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泵、喷洒系统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468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泵体组件、泵、喷洒系统及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体组件、泵、喷洒系统及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由于无人机具有对多种环境的适用性以及其快速的反应能力,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现有技术无人机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管件需要由泵壳内的滚轮组进行挤压,管件必然穿过泵壳,因此,必然存在着管件与泵壳之间的装配问题,受泵的结构限制,现在技术的泵壳与管件之间的装配不方便,且装配后稳固性差,从而易导致管件与泵壳连接处容易进水从而对自身内部造成腐蚀,此外,泵体还容易出现来自外部环境的进尘,易导致泵内部电子元件短路,因此,泵的防水和防尘效果差,从而大大降低了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泵存在的管件与泵壳连接处易进水、易进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泵体组件,包括管件;

泵壳,所述泵壳的第一端设有供所述管件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泵壳的第一端于邻近所述第一穿孔处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泵壳的第一端,所述限位件上形成有贯穿所述限位件的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一端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收容所述管件,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抵接所述管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一端贯穿地设有收容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开口,所述第二限位槽连通所述开口并位于所述开口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管件的端部外侧面形成有第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夹持于所述第三限位槽的槽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上设有两所述第二限位槽,两所述第二限位槽间隔设置,所述管件的两端部设有对应两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所述第三限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泵壳的第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自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延伸而出,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于所述泵壳的第一端,所述密封件上设有供所述管件穿过的第二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穿孔的外周沿形成有配合槽,所述密封件配合于所述配合槽内以对所述泵壳的第一端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将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配合槽内,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供所述管件穿过的第三穿孔;所述密封件的边缘处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基座以及滚轮组,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泵壳的底部以在所述泵壳和所述基座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滚轮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管件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绕设于所述滚轮组以供所述滚轮组挤压;所述基座和所述滚轮组之间夹持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包括如前的泵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洒系统,包括如前的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如前的喷洒系统。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限位件的第二限位槽和泵壳的第一限位凸起共同与管件配合,具体地,第二限位槽收容管件,第一限位凸起抵接管件,便于装配,以保证对管件的固定,从而保证管件与泵壳的第一端连接处不容易进水、进尘,进而有助于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泵壳的立体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泵壳的立体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滚轮组的立体图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滚轮组的立体图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管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限位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芯阀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的壳身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壳体组件,11-基座,110-过孔,111-支撑部,1111-密封凸筋,112-容纳部,12-泵壳,121-安装部,122-延伸部,1221-顶板,1222-侧板,1223-端板,12231-第一穿孔,12232-配合槽,12233-第一限位槽,12234-第一限位凸起,12235-固定柱,123-连接部,1231-环形壁,1232-连接壁,1233-定位柱,1234-第一固定孔,1235-连通孔,1236-第二固定孔,1237-密封凸起,13-顶盖,131-排水口,2-滚轮组,201-定位孔,202-配合孔,21-滚轮支架,211-盖板,212-转轴,213-连接板,22-滚轮,3-管连接件,31-限位基部,311-第三限位槽,32-管连接部,321-第三限位凸起,4-限位件,41-第二限位凸起,42-第二限位槽,5-阀芯件,51-阀体部,52-固定部,521-第一固定部,522-第二固定部,6-安装外壳,61-壳身,610-通孔,611-基板,612-上壳,613-下壳,62-壳底组件,621-底垫,622-电路板,623-底盖,7-动力装置,71-驱动件,72-传动装置,8-密封件,80-第一安装孔,81-密封圈,82-第二穿孔,9-安装板,90-第二安装孔,91-固定件,92-第三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体组件,通过设置限位件4对管件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管件与泵壳12的第一端的连接处不容易进水、进尘,使得泵体组件防水防尘效果好,进而提高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请参阅附图1至附图11,包括管件;泵壳12,泵壳12的第一端设有供管件穿过的第一穿孔12231;泵壳12的第一端于邻近第一穿孔12231处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12234;限位件4,限位件4固定于泵壳12的第一端,限位件4上形成有贯穿限位件4的靠近第一限位凸起12234的一端的第二限位槽42,第二限位槽42收容管件,第一限位凸起12234抵接管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泵体组件,通过限位件4的第二限位槽42和泵壳12的第一限位凸起12234共同与管件配合,具体地,第二限位槽42收容管件,第一限位凸起12234抵接管件,便于装配,以保证对管件的固定,从而保证管件与泵壳12的第一端连接处不容易进水、进尘,进而有助于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限位件4的靠近第一限位凸起12234的一端贯穿地设有收容第一限位凸起12234的开口,第二限位槽42连通开口并位于开口的远离第一限位凸起12234的一端,如此,便于限位件4收容第一限位凸起12234,同时,方便限位件4与管件配合以将管件固定。

优选地,管件的端部外侧面形成有第三限位槽311,限位件4和第一限位凸起12234夹持于第三限位槽311的槽壁之间。细化地,限位件4上设有两第二限位槽42,两第二限位槽42间隔设置,管件的两端部设有对应两第二限位槽42的两第三限位槽311,通过设置的第三限位槽311。

