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管中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211发布日期:2018-08-31 21:21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是一种管中泵。



背景技术:

随着住宅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楼宇供水设备的需求在不断上升。供水设备近年来经历了从单台或多台离心泵组合的变频恒压供水到管中泵及机组的变频恒压供水的发展过程,管中泵比离心泵具有良好的静音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现有技术中,管中泵包括外筒,外筒两端分别安装有进水节和出水节,外筒内部固定安装有叶轮和泵电机。这种结构的管中泵结构比较复杂,容易组装,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体积较大,不容易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中泵,以简化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小产品体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管中泵,包括泵电机,所述泵电机外部设置有电机罩和电机壳,所述电机罩与电机壳之间形成水流通道,电机壳端部连接有叶轮壳体,该叶轮壳体内并列固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叶轮组件,该叶轮组件由导轮以及导轮内的叶轮组成,所述泵电机通过电机轴与叶轮连接。

所述叶轮壳体上具有将所述叶轮组件固定的连接臂,该连接臂端部延伸至所述电机壳并通过螺钉与电机壳连接固定。

所述泵电机包括定子座,该定子座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轴连接的转子,所述定子座中部安装有励磁绕组,定子座内具有用于安装电机轴的长轴孔,所述电机壳一端与定子座连接固定,另一端安装有连接座,所述定子座和叶轮壳体上分别具有第一、第二水流通道口。

所述长轴孔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承所述电机轴的第一、第二轴承。

所述定子座内具有电线通道,该电线通道一端通向所述励磁绕组,电线通道另一端外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模块化管中泵通过叶轮壳体将叶轮组件与泵电机连接,无需设置水泵外筒,简化了产品结构,产品组装更容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减小了产品体积和重量,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块化管中泵,包括泵电机1,所述泵电机1外部设置有电机罩3和电机壳4,所述电机罩3与电机壳4之间形成水流通道5,电机壳4端部连接有叶轮壳体6,该叶轮壳体6内并列固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叶轮组件2,该叶轮组件2由导轮21以及导轮21内的叶轮22组成,所述泵电机1通过电机轴11与叶轮22连接。这种模块化管中泵通过叶轮壳体将叶轮组件与泵电机连接,无需设置水泵外筒,简化了产品结构,产品组装更容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减小了产品体积和重量,易于携带。

其中,所述叶轮壳体6上具有将所述叶轮组件2固定的连接臂7,该连接臂7端部延伸至所述电机壳4并通过螺钉与电机壳4连接固定,使各模块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所述泵电机1包括定子座12,该定子座12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机轴11连接的转子13,所述定子座12中部安装有励磁绕组14,定子座12内具有用于安装电机轴的长轴孔15,所述电机壳4一端与定子座12连接固定,另一端安装有连接座8,所述定子座12和叶轮壳体6上分别具有第一、第二水流通道口9、10。泵电机中采用外转子结构,使电机具有较大扭矩和良好散热效果,而且电机壳与电机罩之间形成水流通道,使电机可以直接作为管中泵管体一部分,无需另外安装管体,可以简化管中泵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长轴孔15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支承所述电机轴11的第一、第二轴承16、12,使电机结构更加稳定。所述定子座12内具有电线通道18,该电线通道18一端通向所述励磁绕组14,电线通道18另一端外露,电线穿过电线通道更易于安装和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