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泵自吸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470发布日期:2018-06-28 03:3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RO泵自吸测试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性能测试,特别涉及一种RO泵自吸测试台。



背景技术:

RO泵顾名思义就是在反渗透设备上用的增压泵。其具有自吸和增压的功能。其中,负压值与泵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着泵对水的处理能力,泵的进水、出水、以及泵内的储水量都与泵的负压值息息相关。因此对泵负压值的检测是后期评价泵体工作能力极为重要的指标。

目前对泵负压值的检测方法是在外界压力恒定的情况下,通过泵源源不断的排水,计算总进水量和总出水量的差值可知泵内的储水量。通过泵内的储水量和泵内容积即可判断泵体的真空度。这种测试方法十分不方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RO泵自吸测试台,能够方便地对泵内的负压值进行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RO泵自吸测试台,包括有底座、固设在底座上的后座以及将泵与后座压紧连杆自锁机构,所述后座包括有座体以及与座体连接的第一堵头,所述第一堵头上开设有与泵内腔连通的抽气腔,所述连杆自锁机构包括有移动方向与第一堵头轴线重合的夹钳顶杆以及设置在夹钳顶杆上的第二堵头,所述第二堵头上开设有与泵内腔连通的检测腔以及与检测腔连通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内卡接有负压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座能够与连杆自锁机构配合,将泵与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压紧,使泵与检测腔和抽气腔连通,通过抽气腔不断抽气,至泵内部形成负压且负压值不断升高达到最大负压值,通过穿设在检测孔中的负压传感器,能够测定检测腔内的负压,而检测腔与泵连通,因此检测腔内的负压值和泵内的负压值一致,当负压传感器的数值稳定时,即可测得泵内的最大负压值。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堵头上设置有供泵套设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与第一堵头之间形成有供第一橡胶密封圈套设的第一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柱能够使泵方便定位,在第一定位柱上套设第一橡胶密封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堵头与泵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堵头上设置有供泵套设的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与第二堵头之间形成有供第二橡胶密封圈套设的第二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定位柱能够方便泵的定位,在第而定位柱上套设第二橡胶密封圈,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堵头与泵之间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位于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之间设置有为负压传感器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源包括有固设在底座上的电源盒以及连接在电源盒上的接线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设置在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之间的底座上,在安装泵的时候,接线柱能够抵接在泵的下方,方便泵的定位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自锁机构包括有固设在底座上的夹钳座以及铰接在夹钳座上的夹钳手柄,所述夹钳手柄铰接有与夹钳顶杆铰接的夹钳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钳手柄能够用于控制夹钳连杆和夹钳顶杆,完成连杆自锁机构的自锁。

作为优选,所述夹钳座上固设有供夹钳顶杆穿设的导向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筒能够周向限位夹钳顶杆的滑移,使夹钳顶杆的水平移动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夹钳连杆上设置有供夹钳手柄嵌设的避让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让槽的设计能供夹钳手柄嵌设,使夹钳手柄在压设夹钳连杆的时候不会与夹钳连杆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后座与连杆自锁机构能够固定泵体,并通过负压传感器能够快速测出泵的最大负压值。

附图说明

图1为RO泵自吸测试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堵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杆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后座;21、座体;211、第一连接孔;22、第一堵头;221、第一连接柱;222、第一堵体;223、第一定位柱;224、第一定位槽;23、抽气腔;231、第一气孔;232、第二气孔; 24、第一橡胶密封圈;3、连杆自锁机构;31、夹钳座;311、导向筒;312、夹钳臂;32、夹钳手柄;321、连杆臂;322、手持臂;33、夹钳连杆;331、弧形片;332、避让槽;34、夹钳顶杆;341、第二连接孔;35、第二堵头;351、第二连接柱;352、第二堵体;353、第二定位柱;354、第二定位槽;36、第二橡胶密封圈;371、检测腔;372、检测孔;4、负压传感器;41、机体;42、测头;5、电源;51、电源盒;52、接线柱;6、电源适配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RO泵自吸测试台,包括有底座1、固设在底座1一端的后座2以及固设在底座1远离后座2一端的连杆自锁机构3。通过连杆自锁机构3将RO泵压设在后座2上,泵体的内腔分别通过泵体的两端口与后座2或连杆自锁机构3连通,完成RO泵的固定;连杆自锁机构3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泵体内腔最大负压值的负压传感器4。

