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9175发布日期:2019-10-13 00:2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改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目前技术所生产的涡轮增压器过于复杂,并且造价昂贵,需要专业的技师进行安装与测试,还存在维护费用高,故障率高的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壳体、止震环、螺丝、一级涡轮扇、涡轮扇支架、滤芯支架、一级滤芯、隔网、二级滤芯、二级涡轮扇,所述止震环共有三个,分别套装在壳体的中部及左右两端,所述涡轮扇共有两个,分为一级涡轮扇和二级涡轮扇,且一级涡轮扇和二级涡轮扇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涡轮扇支架顶端的中心位置,而两个涡轮扇支架分别固定在壳体内部的前端和后端,并从壳体外部使用螺丝进行固定,所述滤芯共有两个,分为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且两个滤芯均嵌入滤芯支架内,滤芯支架的后端嵌有隔网,两个滤芯支架等距嵌入壳体内部,位于一级涡轮扇和二级涡轮扇之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壳体、涡轮扇支架、滤芯支架、隔网均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其中滤芯支架和隔网为一体成型设计,一级涡轮扇和二级涡轮扇为轻质高强度玻璃钢材料制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一级涡轮扇和二级涡轮扇与涡轮扇支架连接的轴承为低阻轴承,以降低涡轮扇旋转时所产生的阻力,使其对空气流动更加灵敏。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一级滤芯和二级滤芯均使用含合成树脂的细纤维棉纱,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一步净化,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更加纯净。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壳体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止震环,使止震环的外径和发动机进气管的内径相同,直接嵌入发动机进气管的最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制造成本低,维护费用低的特点,而且便于安装,无需专业的技师安装与测试;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两端均安装有涡轮扇,使进入的空气形成高速漩涡状,加速进入发动机内,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并且壳体内设有两级滤网,有效过滤空气杂质,使空气更加纯净,增加发动机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涡轮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壳体1、止震环2、螺丝3、一级涡轮扇4、涡轮扇支架5、滤芯支架6、一级滤芯7、隔网8、二级滤芯9、二级涡轮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涡轮增压器,包括:包括壳体1、止震环2、螺丝3、一级涡轮扇4、涡轮扇支架5、滤芯支架6、一级滤芯7、隔网8、二级滤芯9、二级涡轮扇10,所述止震环2共有三个,分别套装在壳体1的中部及左右两端,所述涡轮扇共有两个,分为一级涡轮扇5和二级涡轮扇10,且一级涡轮扇4和二级涡轮扇10均通过轴承固定在涡轮扇支架5顶端的中心位置,而两个涡轮扇支架5分别固定在壳体1内部的前端和后端,并从壳体1外部使用螺丝3进行固定,所述滤芯共有两个,分为一级滤芯7和二级滤芯9,且两个滤芯均嵌入滤芯支架6内,滤芯支架6的后端嵌有隔网8,两个滤芯支架6等距嵌入壳体1内部,位于一级涡轮扇4和二级涡轮扇10之间。

所述壳体1、涡轮扇支架5、滤芯支架6、隔网8均使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其中滤芯支架6和隔网8为一体成型设计,一级涡轮扇4和二级涡轮扇10为轻质高强度玻璃钢材料制作。

所述一级涡轮扇4和二级涡轮扇10与涡轮扇支架5连接的轴承为低阻轴承,以降低涡轮扇旋转时所产生的阻力,使其对空气流动更加灵敏。

所述一级滤芯7和二级滤芯9均使用含合成树脂的细纤维棉纱,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一步净化,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更加纯净。

所述壳体1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止震环2,使止震环2的外径和发动机进气管的内径相同,直接嵌入发动机进气管的最前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制造成本低,维护费用低的特点,而且便于安装,无需专业的技师安装与测试,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两端均安装有涡轮扇,使进入的空气形成高速漩涡状,加速进入发动机内,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并且壳体内设有两级滤网,有效过滤空气杂质,使空气更加纯净,增加发动机动力。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