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7412发布日期:2019-02-22 21: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3)、冷凝器(4)、膨胀阀(5)和换热器(6),所述换热器(6)的左上角设置有进油口(6.1),换热器(6)的右上角设置有出油口(6.2),换热器(6)的左下角设置有进气口(6.3),换热器(6)的右下角设置有出气口(6.4),所述膨胀阀(5)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膨胀阀(5)的输出端与所述换热器(6)的进气口(6.3)连接,压缩机(3)的输出端与冷凝器(4)的输入端连接,压缩机(3)的输入端与换热器(6)的出气口(6.4)连接,换热器(6)的进油口、出油口分别与液压传动系统(7)的出油口、进油口连通,还包括与所述冷凝器(4)配合使用的散热风扇装置,所述散热风扇装置包括电机(1)和散热风扇(2),电机(1)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散热风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阀(5)为制冷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3)为DC24V压缩机,电机(1)为DC24V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4)为丝管式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8)和电控系统(9),所述电控系统(9)具有若干输入端以及若干输出端,所述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3)相连接,温度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换热器(6)的出油口(6.2)处,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所述电控系统(9)的输入端相连接,用于将检测温度发送给所述电控系统(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单元(10),所述输入单元(10)与所述电控系统(9)输入端相连接,用于对所述电控系统(9)输入预设温度和其他设计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包括换热器外壳(6.5)、换热内管(6.6)、左竖向隔板(6.7)、右竖向隔板(6.8)、分隔板(6.9)、连通管A(6.10)、连通管B(6.11),换热器外壳(6.5)内设置有换热内管(6.6),换热器外壳(6.5)的两端封闭、换热内管(6.6)的两端开口,换热器外壳(6.5)和换热内管(6.6)的截面均为矩形,换热器外壳(6.5)的前、后内壁与换热内管(6.6)的前后外壁相贴合,换热器外壳(6.5)内设置有左竖向隔板(6.7)和右竖向隔板(6.8),左竖向隔板(6.7)与换热器外壳(6.5)之间为腔室A(6.12),右竖向隔板(6.8)与换热器外壳(6.5)之间为腔室B(6.13),换热内管(6.6)的左端与腔室A(6.12)连通,换热内管(6.6)的右端与腔室B(6.13)连通,进油口(6.1)与腔室A(6.12)连通,出油口(6.2)与腔室B(6.13)连通,换热内管(6.6)的顶部外壁、底部外壁与换热器外壳(6.5)的顶部内壁、底部外壁之间均存在间隙,换热内管(6.6)的顶部外壁与换热器外壳(6.5)的顶部内壁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分隔板(6.9),分隔板(6.9)将换热内管(6.6)的底部外壁与换热器外壳(6.5)的底部内壁之间的间隙分割为左连通室(6.14)和右连通室(6.15),换热内管(6.6)的顶部外壁与换热器外壳(6.5)的顶部外壁之间均存在间隙为下连通室(6.16),连通管A(6.10)的下部与左连通室(6.14)连通,连通管B(6.11)的下部与右连通室(6.15)连通,连通管A(6.10)、连通管B(6.11)的上部均与下连通室(6.16)连通,进气口(6.3)与左连通室(6.14)连通,出气口(6.4)与右连通室(6.15)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钢轮压路机液压传动系统油温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内管(6.6)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导流隔板(6.17)。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