽313,因此,叶片35在滑出时,叶片35的两侧表面与片槽312之间形成油膜,在油膜的作用下,大大减少了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滑动摩擦,进而减少叶片35与片槽312的磨损,而且油膜的形成,能够降低噪声。

为了使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滑动更加顺畅,叶片35通常与片槽312采用间隙配合,经实验测试得知,当总间隙厚度超过0.6mm时,即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单边间隙大于0.3mm,转子总成的噪声明显加大;而当当总间隙厚度小于0.4mm时,即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单边间隙小于0.2mm,不但装配工艺上较为困难,而且影响油膜的形成,以及叶片35在滑出时顺畅度也明显滞后。在本技术方案中,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滑动时总间隙厚度控制在0.4~0.6mm,从而可以达到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单边间隙最小具有0.2mm,从而形成约0.2mm油膜。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油槽313设置于片槽312的内端,且所述第一储油槽313的截面宽度D1大于片槽312的截面宽度D2。这样,叶片35的部分可以滑入第一储油槽313中,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间隙利用毛细原理,使第一储油槽313中的油液进入叶片35与片槽312之间的整个间隙中,从而使叶片35的两侧面均形成油膜。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油槽313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为了加工制造更加方便,最好采用圆形状。

为了使传动轴34与转子本体31的连接更加方便和稳定,所述装配孔311内设置有若干齿槽314,所述传动轴34设置有与齿槽314配合的装配牙341。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侧板32与出油侧板33之间设置有支撑柱36。利用支撑柱36,使进油侧板32和出油侧板33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工作更加稳定。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侧板32设置有与第一储油槽313对应的第二储油槽321。第二储油槽321可以对第一储油槽313中的油进行余油回收,还可以对第一储油槽313进行油液补充。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油侧板32还设置有第三储油槽322,所述第三储油槽322的两端连接有导油槽323,所述导油槽323从进油端向上延伸至出油端,所述导油槽323的出油端设置于进油侧板32的表面。第三储油槽322的作用是输入的油液位于第三储油槽322中,由于出油侧板33设置有通道331,当转子本体31旋转时,叶片35将第三储油槽322中的油从导油槽323中带出并从出油侧板33的通道331送出。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