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混合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3853发布日期:2018-10-16 19:4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氧大豆油的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离心混合泵。



背景技术:

环氧大豆油,是将大豆油、甲酸、硫酸、和苯搅拌混合均匀后,缓缓滴加人双氧水,至反应温度开始下降,即完成各物质的混合和反应;在工业生产重要大批量的生产,则需要在其中添加催化剂促进反应速度,并在反应完成后将催化剂分离。

现有公告号为CN20622135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离心泵和用于离心泵的叶轮,包括泵壳以及设置于泵壳中的叶轮,叶轮包括轮座,轮座上设置有用于与离心泵的驱动装置相连的驱动连接部;在泵壳上设置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从流体入口进入,当流体在泵壳内完成离心后,从流体出口排出。

如上述公开技术中,当对添加有催化剂的环氧大豆油离心后,当设备发生故障,造成催化剂为从环氧大豆油中分离出并从流体出口排出,使得流体出口残存大量的催化剂,造成对后续环氧大豆油的污染,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心混合泵,离心后的环氧大豆油在经过出口通道时与检测装置中的试纸接触,实现对其中是否含有催化剂进行检测,以及通过控制清洁装置实现对出口通道的清洁,减小对环氧大豆油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离心混合泵,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流体通过的出口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通道内设置有检测流体中催化剂含量的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清洗出口通道的清洁组件;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与催化剂之间发生变色反应的试纸以及用于固定试纸的固定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与出口通道连通的输水管以及连通于输水管上位于出口通道内的喷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含有催化剂的环氧大豆油从入口通道中投入进入壳体中,在壳体中离心后的环氧大豆油从出口通道流出,在经过出口通道时,环氧大豆油与检测装置中的试纸接触,当试纸遇到催化剂发生变色,实现对从出口通道流出的环氧大豆油的监测;当出口通道残留催化剂时,向清洁组件中哄的输水管送水,并从喷水组件中喷出,实现对出口通道的清洗,减少对环氧大豆油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口通道的上端开设有嵌槽口,所述固定件为插接于嵌槽口中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插接试纸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板上开设有与插接槽连通的网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试纸插接于插接板上的插接槽中,再将插接板从出口通道的嵌槽口中嵌入,并且在插接板上设置哟若干与插接槽连通的网孔,使得试纸与环氧大豆油接触且避免了试纸被冲走,稳定的限定了试纸的位置,且便于试纸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板的上端周向设置有与出口通道抵接的抵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接板嵌设于嵌槽口中时,直至插接板上的抵接环与出口通道抵接,限定了插接板的位置,增加了插接板的稳定性,且便于插接板的插拔和对插接板的清洁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组件包括与输水管连通的储水盒以及周向间隔设置于储水盒上的喷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从输水管进入,经过储水盒再从周向设置的喷水管中喷出,实现对出口通道内壁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盒绕输水管的轴线转动设置,所述喷水管的喷水方向与储水盒转动的方向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在进过喷水管时,在喷水管的引导下使得水流的喷射方向与储水盒的转动方向相切,在水流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储水盒转动,减小了对出口通道的清洁死角,提升了清洁效果,减少了对环氧大豆油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盒的下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设置有与输水管配合的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减小了储水盒与输水管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了储水盒的转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盒上位于插接孔处设置有与输水管抵接的挡环,所述挡环与输水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环限定了密封圈的位置,再将输水管插接于储水盒的插接孔中时,并且直至抵接于密封环,增加了输水管与储水盒之间密封性,减小了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喷水管的喷水端开口小于喷水管与储水盒连通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从储水盒中流入喷水管后,喷水管远离储水盒一端的开口较小,使得水流喷射的速度更快,提升了清洁出口管道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检测组件实现对经过出口通道的环氧大豆油监测,当试纸发生变色时,停止出料,并向清洁组件中的输水管送水,并从喷淋组件中喷出实现对出口通道的清洁。

2、喷淋组件中储水盒与输水管之间的转动连接以及喷水管引导水流,使得水流的喷射方向与储水盒的转动方向相切,实现了储水盒的自转,提升了对出口通道的清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离心混合泵的总装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出口通道中的清洁组件以及检测组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检测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用于体现清洁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入口通道;12、出口通道;121、嵌槽口;122、密封环;2、插接板;21、抵接环;22、插接槽;23、网孔;3、端盖;4、输水管;5、喷淋组件;51、储水盒;511、插接孔;512、挡环;52、喷水管;6、密封圈;7、轴承;8、试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离心混合泵,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1中的叶轮(参照CN206221351U中的叶轮),并在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入口通道11,在壳体1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出口通道12,将含有催化剂的环氧大豆油从入口通道11投入,在叶轮作用下离心后的环氧大豆油从出口通道12流出。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出口通道12的上端开设有嵌槽口121,并在出口通道12中且位于嵌槽口121处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插接于嵌槽口121中的插接板2,在插接板2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插接槽22,并在插接板2上开设有若干的网孔23与 插接槽22连通,在插接槽22中放入试纸8,试纸8与催化剂之间产生有色的反应,并在插接板2的上端周向设置有抵接环21;

将试纸8插接于插接槽22中,再将插接板2从嵌槽口121中插接于出口通道12,直至插接板2上端的抵接环21与出口通道12抵接,从而实现插接板2与出口通道12之间的相对固定,并且在嵌槽口121的内壁贴合设置有密封环122,减小插接板2与出口通道12之间的缝隙,当离心后的环氧大豆油通过出口通道12时,部分环氧大豆油通过网孔23与试纸8接触,当环氧大豆油中有催化剂时,试纸8出现变色,从而实现对离心效果的监测。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出口通道12远离壳体1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端盖3,并在出口通道12中设置有用于清洗出口通道12的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穿设于端盖3的输水管4以及与输水管4连通的喷水组件,喷水组件包括圆筒状的储水盒51,储水盒51与输水管4同轴设置,并在储水盒51上周向间隔开设有若干喷水管52;

水流依次经过输水管4、储水盒51和喷水管52,水流从喷水管52中喷出,从而实现清洁出口管道12内壁的目的。

并且在储水盒51靠近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输水管4的插接孔511,并在插接孔511中设置有轴承7,实现储水盒51与输水管4之间的转动连接,并且喷水管52引导水流的喷水方向与储水盒51的转动方向相切,水流对喷水管52的反作用力使得储水盒51转动,增加了水流的流动性,提升了对出口管道12的清洁度,减少后续的污染。

如图2和图4所示,储水盒51的下端位于插接孔511处设置有挡环512,并在挡环512与轴承7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输水管4的一端与密封圈6抵接,从而提升了输水管4与储水盒51之间的密封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并且喷水管52远离储水盒51一端的开口小于喷水管52与储水盒51连通的开口,在水流从储水盒51中流入喷水管52后,喷水管52远离储水盒51一端的开口较小,使得水流喷射的速度更快,提升了清洁出口管道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将含有催化剂的环氧大豆油从入料通道投入,在叶轮作用下离心后的环氧大豆油经过出口通道12,并与出口通道12中的试纸8接触,当试纸8发生变色时,说明其中含有催化剂,向输水管4中通入水流,水流经过储水盒51并从喷水管52中喷出,在水流的反作用力下使得储水盒51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出口管道12的清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