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8082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磁力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体为一种磁力泵的内磁缸。



背景技术:

磁力泵只能用来输送清液,若用来输送含有颗粒或结晶的介质时,在磁力泵停机后,因介质中的颗粒无法排出而集聚成颗粒沉淀,在介质中的颗粒沉淀会造成隔离套和内磁缸之间的内循环通道阻塞,旋转的内磁缸带动颗粒沉淀不断与隔离套摩擦,隔离套的套底极易磨损,隔离套磨通后导致介质漏泄,需要停机后拆机维修,影响设备的正常生产工作。因此,磁力泵只能用来输送清液,这样就极大地限制了磁力泵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力泵,能够输送含有颗粒或有结晶的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力泵,包括置于隔离套套腔内的内磁缸,与介质接触的内磁缸表面敷设有耐腐蚀的内衬,内磁缸的端面上有向套腔底部伸延布置的凸部,凸部与内衬为同材质、一体式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内磁缸的端面上设置有向套腔底部伸延布置的凸部,在泵启动时,内磁缸和凸部绕泵轴旋转,在凸部的作用下,沉淀在隔离套中的颗粒物被强行向叶轮流道推动;而在泵停机时,介质由于惯性在隔离套套腔内旋转,凸部在套腔内起搅拌作用,降低了介质中颗粒物的沉淀,有效地防止了隔离套套底被颗粒物沉淀磨漏,使磁力泵能够稳定输送含有颗粒或有结晶的介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磁缸置于隔离套套腔内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M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一种磁力泵,包括置于隔离套20套腔内的内磁缸10,与介质接触的内磁缸10表面敷设有耐腐蚀的内衬11,内磁缸10的端面上有向套腔底部21伸延布置的凸部12,凸部12与内衬11为同材质、一体式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凸部12与内衬11可以为氟塑料或其它具备耐腐蚀性能的材质。凸部12与内衬11一体成型,不仅省去了在内磁缸10的端面上单独加工凸部12的麻烦,而且凸部12也具备了与内衬11同样的耐腐蚀性能。通过在内磁缸10的端面上设置有向套腔底部21伸延布置的凸部12,在磁力泵启动时,内磁缸10和凸部12绕泵轴旋转,在凸部12的作用下,沉淀在隔离套20中的颗粒物被强行向叶轮流道推动;而在磁力泵停机时,介质由于惯性在隔离套20套腔内旋转,介质与凸部12相对运动,凸部12在隔离套20套腔内起搅拌作用,降低了介质中颗粒物的沉淀,有效地防止了隔离套20套底被颗粒物沉淀磨漏,使磁力泵能够稳定输送含有颗粒或有结晶的介质,扩大了磁力泵的使用范围。

所述凸部12整体呈方形板状,所述凸部12的板面与泵轴的轴芯线共面,在磁力泵启动时,凸部12的板面与板面所在位置的瞬时速度方向垂直,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使沉淀在隔离套20中的颗粒物被强行向叶轮流道推动;而在磁力泵停机时,能够提高凸部12的搅动效率,有效地降低介质中颗粒物的沉淀。

所述内磁缸10的端面上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2-4个凸部12。

所述内磁缸10的端面上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有四个凸部12,进一步保证沉淀在隔离套20中的颗粒物能够被推送至叶轮流道处;均匀搅拌隔离套20套腔内的介质,最大程度地降低介质中颗粒物的沉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