优选地,泵壳12的第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限位槽12233,第一限位凸起12234自第一限位槽12233内延伸而出,限位件4固定于第一限位槽12233内。

此外,还包括密封件8,密封件8密封于泵壳12的第一端,密封件8上设有供管件穿过的第二穿孔82,如此,通过密封件密封于泵壳的第一端以防水和防尘,使得泵体组件防水防尘效果好,进而提高了泵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具体地,泵体组件还包括安装板9,安装板9将密封件8固定在配合槽12232内,安装板9上设有供管件穿过的第三穿孔92;密封件8的边缘处设有第一安装孔80;安装板9的边缘处设有与第一安装孔80对应的第二安装孔90。优选地,请参阅图1,密封件8包括密封胶圈;密封胶圈呈板状,密封胶圈的侧边抵接于泵壳12的第一端的配合槽12232处且密封胶圈与管件过盈配合以将第一穿孔12231密封,通过密封胶圈便于对泵壳的第一端进行密封,且通过管件与密封胶圈之间的过盈配合进一步保证密封件8与管件之间的密封性能。细化地,安装板9将密封胶圈固定在配合槽12232内;密封胶圈的边缘处设有第一安装孔80。

优选地,第一穿孔12231的外周沿形成有配合槽12232,密封件8配合于配合槽12232内以对泵壳12的第一端进行密封,通过密封件8配合于配合槽12232内,从而更好地对泵壳12的第一端进行密封以防水和防尘。

优选地,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泵壳12包括安装部121、由安装部121的径向延伸出的延伸部122以及由安装部121的轴向延伸出的连接部123;延伸部122包括顶板1221、端板1223以及两个侧板1222;两个侧板1222分别从顶板122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端板1223连接顶板1221和两个侧板1222远离安装部121的端部;端板1223上形成第一穿孔12231,端板1223的边缘处设有用于穿过第一安装孔80和第二安装孔90的固定柱12235;固定柱12235连接有固定件91以将安装板9和密封胶圈固定于配合槽12232内。进一步地,第一穿孔12231贯穿端板1223。

细化地,安装部121为侧部和底部敞开且顶部形成有中心孔的圆柱形盖体,延伸部122自安装部121的侧部敞开处沿安装部121的径向延伸出。其中,顶板1221的后端与安装部121相连、前端朝向远离安装部121的方向延伸,两个侧板1222分别从顶板1221的左右两侧向下延伸。优选地,连接部123包括从安装部121的顶部向上延伸出的环形壁1231以及连接于环形壁1231的内部的连接壁1232。其中,环形壁1231自安装部121的顶部中心孔外周沿向上延伸出。

优选地,请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泵体组件还包括基座11以及滚轮组2,基座11连接于泵壳12的底部以在泵壳12和基座11之间形成安装腔,滚轮组2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腔内,管件部分收容于安装腔内并绕设于滚轮组2以供滚轮组2挤压;基座11和滚轮组2之间夹持有密封圈81。

优选地,考虑到在滚轮组2的转动挤压作用下,方便泵送液体介质,管件包括绕设于滚轮组2和泵壳12之间的泵体软管以及与泵体软管的两端连通且贯穿于安装板9和密封件8中的管连接件3。具体而言,管连接件3为两个且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安装板9和密封件8上,每个管连接件3包括均与安装板9和密封件8配合的限位基部31以及连接于限位基部31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面上的管连接部32。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泵体软管与管连接件3连接,泵体软管包括夹设在泵壳12的侧壁与滚轮组2之间的主体部以及分别与两个管连接部32相连的连接端部。具体地,连接端部包括左端部和右端部。主体部为弧形且围绕滚轮组2夹设在安装部121的侧壁与滚轮组2之间,左端部连接在左侧的管连接件3的管连接部32上,右端部连接在右侧的管连接件3的管连接部32上。

细化地,请参阅图4、图8和图9、第一限位槽12233的底部形成有第一限位凸起12234,两个第二限位槽42之间形成有第二限位凸起41;管件的端部外侧面形成第三限位槽311;第一限位凸起12234、两第二限位槽42共同与第三限位槽311配合以将管件固定。细化地,每个第二限位槽42与每个管连接件3的第三限位槽311配合以对管连接件3限位,如此,便于每个管连接件3与泵壳12紧密配合。具体地,限位基部31的周侧壁上形成有与泵壳12配合的第三限位槽311。进一步地,管连接部32形成为宝塔接头。具体地,两个管连接部32的其中一个靠限位基部31端面的外周壁上形成第三限位凸起321,两个管连接部32均形成为宝塔接头。

细化地,请参阅图1和图2,考虑到基座11方便与泵壳12连接,且便于收容滚轮组2,基座11包括与泵壳12连接的支撑部111以及由支撑部111向上延伸而成且用于收容滚轮组2的容纳部112;容纳部112设有过孔110,过孔110可供驱动轴穿过。

