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增压装置的包括虹膜式隔板机构的径流式压缩机、增压装置和虹膜式隔板机构的薄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7138发布日期:2020-05-12 16: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增压装置的径流式压缩机(30),具有

-压缩机轮盘(13),其布置在压缩机壳体(31)中并且可旋转地固定到可旋转地安装的转子轴(14);和

-新鲜空气供应通道(36),其用于将新鲜空气质量流(fm)运送到所述压缩机轮盘(13),

其中

-虹膜式隔板机构(50)布置在所述压缩机轮盘(13)上游,并且被设计成至少部分地关闭或打开隔板孔(55),从而允许可变地调节用于所述新鲜空气质量流(fm)的流动横截面,以允许至少在部分区域上进入所述压缩机轮盘(13);

-所述虹膜式隔板机构(50)包括若干薄片(52),其中,每个薄片(52)具有薄片基体(56),所述薄片基体具有用于界定所述隔板孔(55)的内边缘部分(58),其中,每个薄片(52)的所述内边缘部分(58)在背离所述压缩机轮盘(13)的一侧上具有不是尖锐边缘的内边缘(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流式压缩机(30),

其中,所述内边缘在背离所述压缩机轮盘(13)的一侧上具有圆角(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径流式压缩机(30),

其中,所述圆角由大于或等于0.5mm的半径部(62)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径流式压缩机(301),

其中,所述内边缘在背离所述压缩机轮盘(13)的一侧上具有倒角(6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器(1),

其中,所述内边缘背离所述压缩机轮盘(13)的一侧由一系列倒角形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径流式压缩机(30),

其中,所述薄片基体(56)的壁厚(59)大于所述径流式压缩机(30)的操作的结构-机械方面所需的壁厚。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径流式压缩机(30),

其中,每个薄片(52)通过冲压、步冲、锻造、压花或铸造工艺来生产。

8.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径流式压缩器(30)的虹膜式隔板机构(50)的薄片(52),其中,所述薄片(52)具有薄片基体(56),所述薄片基体具有用于界定所述虹膜式隔板机构(50)的隔板孔(55)的内边缘部分(58);并且

-当安装成适于操作时,所述内边缘部分(58)在远离所述涡轮增压器(1)的压缩机轮盘(13)的一侧上具有不是尖锐边缘的内边缘(60)。

9.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增压装置(1),其中,所述增压装置(1)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径流式压缩机(30),并且其中,所述增压装置(1)被设计为废气涡轮增压器或由电动马达操作的增压器或通过与所述内燃发动机的机械联接来操作的增压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增压装置(1)的包括虹膜式隔板机构(50)的径流式压缩机(30)。本发明还涉及增压装置(1),其包括径流式压缩机(30)和用于虹膜式隔板机构(50)的薄片(52)。径流式压缩机(30)具有:压缩机轮盘(13),其可旋转地固定到可旋转地安装的转子轴(14);和新鲜空气供应通道(36),其用于将新鲜空气质量流量(FM)传送到压缩机轮盘(13)。虹膜式隔板机构(50)布置在压缩机轮盘(13)的上游,使得用于相对于压缩机轮盘(13)流动的新鲜空气质量流量(FM)的流动截面可以至少在子区域上可变地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M.博格纳;C.舍费尔;S.施拉维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维特思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