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536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



背景技术:

汽车水泵,是把发动机缸体水道内的热水泵出,再把冷水泵入,从而实现发动机的冷却、散热,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作。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动机在刚启动时,为冷状态,此时,若立即使汽车水泵工作,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延长发动机的升温时间,这导致发动机的冷态磨损,使油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它可以智能化控制水泵的开启与关闭,降低能源损耗,而且结构更加紧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包括泵体、转轴与叶轮,所述转轴设于泵体内且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皮带轮,另一端连接叶轮;所述泵体内设有进水腔室、叶轮室与出水腔室,叶轮处于叶轮腔室内;在泵体上设有进水管与出水管,进水管贯通进水腔室,出水管贯通出水腔室,进水管上设有进水支管,出水管上设有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通过管路与进水支管连通;所述出水支管在出水管内形成了贯通孔,所述出水管上匹配贯通孔的位置设有球阀芯,球阀芯上设有中心轴与偏心轴,中心轴的两端分别置于出水腔室的两个轴孔内,所述偏心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球阀芯绕中心轴旋转从而使出水管或出水支管实现开启或闭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泵体外壁的真空缸组件,所述真空缸组件包括真空缸体、设于真空缸体内的可伸缩的真空缸芯,所述真空缸芯外端部铰接在摆臂的一端,所述摆臂呈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支点,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支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交接处形成有第三支点,所述第三支点铰接在泵体上,真空缸芯的外端部铰接在第一支点,第二支点铰接在顶杆的一端,顶杆的另一端铰接在顶套的顶端,所述顶套处于泵体内的容置腔内,顶套的底端匹配在回位套顶部,在容置腔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在容置腔底部,另一端匹配在回位套底部,弹簧对回位套具有始终向上的弹力;所述回位套上设有滑槽,所述偏心轴插设在滑槽内;通过推动回位套下移或上移,使球阀芯绕中心轴旋转,可交替封住出水管、出水支管。

所述容置腔底部设有杆体,弹簧套在杆体上。

所述顶杆与顶套匹配的一端设有球头,顶套的顶端设有与球头匹配的球头槽。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在发动机刚刚启动时,球阀芯匹配在出水管上并封住出水管,叶轮高速旋转产生的高压水从出水支管流出并流至进水支管,进水支管与进水管贯通,水在泵体内形成水循环,而无法对发动机进行冷却,从而使发动机的温度快速提高,避免了发动机的冷态磨损,当发动机温度较高时,球阀芯封住出水支管,叶轮产生的高压水从出水管流出,从而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完成冷却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球阀芯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位套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球阀芯的摆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球阀芯的逆时针旋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球阀芯的顺时针旋转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包括泵体1、转轴2与叶轮3,所述转轴2设于泵体1内且转轴2的一端连接有皮带轮4,另一端连接叶轮3;所述泵体1内设有进水腔室、叶轮室与出水腔室,叶轮3处于叶轮腔室内;在泵体1上设有进水管5与出水管6,进水管5贯通进水腔室,出水管6贯通出水腔室,进水管5上设有进水支管7,出水管6上设有出水支管8,所述出水支管8通过管路(图中未画出)与进水支管7连通;所述出水支管8在出水管6内形成了贯通孔,所述出水管6上匹配贯通孔的位置设有球阀芯9,球阀芯9上设有中心轴10与偏心轴11,中心轴10的两端分别置于出水腔室的两个轴孔内,所述偏心轴11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使球阀芯9绕中心轴10旋转从而使出水管6或出水支管8实现开启或闭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泵体1外壁的真空缸组件,所述真空缸组件包括真空缸体12、设于真空缸体12内的可伸缩的真空缸芯13,所述真空缸芯13外端部铰接在摆臂14的一端,所述摆臂14呈三角形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6,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上设有第一支点17,第二连接部16上设有第二支点18,所述第一连接部15与第二连接部16的交接处形成有第三支点19,所述第三支点19铰接在泵体1上,真空缸芯13的外端部铰接在第一支点17,第二支点18铰接在顶杆20的一端,顶杆20的另一端铰接在顶套21的顶端,所述顶套21处于泵体1内的容置腔22内,顶套21的底端匹配在回位套23顶部,在容置腔22内设有弹簧24,弹簧24的一端抵在容置腔22底部,另一端匹配在回位套23底部,弹簧24对回位套23具有始终向上的弹力;所述回位套23上设有滑槽25,所述偏心轴11插设在滑槽25内;通过推动回位套23下移或上移,使球阀芯9绕中心轴旋转,可交替封住出水管6、出水支管8。

所述容置腔22底部设有杆体26,弹簧24套在杆体26上。

所述顶杆20与顶套21匹配的一端设有球头27,顶套21的顶端设有与球头27匹配的球头槽28。

所述回位套23的截面呈“片”字结构,包括圆柱主体29,在圆柱主体29的顶面开有与顶套21匹配的第一安装槽30,底面开有与弹簧24匹配的第二安装槽(图中未标),在圆柱主体29的侧面开有沿径向方向设置的滑槽25,所述偏心轴11设于滑槽25内。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的工作原理作出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皮带轮4由发动机曲轴带动,所以,在车辆启动后,皮带轮4一直处于运转状态。

当车辆处于冷车时,球阀芯9将出水管6闭合,叶轮3高速旋转产生的高压水从出水支管8流出,再经管路(图中未画出)流动至进水支管7,由于进水支管7与进水管5贯通,这样,由叶轮3增压的水重新会到了进水腔室并再次由叶轮3抽至出水支管8,以此类推形成循环水,发动机并没有得到冷却,从而能够使发动机温度迅速上升。

当发动机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温度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并触发给中央控制器一个信号,中央控制器控制真空缸组件工作,真空缸芯13向外延伸,从而推动摆臂14绕第三支点19逆时针旋转,摆臂14的第二连接部16带动顶杆20上移,顶杆20带动顶套21上移,受弹簧24的弹性力作用,回位套23上移,由于球阀芯9的偏心轴11设于回位套23的滑槽25内,此时,偏心轴11绕中心轴10旋转,具有两个方向的位移,一个是向上的位移,另一个是向后的位移,由于滑槽25为沿圆柱主体29径向设置的横向槽,满足了偏心轴11的运动轨迹要求,这样,受滑槽25的力的作用,球阀芯9绕中心轴10转动并封住出水支管8,从而打开出水管6,使冷却水作用于发动机,继而对发动机产生降温作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真空控制阀门的水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方案;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