另外,考虑到基座11与泵壳12连接的紧密性,基座11上设有密封凸筋1111;泵壳12的底部设有与密封凸筋1111配合的第二密封槽125,第二密封部42收容于第二密封槽125中并抵接密封凸筋1111。细化地,支撑部111的顶壁上设有密封凸筋1111。细化地,支撑部111呈盖体状,支撑的顶壁上沿其外周处设置有一圈密封凸筋1111,容纳部112可以为圆形圈且自支撑部111的顶壁的后部(也即图2中的右端)向上延伸而成,容纳部112内侧形成为容纳腔,容纳腔内的底壁上具有沿上下方向穿透的过孔110。

优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5,考虑到泵壳12内的泵体软管破裂时,便于将泵体组件内部的液体介质排出,避免泵体组件被腐蚀以及泵的内部电子元件短路,泵壳12上还设有用于排水的顶盖13,细化地,顶盖13为圆柱形盖体,顶盖13的顶部设置有排水口131,顶盖13适于与泵壳12连接,具体的为,顶盖1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环形壁1231上设置有外螺纹,顶盖13与泵壳12螺纹连接。

此外,请参阅图1、图4和图10,考虑到泵体软管破裂导致液体介质泄漏时,便于及时地将泵壳12内的液体介质排出,连接壁1232上具有定位柱1233、第一固定孔1234、连通孔1235、第二固定孔1236和密封凸起1237,其中,定位柱1233由连接壁1232的内侧中心竖直向下延伸,密封凸起1237可以为圆形圈且自连接壁1232向上延伸而成。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解决泵体组件的排水问题,泵壳12的连接部123还连接有阀芯件5,阀芯件5包括固定部52和阀体部51,优选地,固定部52与阀体部51一体成型,使得阀芯件5的整体性能好,方便使用。此外,固定部52包括第一固定部521以及与第一固定部521间隔设置的第二固定部522;泵壳1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部521对应的第一固定孔1234以及与第二固定部522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236。阀体部51搭接于密封凸起1237上,固定部52对阀体部51有弹力作用,使得密封效果好,阀体部51用于导通和闭合连接部123的连通孔1235。

优选地,请参阅图1、图6和图7,为了方便滚轮组2转动挤压泵体软管以泵送液体介质,滚轮组2包括滚轮支架21以及连接于滚轮支架21上的多个滚轮22;滚轮支架21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盖板211、连接于两个盖板211之间的连接板213以及竖直连接于两个盖板211之间且沿盖板211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转轴212;每个滚轮22对应地套设在每个转轴212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包括如前的泵体组件以及与泵体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泵体组件的动力组件。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优选适用于蠕动泵。蠕动泵是一种新型的工业用泵,它是一种液体驱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用于输送一些带有敏感性的、粘稠的、腐蚀性的液体介质。

细化地,请参阅图6和图7,滚轮组2包括滚轮支架21和三个滚轮22,两个盖板211均为水平设置的圆形板且上下平行设置,具体地,盖板211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盖板211和下盖板211;上盖板211上具有与泵壳12连接的定位孔201,下盖板211上具有与基座11和动力组件配合的配合孔202。其中,定位孔201穿透上盖板211,配合孔202穿透下盖板211,三个转轴212均竖直连接在两个盖板211之间且在盖板211的周向上间隔开,三个滚轮22均为圆柱形且对应地套设在三个转轴212上,滚轮组2适于安装在基座11和泵壳12内,具体的为,滚轮组2安装在泵壳12的安装部121内,且定位孔201套设在定位柱1233上。

优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11,动力组件包括安装外壳6以及收容于安装外壳6内的动力装置7;动力装置7包括穿过基座11并与滚轮组2相连的传动装置72以及与传动装置72驱动连接的驱动件71;驱动件71具有与传动装置72配合的传动轴。此外,安装外壳6包括壳身61以及连接于壳身61底部的壳底组件62;壳身61包括基板611、连接于基板611的顶部且用于安装传动装置72的上壳612以及连接于基板611的底部且用于安装驱动件71的下壳613;基板611上设有供传动轴穿过的通孔610。基板611、上壳612和下壳613采用一体成型。其中,上壳612设在基板611的顶部且与基板611的顶壁之间限定出上安装腔,下壳613设在基板611的底部且与基板611的底壁之间限定出下安装腔,通孔610连通上安装腔和下安装腔。

进一步地,传动装置72包括由相互啮合的多级齿轮组成且与滚轮组2和驱动件71配合以传动的齿轮组。具体地,传动装置72设置在上安装腔内,驱动件71设在下安装腔内且为电机,电机上具有竖直向上延伸的传动轴,传动轴适于向上穿过通孔610并与传动装置72动力连接。

此外,壳底组件62包括设于驱动件71的下方的底垫621、设于底垫621的下方且与驱动件71电连接的电路板622以及设于电路板622的下方且用于盖合下壳613的底盖623。可以理解地,壳底组件62设在壳身61底部且包括自上向下依次排布的底垫621、电路板622和底盖623。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壳体组件1包括基座11、泵壳12和顶盖13。可以理解地,泵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1、滚轮组2、管连接件3、泵体软管(图未示出)、密封件8、限位件4和阀芯件5。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适于安装在泵体组件下方,具体的为,泵体组件的基座11固定于安装外壳6的上壳612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喷洒系统,包括如前的泵。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人机,包括如前的喷洒系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