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泵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3682发布日期:2018-11-30 18:58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井泵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深井泵连接件。



背景技术:

深井泵又称为深井潜水泵,是一种潜入水中工作的提水机具,主要通过从地下水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其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给排水和污水处理等。现有深井泵由驱动部分和抽水部分组成,其驱动部分包括有驱动电机以及套装在驱动电机外部的下壳体,抽水部分包括有水泵和套装在水泵外部的上壳体,驱动电机与水泵通过联动器直联连接,上壳体与下壳体直接连接,在上壳体上设有进水口;或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连接件连接,在连接件上设置有进水口,由驱动电机驱动水泵内的叶轮高速旋转,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液体通过进水口流入水泵内,再从水泵出水口处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水效率高的深井泵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深井泵连接件,包括有用于与泵壳连接的上筒体,所述上筒体侧壁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的泵壳连接孔,上筒体下端设置有下筒体,下筒体侧壁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的进水流量口,在下筒体内腔固设有内底板,内底板位于进水流量口的下方,内底板上设置有与进水流量口位置以及数量相对应的通孔,内底板的中部设置有中孔,在中孔的边沿向下延伸有内筒体,所述上筒体、下筒体、内筒体与轴孔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下筒体侧壁上设置有电缆槽,内底板上设置有与电缆槽位置相对应的缺口。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上筒体的高度为24-25mm。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上筒体内径为78.5±0.015mm或85.5±0.015mm或88.5±0.015mm,下筒体内径为87±0.015mm;或所述上筒体内径为79.5±0.015mm,下筒体内径为80±0.015mm。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内底板的外柱面向外延伸有凸沿,凸沿的位置与数量与进水流量口、相对应,每个凸沿位于相应的进水流量口内并抵靠在进水流量口的下部。。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泵壳连接孔孔径为10.2±0.01mm。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下筒体底端端口至内筒体底端端口的距离为2.8-3.0mm。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电缆槽上方的左右两侧的下筒体侧壁上设有以电缆槽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左电缆线孔与右电缆线孔。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左电缆线孔与右电缆线孔的中心距为32-34mm。

在上述的一种深井泵连接件中,所述泵壳连接孔设置有四个,进水流量口设置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下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流量口及在内底板上设置的中孔、通孔可以实现轴向与径向双向通水,提高了进水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防腐性;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上筒体的内径可与市面绝大多数深井泵相适配,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一;

图2是图一的A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中:1、上筒体;2、下筒体;3、泵体连接孔;4、进水流量口;5、内底板;6、通孔;7、内筒体;8、中孔;9、电缆槽;10、缺口;11、凸沿;12、左电缆线孔;13、右电缆线孔;D、上筒体内径;E、下筒体内径;F、泵体连接孔孔径;G、下筒体底端端口与内筒体底端端口水平高度差;H、上筒体筒体高度;I、左电缆线孔与右电缆线孔中心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5:

一种深井泵连接件,包括有用于与泵壳连接的上筒体1,所述上筒体1侧壁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的泵壳连接孔3,本实施例设置有四个泵壳连接孔3,具体根据实际所需设置,上筒体1下端连接有下筒体2,下筒体2侧壁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的进水流量口4,本实施例设置有四个进水流量口4,在下筒体2的内壁固设有内底板5,内底板5与下筒体2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或胶水连接等,本实施例优选焊接。内底板5位于进水流量口4的下方,内底板5上设置有与进水流量口4位置以及数量相对应的通孔6,内底板5的中部设置有中孔8,在中孔8的边沿向下延伸有内筒体7,所述上筒体1、下筒体2、内筒体7与中孔8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下筒体2侧壁上设有电缆槽9,内底板5上设有与电缆槽9位置相对应的缺口10,该电缆槽9与缺口10之间形成深井泵电缆安装通道。

其中,所述上筒体1与泵壳通过泵体连接孔3及螺钉连接,内底板5通过通孔6与驱动电机壳体螺钉连接,驱动电机转轴穿过内底板5上的中孔8与水泵直联连接。其中,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与驱动电机的连接安装操作,通孔6与进水流量口4的位置相对应设置,由进水流量口4为驱动电机的安装提供操作空间。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腐能力,所述上筒体1与下筒体2由不锈钢201或不锈钢304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上筒体1与下筒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所述上筒体高度H为24-25mm,可以在上述范围内任意取值,具体根据实际操作要求设置。

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性,所述上筒体内径D为78.5±0.015mm或85.5±0.015mm或88.5±0.015mm,下筒体内径E为87±0.015mm。

同时,连接件上筒体1与下筒体2的另一种尺寸:所述上筒体内径D为79.5±0.015mm,下筒体内径E为80±0.015mm。

为了便于内底板5在下筒体2内腔焊接的加工操作,所述内底板5的外柱面向外延伸有凸沿11,凸沿11的位置与数量与进水流量口5、相对应,每个凸沿11位于相应的进水流量口4内并抵靠在进水流量口4的下部。安装时,先将内底板5通过凸沿11架设在进水流量口4上,提高了内底板5与下筒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所述泵壳连接孔孔径F为10.2±0.01mm。

由于驱动电机转轴需通过内底板5上的中孔8穿过内底板5与水泵直联连接,其内筒体7具有定位台阶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固定驱动电机壳体位置,所述下筒体2底端端口与内筒体7底端端口的距离G为2.8-3.0mm。

为了合理规划电缆线位置,防止电缆线杂乱缠绕,所述电缆槽9上方的左右两侧的下筒体2侧壁上设有以电缆槽9中心线对称设置的左电缆线孔12与右电缆线孔13。左、右电缆线孔12、13可通过螺钉连接几字形固定件,由几字形固定件固定电缆线摆放位置。其中,所述左电缆线孔与右电缆线孔中心距I为32-34mm。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