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泵叶轮轴向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190发布日期:2018-08-31 21:21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类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级泵叶轮轴向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多级泵的叶轮定位方式采用叶轮两端加装锁紧螺母或叶轮轴套装轴套进行轴向定位。其中多级泵叶轮定位用的轴套与轴定位安装时通过过盈配合来实现的。既将叶轮加热之后,待其叶轮孔径膨胀,快速将其装到轴上设计安装位置,利用过盈配合产生的胀紧力来定位叶轮。

实际使用中上述定位方式存在明显缺陷:第一种锁紧螺母定位方式叶轮中心线与泵中心线对齐不准确,可能会引起泵体、泵盖,轴套的二次精细加工。导致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第二种轴套固定方式会增加轴套数量,会占用叶轮部分安装空间,增加叶轮进口尺寸,会降低叶轮的效率;同时轴套数量增多会对轴的强度和刚度产生影响,减少轴的寿命。此外第二种轴套固定定位方式在拆卸维修叶轮时非常不方便,维修不慎还会造成叶轮二次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多级泵叶轮轴向定位机构。该叶轮定位机构的改进使得叶轮定位更加可靠,既能使泵中心线和叶轮中心线对齐方便,又不影响叶轮的水力特性,而且还拆卸维修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级泵叶轮轴向定位机构,包括驱动轴、连接键和叶轮,驱动轴通过连接键与叶轮连接,所述叶轮两端设有轴套和卡环,轴套上设有卡装豁口,卡装豁口贴合卡环侧部组成定位单元,驱动轴上连接多级叶轮,叶轮之间设有定位单元。

所述驱动轴上开设卡挡凹槽,卡挡凹槽宽度与卡环宽度相同。

所述卡装豁口为L字型。

所述轴套一端与本级叶轮贴合,轴套另一端的卡装豁口与下一级叶轮之间留有轴向间隙A,轴向间隙A为1mm。

所述卡装豁口和卡环之间留有径向间隙B,径向间隙B为0.5mm。

所述叶轮进口端外侧设有加强定位环套,加强定位环套通过定位螺钉与叶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种多级泵叶轮轴向定位机构,包括驱动轴、连接键和叶轮,轴通过连接键与叶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两端设有轴套和卡环,轴套上设有卡装豁口,卡装豁口贴合卡环侧部组成定位单元,驱动轴上连接多级叶轮,叶轮之间设有定位单元。整体定位机构大幅降低轴上过盈配合要求,改变传统定位方式,提升定位精度同时降低装卸难度,便于设备拆卸维修。驱动轴上开设卡挡凹槽,卡挡凹槽宽度与卡环宽度相同。通过卡挡凹槽提升轴向定位强度。

2、卡装豁口为L字型。包裹卡环保证定位要求同时提升旋转部件外缘光滑度,减少运行阻力。

3、轴套一端与本级叶轮贴合,轴套另一端的卡装豁口与下一级叶轮之间留有轴向间隙A,轴向间隙A为1mm。有效的防止轴套在受热膨胀的时候与下一级叶轮挤压而变形,继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坏。拆卸时方便工具插入完成快速拆卸。卡装豁口和卡环之间留有径向间隙B,径向间隙B为0.5mm。方便卡环安装和拆卸。

4、叶轮进口端外侧设有加强定位环套,加强定位环套通过定位螺钉与叶轮连接。提升旋转部件外缘光滑度,旋转时还可提升径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多级泵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方便、灵活的定位叶轮在主轴上的位置,与传统的采用平键和轴套的方式相比较,大大的降低了加工要求,增加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多级泵叶轮轴向定位机构,包括驱动轴1、连接键2和叶轮3,轴1通过连接键2与叶轮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3两端设有轴套4和卡环5,轴套4上设有卡装豁口6,卡装豁口6贴合卡环5侧部组成定位单元,驱动轴1上连接多级叶轮,叶轮之间设有定位单元。所述驱动轴1上开设卡挡凹槽7,卡挡凹槽7宽度与卡环5宽度相同。所述卡装豁口6为L字型。

所述轴套4一端与本级叶轮贴合,轴套4另一端的卡装豁口6与下一级叶轮之间留有轴向间隙A,轴向间隙A为1mm。所述卡装豁口6和卡环5之间留有径向间隙B,径向间隙B为0.5mm。所述叶轮3进口端外侧设有加强定位环套9,加强定位环套9通过定位螺钉8与叶轮3连接。

拆装时,先将最左侧卡环5取下解除轴向定位,取下最外侧叶轮,再通过起子等扁平工具插入轴向间隙A稍加扳动便可拆下第一级叶轮,依照此方法逐级拆除叶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泵定位机构经定位效果明显,叶轮的效率提高2%~4%。完全满足设计要求。不但性能可靠,节省了大量时间,维修又方便,经济效益明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