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4950发布日期:2018-07-07 22:3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潜水泵,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潜水泵。



背景技术:

潜水泵是泵体和电机都潜入水中工作的一种水泵,是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其通过伸入井中的电缆向电机供电,免去了传动长轴,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使用和转移方便的优点,主要应用于矿山抢险、工业冷却、农田灌溉、海水提升、轮船调载、喷泉景观等方面,潜水泵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随着泵行业的迅速发展,潜水泵的结构在生产实用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使得潜水泵的性能得到很大提升,现有的潜水泵大多都采用多级的扩散器来提高流体的加速度,由于扩散器级数太多,大多泵都采用独立的叶轮轴来带动运转,叶轮轴通过普通的联轴器与电机轴相连接,由于电机轴与叶轮轴粉体设立,会存在轴向和径向的跳动,导致联轴器的传动转换效率较低,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传动效率高、性能稳定的高效潜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潜水泵,包括叶轮壳体、电机壳体以及连接电机壳体与叶轮壳体的中间壳体,所述的电机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具有轴向穿过电机壳体延伸至中间壳体的电机轴,所述的叶轮壳体内设置有多级离心叶轮,所述的多级离心叶轮上连接有延伸至中间壳体内的叶轮轴,所述的中间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的叶轮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与叶轮壳体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轴与电机轴之间连接有均载传动套,所述的均载传动套上开设有贯穿整体的连通孔,所述的连通孔中部设置有弹性插入件,所述弹性插入件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电机轴与叶轮轴相配合的内花键,所述的弹性插入件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弹性基座上的基板,所述的基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压力平衡弹簧。

本高效潜水泵的技术效果为:潜水泵启动之后,设置于叶轮轴上的叶轮单元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旋转,将液体从进液口中吸入,液体进入叶轮单元中的内部,在叶轮的高速运转之下将液体从环形通道甩出,进入下一叶轮单元循环,直至从出液口排出,在液体旋转加速过程中,由于产生较大的压力,会导致叶轮轴产生径向的跳动与轴向的窜动,均载传动套件接收到力的改变,通过设置于内部的弹性插入件来进行调整,以致于达到平衡的目的,提高潜水泵整体的传动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中,所述的均载传动套的内端壁上具有径向凸起的卡设台阶,所述的基座前端抵靠于卡设台阶上,其后端与叶轮轴相配合接触。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中,所述的基座的中部具有轴向向下凸起的定位圆柱,所述的压力平衡弹簧沿定位圆柱外圆周面均匀旋转缠绕。防止弹性插入件在平衡外力时,压力平衡弹簧受力过大产生大幅度的位移与形变,影响使用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轴,所述的均载传动套外端面上具有向内凹陷的嵌槽,所述的嵌槽内设置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外端部与均载传动套的内端壁相配合。起到密封固定的作用,防止流体经过均载传动套时,压力冲击弹性插入件,造成弹性插入件产生移位的现象,影响整体的平衡性能。

在上述的一种高效潜水泵中,所述进液口的外围设置有过滤防护罩。防止液体流入时,夹带大颗粒的杂质进入叶轮壳内对叶轮造成损伤,提高了泵体的稳定性与整体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效潜水泵在电机轴与叶轮轴的传动连接上进行了结构改进,相对于传统的联轴器,本潜水泵采用均载传动套来取代,均载传动套内设置有弹性插入件来平衡叶轮轴产生的径向跳动与轴向的窜动,减小流体压力对传动造成的影响,具有传动效率高。性能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效潜水泵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高效潜水泵中均载传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叶轮壳体;2、电机壳体;3、中间壳体;4、电机;5、电机轴;6、多级离心叶轮;7、进液口;8、出液口;9、均载传动套;10、连通孔;11、弹性插入件;12、内花键;13、基座;14、基板;15、压力平衡弹簧;16、卡设台阶;17、定位圆柱;18、嵌槽;19、密封环;20、过滤防护罩;21、叶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高效潜水泵,包括叶轮壳体1、电机4壳体2以及连接电机壳体2与叶轮壳体1的中间壳体3,电机壳体2内设置有电机4,电机4具有轴向穿过电机壳体2延伸至中间壳体3的电机轴5,叶轮壳体1内设置有多级离心叶轮6,多级离心叶轮6上连接有延伸至中间壳体3内的叶轮轴21,中间壳体3上设置有进液口7,叶轮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与叶轮壳体1内部相连通的出液口8,叶轮轴21与电机轴5之间连接有均载传动套9,均载传动套9上开设有贯穿整体的连通孔10,连通孔10中部设置有弹性插入件11,弹性插入件1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电机轴5与叶轮轴21相配合的内花键12,弹性插入件11包括基座13以及设置于弹性基座13上的基板14,基板14与基座13之间设置有压力平衡弹簧15。

进一步细说,均载传动套9的内端壁上具有径向凸起的卡设台阶16,基座13前端抵靠于卡设台阶16上,其后端与叶轮轴21相配合接触。

为了防止弹性插入件11在平衡外力时,压力平衡弹簧15受力过大产生大幅度的位移与形变,影响使用性能,基座13的中部具有轴向向下凸起的定位圆柱17,所述的压力平衡弹簧15沿定位圆柱17外圆周面均匀旋转缠绕。

为了防止造成弹性插入件11产生移位的现象,影响整体的平衡性能,均载传动套9外端面上具有向内凹陷的嵌槽18,嵌槽18内设置有密封环19,密封环19外端部与均载传动套9的内端壁相配合。

为了提高了泵体的稳定性与整体的使用寿命,进液口7的外围设置有过滤防护罩2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叶轮壳体1、电机壳体2、中间壳体3、电机4、电机轴5、多级离心叶轮6、进液口7、出液口8、均载传动套9、连通孔10、弹性插入件11、内花键12、基座13、基板14、压力平衡弹簧15、卡设台阶16、定位圆柱17、嵌槽18、密封环19、过滤防护罩20、叶轮轴2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