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混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713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人防设备领域内的混流风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混流风机用于人防地下工程的通风系统,其结构简单,坚固耐用。但是在通风过程中会吸入一些大颗粒物质,这些大颗粒物质与高速旋转的扇叶碰撞,会使得扇叶损坏,需要经常更换扇叶,增加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混流风机,通过在混流风机的进风口处安装设置过滤网,使得大颗粒物质经过滤网过滤,不会与高速旋转的扇叶发生碰撞,从而避免扇叶的损坏,无需经常更换扇叶,减小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混流风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安装设置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撑件固定在壳体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叶轮,所述叶轮上连接设置有扇叶,所述壳体上安装设置有支撑座,所述进风口处安装设置有过滤网。

工作时,电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扇叶旋转,当大颗粒物质被吸入风机进风口的时候被过滤网阻挡,不会进入风机内,使得大颗粒物质不会与扇叶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过滤网阻挡大颗粒物质,避免了大颗粒物质对扇叶撞击,从而导致其损坏,无需经常更换扇叶,减小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为喇叭状,这样可以使得进风量增加,令通风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底部安装设置有防震垫,使得混流风机放置的更加稳定,避免震动过大使得风机内部的零部件松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风口处安装设置有消音板,可以降低混流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安装设置有吊耳,便于在安装过程中吊装混流风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电机,3吊耳,4扇叶,5消音板,6过滤网,7进风口,8出风口,9防震垫,10支撑座,11支撑件,12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改进型混流风机,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进风口7和出风口8,壳体2内安装设置电机3,电机3通过支撑件11固定在壳体内1,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叶轮12,叶轮12上连接设置有扇叶4,壳体1上安装设置有支撑座10,进风口7处安装设置有过滤网6;进风口7为喇叭状;支撑座10底部安装设置有防震垫9;进风口7处安装设置有消音板5;壳体1上安装设置有吊耳3。

工作时,电机2带动叶轮12转动,叶轮12带动扇叶4旋转,当大颗粒物质被吸入风机进风口7的时候被过滤网6阻挡,不会进入风机内,使得大颗粒物质不会与扇叶4碰撞,避免了扇叶4的损坏,无需经常更换扇叶4,减小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进风口7为喇叭状,这样可以使得进风量增加,令通风效果更好;支撑座10底部安装设置有防震垫9,使得混流风机放置的更加稳定,避免震动过大使得风机内部的零部件松动;进风口7处安装设置有消音板6,可以降低混流风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壳体1上安装设置有吊耳3,便于在安装过程中吊装混流风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流风机的进风口处安装设置过滤网,使得大颗粒物质经过滤网过滤,不会与高速旋转的扇叶发生碰撞,从而避免扇叶的损坏,无需经常更换扇叶,减小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