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双叶轮拉杆永磁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9075发布日期:2018-09-25 18:59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转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双叶轮拉杆永磁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严峻,高效节能的鼓风机成为污水处理厂及化工领域的重要关注点。与传统罗茨风机相比较,高速离心鼓风机节能显著。但目前高速离心风机转子大多为一体化结构,存在转子重量大,转子轴头磨损难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的转子结构,以降低转子自身的重量,同时解决转子轴头磨损难更换问题的一种用于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双叶轮拉杆永磁转子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双叶轮拉杆永磁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转子和同轴置于电机转子两端的叶轮;电机转子,呈分体式结构,包括永磁芯体、拉杆、包覆于永磁芯体外侧壁的护套、设于护套两端的转子轴头;转子轴头,包括同轴套接的封堵和轴头,所述封堵嵌设于护套的两端,其中心位置向外延伸有凸台,且封堵的中心位置贯通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轴头活动套设于该凸台上,所述轴头呈由外向内直径递增的阶梯结构,其内侧端面与封堵外侧相贴合;拉杆,其一端伸入螺纹孔内与其螺纹连接,拉杆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叶轮,活动穿设于拉杆上,并与轴头的外端套接,所述叶轮的外端面与锁紧螺母的内侧相贴合;其一侧的拉杆上设有推力盘,所述推力盘活动套设于轴头的外端,并置于叶轮内端面与轴头阶梯面形成的环槽处;另一侧的拉杆上设有风冷叶轮,所述风冷叶轮活动套设于轴头的外端,并置于叶轮内端面与轴头阶梯面形成的环槽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永磁芯体呈圆柱形的实体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叶轮与轴头之间、推力盘与轴头之间、风冷叶轮与轴头之间、轴头与封堵之间、轴头与拉杆之间以及叶轮与拉杆之间的活动配合间隙均为0.02~0.03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拉杆为镍基高温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封堵和轴头的材质相同,均为钛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两个封堵上的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锁紧螺母上的螺纹方向与同侧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转子结构采用分体式组装,将拉杆与电机转子拆分,降低了电机转子整体的轴向长度,加工方便且同轴度误差小,二者采用螺纹连接,拆装方便;

并且,该结构将转子轴头拆分成套接的封堵和轴头,其中封堵嵌入电机转子与其过盈配合,使得电机转子本身在保证其连接强度的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电机转子主体的重量,同时解决转子轴头磨损难更换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用于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的双叶轮拉杆永磁转子结构,包括电机转子和同轴置于电机转子两端的叶轮2。电机转子,呈分体式结构,包括永磁芯体11、拉杆12、包覆于永磁芯体11外侧壁的护套13、设于护套13两端的转子轴头142;转子轴头,包括同轴套接的封堵141和轴头142,所述封堵141嵌设于护套13的两端,与护套13过盈配合,其中心位置向外延伸有凸台,且封堵141的中心位置贯通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轴头142 活动套设于该凸台上,所述轴头142呈由外向内直径递增的阶梯结构,其内侧端面与封堵141外侧相贴合;拉杆12,其一端伸入螺纹孔内与其螺纹连接,拉杆12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15;叶轮2,活动穿设于拉杆 12上,并与轴头142的外端套接,所述叶轮2的外端面与锁紧螺母15的内侧相贴合;其一侧的拉杆12上设有推力盘3,所述推力盘3活动套设于轴头142的外端,并置于叶轮2内端面与轴头142阶梯面形成的环槽处;另一侧的拉杆12上设有风冷叶轮4,所述风冷叶轮4活动套设于轴头142的外端,并置于叶轮2内端面与轴头142阶梯面形成的环槽处。

该转子结构采用分体式组装,将拉杆12与电机转子拆分,降低了电机转子整体的轴向长度,加工方便且同轴度误差小,二者采用螺纹连接,拆装方便;并且,该结构将转子轴头拆分成套接的封堵141和轴头142,其中封堵141嵌入电机转子与其过盈配合,使得电机转子本身在保证其连接强度的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电机转子主体的重量,同时解决转子轴头磨损难更换问题。

在组装后对锁紧螺母15施加大预紧力锁紧,由于该结构各部件采用小间隙配合,更加便于整体的预紧固定,以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并且保证了推力盘3的垂直要求。

由于现有的标贴式永磁转子大多采用分块的瓦片永磁体,与转子芯轴安装配合需要设定合适的配合间隙,结构复杂,并且磁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退磁的现象,造成电机发热、效率低的问题。在该结构采用分体式 (将转子芯轴拆分)的情况下,为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所以该永磁芯体11呈圆柱形的实体结构,优选采用钐钴永磁体。

其中,为保证该转子结构的整体同轴度,叶轮2与轴头142之间、推力盘3与轴头142之间、风冷叶轮4与轴头142之间、轴头142与封堵141 之间、轴头142与拉杆12之间以及叶轮2与拉杆12之间的活动配合间隙均为0.02~0.03mm。

为保证该转子结构的整体强度和刚度,优选的拉杆12为镍基高温合金材质,而封堵141和轴头142的材质相同,均为钛合金材质。

并且,为保证该转子结构在高速旋转时,拉杆12与封堵141不产生松动,且锁紧螺母15一直保持锁紧力,所以两个封堵141上的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锁紧螺母15上的螺纹方向与同侧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同。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