参见图1和图2,后座2包括有座体21以及连接在座体21上的第一堵头22。座体21上开设有与底座1平行且贯通后座2的第一连接孔211。第一堵头22由橡胶制成,包括有过盈卡接在第一连接孔211内的第一连接柱221以及连接在第一连接柱221端部的第一堵体222。第一堵体222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221同轴设置的第一定位柱223,第一定位柱223的轴线位置开设有抽气腔23。抽气腔23呈L形,包括有与第一定位柱223平行的第一气孔231和与第一定位柱223垂直且与第一气孔231连通的第二气孔232。第一定位柱223与第一堵体222形成有第一定位槽224。第一定位柱223上套设有第一橡胶密封圈24。

参见图1和图3,底座1位于第一堵头22和连杆自锁机构3之间还依次设有为负压传感器4供电的电源5以及使电源5能够适配负压传感器4的电源适配器6。电源5包括有通过螺栓固设在底座1上的电源盒51以及装设在电源盒51上的接线柱52,接线柱52背向底座1朝上设置。电源适配器的型号为24VDC。

参见图1和图3,连杆自锁机构3包括有固设在底座1上的夹钳座31、铰接在夹钳座31上的夹钳手柄32、与夹钳手柄32铰接的夹钳连杆33、与夹钳连杆33铰接的夹钳顶杆34以及连接在夹钳顶杆34上的第二堵头35。夹钳顶杆34向与第一堵头22轴线重合的方向滑动,并控制第二堵头35与第一堵头22配合压紧RO泵。

参见图1和图3,夹钳座31的一端设置有轴线与第一堵头22轴线重合的导向筒311,另一端设置有供夹钳手柄32铰接的夹钳臂312。夹钳手柄32呈L形,包括有与夹钳连杆33连接的连杆臂321以及供手握持的手持臂322。夹钳连杆33的一端铰接在连杆臂321的端部,另一端铰接在夹钳顶杆34的端部。夹钳连杆33包括有两对称设置的弧形片331,两弧形片331围合形成有供夹钳手柄32提供活动空间的避让槽332。夹钳顶杆34穿设在导向筒311中,其未连接夹钳连杆33的一端开设有供第二堵头35穿设的第二连接孔341,第二连接孔341为盲孔。

参见图1和图3,第二堵头35同样由橡胶制成,包括有过盈卡接在第二连接孔341内的第二连接柱351以及连接在第二连接柱351端部的第二堵体352。第二堵体352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柱351同轴设置的第二定位柱353,第二定位柱353与第二堵体352形成有第二定位槽354。第二定位柱353上套设有第二橡胶密封圈36。第二定位柱353的轴线位置开设有检测腔371。第二堵体352上开设有与监测腔垂直连通的检测孔372。第二堵体352通过检测孔372过盈卡接有负压传感器4。负压传感器4选购为“松下神视压力传感器”,型号为DP-101。负压传感器4包括有机体41以及穿设在检测孔372内的测头42。测头42的端部位于检测腔371内。

当该测试台需要检测RO泵内腔的最大负压值时,首先将RO泵的两个端口分别抵接在第一堵头22或第二堵头35上,并套设抽气腔23或检测腔371中,随后控制夹钳手柄32向夹钳顶杆34方向推动,使夹钳顶杆34将第二堵头35压紧泵体,至连杆自锁机构3处于自锁状态,打开电源5和电源适配器6,通过负压传感器4检测此时泵体内腔的压强;随后将抽气泵与抽气腔23连接,不断抽气,使负压值不断变化,至负压传感器4的负压值稳定后,即为RO泵内腔的最大负压值。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