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9836发布日期:2018-11-13 20: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充气泵。



背景技术:

充气泵一般由气缸和活塞组成,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充气功能。现有的气缸其组装方式较为复杂,不易组装和拆卸,无法快速对其中的易损件进行更换或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和拆卸方式简单的新型充气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充气泵,包括有气缸组件和活塞;所述气缸组件包括有依次组装的前盖、中盖以及后缸,所述前盖、中盖以及后缸均设置有连接孔,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与螺母锁紧,使所述前盖、中盖以及后缸固定组装;

所述前盖和中盖围合成出气室;所述活塞插设于所述后缸的后开口,所述中盖、后缸以及活塞围合成进气室。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和中盖之间夹设有密封圈,所述中盖和后缸之间夹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设置有与所述出气室连通的出气管;所述中盖设置有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前开口设置有柔性的第一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设置有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前开口设置有柔性的第二挡片。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外套设有活塞环。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后端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和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活塞前后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前盖、中盖以及后缸通过螺栓和螺母锁固,利于组装和拆卸,方便更换或维修其中的易损件;(2)气缸组件由前盖、中盖以及后缸组装而成,零部件数量较小且结构简单,利于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10-活塞,11-第二进气孔,12-第二挡片,13-活塞环,

14-曲柄连杆机构,15-电机;20-前盖,21-出气管;

30-中盖,31-第一进气孔,32-第一挡片;40-后缸;

50-密封圈,51-螺栓,52-螺母;A-出气室,B-进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种新型充气泵,包括有气缸组件和活塞10。气缸组件包括有依次组装的前盖20、中盖30以及后缸40,前盖20、中盖30以及后缸40均设置有连接孔,螺栓51依次穿过连接孔与螺母52锁紧,使前盖20、中盖30以及后缸40固定组装。

前盖20和中盖30围合成出气室A;活塞10插设于后缸40的后开口,中盖30、后缸40以及活塞10围合成进气室B。前盖20和中盖30之间夹设有密封圈50,中盖30和后缸40之间夹设有密封圈50。其中密封圈50能够增加密封性,避免前盖20、中盖30以及后缸40之间漏气。

前盖20设置有与出气室A连通的出气管21;中盖30设置有第一进气孔31,第一进气孔31的前开口设置有柔性的第一挡片32。活塞10设置有第二进气孔11,第二进气孔11的前开口设置有柔性的第二挡片12。

活塞10外套设有活塞环13,活塞环13能够增加密封性,避免活塞10与后缸40之间漏气。

活塞10后端连接有曲柄连杆机构14和电机15,电机15通过曲柄连杆机构14带动活塞10前后活动。

本实施例的运作原理:(1)活塞10向后活动时,进气室B产生负压,第一挡片32贴紧并封闭第一进气孔31,外界的气体进入第二进气孔11并吹开第二挡片12然后进入进气室B;(2)活塞10向前运动时,进气室B产生高压,第二挡片12贴紧并封闭第二进气孔11,在活塞10的推动下,进气室B内的气体进入第一进气孔31并吹开第一挡片32然后进入出气室A,最后从出气管21排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