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9915发布日期:2019-04-24 00:2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属于风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屋顶通风机结构一般为一个圆形风筒和风筒上方加一风帽,在圆形风筒内固定有电机,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叶轮,通过电机驱动叶轮,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排风。整个风机的风筒内部流道中,较大的风速会造成极大的风阻,导致屋顶风机能耗的增加,噪声的增大;同时,风在流出风筒出风口后在风帽的阻挡下,呈一个180度的转弯流道,空气与风帽顶端产生较大摩擦,这一结构加剧了风机的功率损耗并产生更大的气流噪声。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而产生较大的震动噪声,且易使整个风机产生松动,长时间使用后风机容易产生缝隙,出现漏风的现象,进而产生更大的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座、连接筒和风筒,所述风筒的上部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有风帽,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筒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上端,所述安装座和连接筒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风帽的上部中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导风槽,所述风筒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安装有叶轮,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在风筒的内壁上,所述连接杆靠近风筒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风筒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的缓冲凸块,所述风筒上设置有与缓冲凸块相配合的缓冲座,所述缓冲凸块和缓冲座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凸块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穿过缓冲座、风筒与螺母连接,所述风筒包括两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之间设置有消音层,所述消音层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消音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座上部的减震座和设置在连接筒下部的减震凸块,所述减震座和减震凸块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减震座的上部设置有V型的减震槽,所述减震凸块设置在减震槽的内部。通过在安装座和连接筒之间设置减震装置,减震装置能对风机整体进行减震;V型的减震槽和减震凸块相互配合,使得安装座和连接筒之间具有自动对中性,使得安装连接时更加精确,防止风机安装不准确而产生的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凸块的两侧设置有与减震槽相配合的斜面,所述减震凸块与减震槽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颗粒。在减震凸块与减震槽之间设置减震颗粒,进行部分纵向和部分横向的震动吸收,减震颗粒将减震槽空隙填满,使得安装座和连接筒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漏风而产生的震动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槽的底部与减震凸块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吸收纵向的弹性震动。

作为优选:所述消音层的内部填充有消音棉,所述消音颗粒为中空的橡胶颗粒。通过在风筒的内部设置消音层,消音层由吸音棉组成,具有良好的降噪吸音效果,并在消音层的内部设置消音颗粒,消音颗粒为中空的橡胶颗粒,能对噪声震动进行阻尼吸收和隔绝,从而进一步增加风机的整体降噪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槽的下表面和风筒的内壁上均涂覆有消音涂层。通过在导风槽的下表面和风筒的内壁上设置消音涂层,消音涂层为减振消声阻尼涂料,能吸收气流摩擦内壁产生的噪声。

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槽的上部设置有整流罩。通过设置整流罩,能对风机外部的气流进行导流,增加了风机的防风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风帽的内部设置有防鸟网。通过设置防鸟网,能防止虫鸟等对风机内部的入侵。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通过设置多重减震降噪结构,吸收了风机运行产生的震动和气流流动的风噪声,从而降低了风机运行的噪声。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安装在风筒的内壁,并协同连接杆对电机进行固定,需要承受电机的震动;通过设置缓冲凸块和缓冲座,缓冲凸块和缓冲座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形的接触面,增加了两者接触的面积,圆弧形的接触面能一定程度上承载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震动,并在其间设置缓冲垫片,进行进一步的减震缓冲,降低电机的震动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筒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座;2、连接筒;3、风筒;4、风帽;5、连接螺栓;6、导风槽;7、整流罩;8、连接板;9、连接杆;10、电机;11、叶轮;12、防鸟网;13、减震装置;14、减震凸块;15、减震座;16、减震槽;17、减震颗粒;18、缓冲弹簧;19、缓冲凸块;20、缓冲座;21、固定螺栓;22、消音层;23、消音颗粒;24、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低噪声屋顶通风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座1、连接筒2和风筒3,风筒3的上部通过连接螺栓5固定连接有风帽4,连接筒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座1的上端,安装座1和连接筒2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13,风帽4的上部中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导风槽6,风筒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上安装有叶轮11,导风槽6的上部设置有整流罩7,风帽4的内部设置有防鸟网12。

电机10通过连接杆9固定安装在风筒3的内壁上,连接杆9靠近风筒3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8,连接板8靠近风筒3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的缓冲凸块19,风筒3上设置有与缓冲凸块19相配合的缓冲座20,缓冲凸块19和缓冲座20之间设置有缓冲垫片,缓冲凸块19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21,固定螺栓21的一端穿过缓冲座20、风筒3与螺母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8,连接板8固定安装在风筒3的内壁,并协同连接杆9对电机10进行固定,需要承受电机的震动;通过设置缓冲凸块19和缓冲座20,缓冲凸块19和缓冲座20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形的接触面,增加了两者接触的面积,圆弧形的接触面能一定程度上承载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震动,并在其间设置缓冲垫片,进行进一步的减震缓冲,降低电机的震动噪声。

风筒3包括两层保护层24,保护层24之间设置有消音层22,消音层22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消音颗粒23,消音层22的内部填充有消音棉,消音颗粒23为中空的橡胶颗粒,通过在风筒3的内部设置消音层22,消音层22由吸音棉组成,具有良好的降噪吸音效果,并在消音层22的内部设置消音颗粒23,消音颗粒23为中空的橡胶颗粒,能对噪声震动进行阻尼吸收和隔绝,从而进一步增加风机的整体降噪效果。

导风槽6的下表面和5风筒3的内壁上均涂覆有消音涂层;通过在导风槽6的下表面和风筒3的内壁上设置消音涂层,消音涂层为减振消声阻尼涂料,能吸收气流摩擦内壁产生的噪声。

减震装置13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上部的减震座15和设置在连接筒2下部的减震凸块14,减震座15和减震凸块14相互对应设置,减震座15的上部设置有V型的减震槽16,减震凸块14设置在减震槽16的内部,减震凸块14的两侧设置有与减震槽16相配合的斜面,减震凸块14与减震槽16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颗粒17,减震槽16的底部与减震凸块14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8。

通过在安装座1和连接筒2之间设置减震装置13,减震装置13能对风机整体进行减震;V型的减震槽16和减震凸块14相互配合,使得安装座1和连接筒2之间具有自动对中性,使得安装连接时更加精确,防止风机安装不准确而产生的噪声;通过缓冲弹簧18进行吸收纵向的弹性震动,并在减震凸块14与减震槽16之间设置减震颗粒17,进行部分纵向和部分横向的震动吸收,减震颗粒17将减震槽16空隙填满,使得安装座1和连接筒2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从而降低漏风而产生的震动噪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