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口风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2229发布日期:2019-08-13 20:4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口风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贯流风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口风壳。



背景技术:

在送风电器或设备散热装置中均安装有贯流风机,贯流风机主要有叶轮、风道和电动机三部分组成,通过电动机驱动叶轮转动后能够使得风能够进入风道进行定向引导,其中风道的走向是通过机壳的构造来实现的,现有的贯流风机常用的机壳能够在进风口位置与出风口位置都可进行发热装置安装,而当发热装置安装在出风口位置时,容易造成发热装置能够直接接触人或物,从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目前的机壳上并未将出风口的安装结构去掉,导致容易误安装;另外贯流风机中的电动机带动风轮运行时会产生振动,现有的机壳上没有减振装置能够消除运行产生的振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口风壳,解决了现有贯流风机的机壳没有防错结构,而且电动机带动风轮在机壳上运行时要产生振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切口风壳,包括弧形结构的围板,围板的两端均固接有挡板架,两个挡板架上设有安装减振座,两个挡板架之间固接有舌板,舌板位于挡板架底部;挡板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固接有用于连接安装减振座的第一挡板,安装板上固接有位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轴孔,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位于轴孔外侧的限位孔,安装板上位于限位孔与轴孔之间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加固孔;所述第三挡板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发热装置。

通过在两个挡板架上的安装减振座能够对电动机带动风轮运行产生的振动力传递到安装减振座上后能够受到缓冲消除,从而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受到振动的影响,保证整个风机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在安装板的底部设有加强筋,在消除安装板的边缘应力集中的情况下,将原有的安装板去除,从而使得发热装置只能安装在第三挡板上,使发热装置位于进风口,让出风口位置的温度处于安全范围,能够避免将发热装置安装到出风口的情况发生,具有安装防错的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安装减振座对机壳上传递的振动力进行缓冲消除,使得振动力能够软着陆,保证整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不会造成松动的情况,让整机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2、在安装板的底部设置加强筋,不仅能够消除安装板的边缘应力集中的情况,还能形成防错结构,使得发热装置只能安装到第三挡板上,避免在实际安装中将发热装置安装到出风口的情况,对出风口处的人或物能够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安装减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挡板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围板1、挡板架2、安装板21、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第三挡板24、加强筋25、轴孔26、限位孔27、加固孔28、安装减振座3、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滑动调节机构33、导向套筒331、导向轴332、滑动条孔333、限位销轴334、弹性缓冲组件34、定位柱341、限位套筒342、支撑弹簧343、舌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切口风壳,包括弧形结构的围板1,围板1的两端均固接有挡板架2,两个挡板架2上设有安装减振座3,两个挡板架2之间固接有舌板4,舌板4位于挡板架2底部通过围板1、挡板架2及舌板4都成整个安装壳,并且能够保证两个挡板架2之间的连接平衡性;而挡板架2包括安装板21,安装板21的顶部固接有用于连接安装减振座3的第一挡板22,安装板21上固接有位于连接板两侧的第二挡板23及第三挡板24,安装板21的底部设有加强筋25,从而在挡板架2底部形成开口状态,让出风口处没有连接位置,形成悬空;在安装板21中部开设有轴孔26,便于将电动机的输出轴深入到内部,并且在安装板21上开设有多个位于轴孔26外侧的限位孔27,能够对电动机上的安装耳的位置进行限位,为了便于对应限位,限位孔27包括连通的弧形孔及扇形孔,方便在安装时,通过扇形孔插入并转动后在弧形孔中限位,能够保证电动机安装后不会产生摆动,同时,在安装板21上位于限位孔27与轴孔26之间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均布的加固孔28,在加固孔28位置再次对电动机进行锁紧,进一步提高电动机运行稳定性;在第三挡板24上开设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均布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安装发热装置,将发热装置的安装位置限定到第三挡板24上,使得发热装置只能安装在进风口处,将热风引导到出风口,能够避免在出风口处造成人或物产生安全隐患。

安装减振座3包括第一连接板31及与第一连接板31平行的第二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之间设有至少两组沿第一连接板31的宽度方向均布的滑动调节机构33,通过滑动调节结构对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之间的相互移动进行导向、限位,避免在移动过程中造成错位的情况,而滑动调节机构33包括固接在第一连接板31上的导向套筒331以及固接在第二连接板32上的导向轴332,其中导向轴332与导向套筒331滑动配合;所述导向套筒331上开设有贯通的滑动条孔333,导向轴332的下端设有穿过滑动条孔333的限位销轴334;通过导向轴332与导向套之间的滑动配合,能够对相对移动进行良好导向,并且通过滑动条孔333与限位销轴334之间的配合作用对导向轴332在导向套上的滑动距离进行限位;在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32之间设有若干均布排列的弹性缓冲组件34,利用弹性缓冲组件34的弹性效果对振动进行缓冲,将振动力进行软着陆,从而降低在整个壳体上的振动力,弹性缓冲组件34包括固接在第一连接板31上的定位柱341及固接在第二连接板32上的限位套筒342,定位柱341上套设有上端伸入限位套筒342内的支撑弹簧343,支撑弹簧343的下端固接于定位柱341上,支撑弹簧343的上端固接于限位套筒342上,利用支撑弹簧343的压缩特性能够将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之间的相互移动进行缓冲,从而对振动力进行缓冲消除,实现软着陆,避免振动力造成连接位置松动的情况。

为了保证支撑弹簧343的压缩距离在压缩极限范围内,让定位柱341的高度小于导向套筒331的高度,使得支撑弹簧343的最大压缩限度时受到导向轴332在导向套筒331内滑动的最大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理解,并非对具体技术特征的安装顺序、使用数量或重要程度进行限定。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