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开式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4621发布日期:2018-12-18 21:00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开式叶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类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开式叶轮。



背景技术:

叶轮既指装有动叶的轮盘,是冲动式汽轮机转子的组成部分,又可以指轮盘与安装其上的转动叶片的总称。叶轮可以根据形状以及开闭合情况进行分类,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按照有无轴结构,可分直线泵,和传统泵。水泵只能输送以流体为介质的物流,不能输送固体,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件,离心泵的叶轮有四种形式,包括闭式叶轮、前半开式叶轮、后半开式叶轮和开式叶轮,但是传统闭式叶轮和开式叶轮容易堵塞和吸程不好,稳定性差,安装复杂,而且使用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后开式叶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后开式叶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后开式叶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有泵盖,所述泵盖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后护板,所述泵体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悬架体,所述泵体的一侧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泵体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泵体内,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依次贯穿悬架体、泵盖和后护板的侧壁并延伸至后护板的一侧,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有轮盘,所述轮盘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六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所述轮盘的一端固定有涡轮。

优选地,所述后护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螺纹通孔,所述泵盖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与第一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泵体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吊耳。

优选地,所述泵盖、后护板和悬架体均采用球墨铸铁制成。

优选地,所述泵体上涂覆有防腐蚀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的时候,先将后护板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泵盖上,通过第一螺栓方便对后护板进行安装和拆卸,然后通过第二螺栓将轮盘固定在转动轴的一端,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吸收的时候,联轴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轮盘转动,轮盘带动涡轮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收集,由于泵盖与涡轮之间的间隙为1mm,从而吸入多大物料就排出多大物料,当需要移动泵体的位置时,将受力点放置在吊耳上,从而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叶轮的改进,实现了不会堵塞吸程好的功能,提高了泵与机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便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开式叶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开式叶轮轮盘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后开式叶轮的涡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联轴器、2泵体、3转动轴、4悬架体、5轮盘、6第一螺栓、7泵盖、8后护板、9涡轮、10第二螺栓、11吊耳、12第二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后开式叶轮,包括泵体2,泵体2内设有泵盖7,通过泵盖7对泵体2提供保护,提高使用寿命,泵盖7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后护板8,泵体2内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悬架体4,泵体2的一侧设有联轴器1,联轴器1的一端连接有转动轴3,联轴器1带动转动轴3转动,转动轴3的一端贯穿泵体2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泵体2内,转动轴3的一端依次贯穿悬架体4、泵盖7和后护板8的侧壁并延伸至后护板8的一侧,转动轴3的一端固定有轮盘5,转动轴3带动轮盘5转动,轮盘5的一端侧壁上等间距设有六个第二螺纹通孔12,转动轴3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螺纹通孔12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第二螺纹通孔12内贯穿设有第二螺栓10,第二螺栓10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通孔12并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通过第二螺栓10将轮盘5安装在转动轴3的一端,轮盘5的一端固定有涡轮9,轮盘5带动涡轮9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后护板8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一螺纹通孔,泵盖7的一端侧壁上设有两个与第一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一螺纹盲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一螺栓6,第一螺栓6的一端贯穿第一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通过第一螺栓6将后护板8固定在泵盖7上,方便安装和拆卸,泵体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吊耳11,方便通过吊耳11带动泵体2移动位置,泵盖7、后护板8和悬架体4均采用球墨铸铁制成,泵体2上涂覆有防腐蚀材料,防腐材料为油漆,能对泵体2提供防腐。

本实用新型中,在安装的时候,先将后护板8通过第一螺栓6固定在泵盖7上,通过第一螺栓6方便对后护板8进行安装和拆卸,然后通过第二螺栓10将轮盘5固定在转动轴3的一端,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吸收的时候,联轴器1带动转动轴3转动,转动轴3带动轮盘5转动,轮盘5带动涡轮9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收集,由于泵盖7与涡轮9之间的间隙为1mm,从而吸入多大物料就排出多大物料,当需要移动泵体2的位置时,将受力点放置在吊耳11上,从而进行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