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流量的多级真空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2203发布日期:2020-05-20 01:14阅读:1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流量的多级真空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大流量的多级真空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较多的真空抓取的结构,大体都是通过把抓取件内部抽取至真空状态,利用大气真空负压把待抓取物品压向抓取件来实现抓取效果。而对于一些大型的产品来说,通常都是通过多个真空抓取机构配合来进行抓取的,这些真空抓取机构均连接一台真空风机或真空泵,然后根据需要,打开对应位置和数量的真空抓取机构即可实现抓取的效果。

但是这种真空抓取机构有如下不足:所有的真空抓取机构均是连接同一台真空机的,这就使得哪怕只有一个真空抓取机构动作,也要打开整台真空机进行工作,而真空风机工作时的功率和能耗均非常大,这无疑会增加抓取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大流量的多级真空发生器,可以分离安装在不同的吸取工位,通过独立控制来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能够低成本地实现真空抓取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流量的多级真空发生器,包括本体、吹气阀以及至少一根多级真空管,所述本体贯穿设置有抓取孔,所述本体还设置有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所述多级真空管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若干个抽气口,所述第一流通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抽气口与所述抓取孔连通;

所述吹气阀用于外接气源并控制外接的气源所产生的气流自所述第一流通经所述多级真空管后排出至所述第二流通道,通过气流流通使得所述抽气口处的气压降低,从而经所述抽气口把所述抓取孔内部的气体抽入所述多级真空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多级真空管设置于所述本体内,所述第一流通道设置有第一插口,所述第二流通道设置有第二插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多级真空管的两端,所述多级真空管的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阀为通断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吹气阀装设于所述本体的外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多级真空管包括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真空部,每个真空部分别设置有抽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分别设置于位于两端的真空部。

更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真空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流通道均设置于所述抓取孔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抓取孔内还设置有真空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往多级真空管内通入气流,采用文丘里原理效应来把抓取孔内的气体经抽气口抽入至多级真空管内而使得抓取孔内产生真空,从而通过功耗更小的气源来实现真空抓取的效果,降低了产生真空所需消耗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级真空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2—吹气阀,3—多级真空管,4—真空过滤器,5—隔离部件,11—抓取孔,12—第一流通道,13—第二流通道,31—进气口,32—出气口,33—抽气口,34—真空部,111—真空区,112—正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大流量的多级真空发生器,包括本体1、吹气阀2以及至少一根多级真空管3,所述本体1贯穿设置有抓取孔11,所述本体1还设置有第一流通道12和第二流通道13,所述多级真空管3设置有进气口31、出气口32和若干个抽气口33,所述第一流通道12与所述进气口31连通,所述第二流通道13与所述出气口32连通,抽气口33与抓取孔11连通;具体的,如图3所示,进气口31和出气口33分别设置于多级真空管3的两端,而抽气孔33则设置于多级真空管3的侧壁。

吹气阀2用于外接气源,并把外接的气源所输出的气体引导至所述第一流通道12内。在本实用新型进行工作时,所述吹气阀2打开而控制外界气源所产生的气流自所述第一流通道12经所述多级真空管3后排出至所述第二流通道13,根据伯努利定律,由于多级真空管3内部流通有高速气流,因此多级真空管3内部的气压相较于抓取孔11内的气压低;当抓取孔11贴合于待抓取物后,抓取孔11内的气体会经抽气口33而进入多级真空管3内,从而使得抓取孔11内部气体逐渐减小直至处于真空状态,实现了真空抓取的功能。具体的,由于气源(例如鼓风机)的工作功耗是远小于真空机的工作功耗的,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气源来替代真空机作为真空供给源,在保证了抓取孔11内能够实现真空抓取的前提下,根据工作节拍所需而耗气产生真空,降低了产生真空所需的能耗,从而降低了真空抓取所耗费的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级真空管3方可实现高速抽取真空的效果。如图3所示,该多级真空管3的具体结构为:所述多级真空管3包括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真空部34,每个真空部34分别设置有抽气口33,所述进气口31和所述出气口32分别设置于位于两端的真空部34。本实施例以三个真空部34组成的多级真空管3为例,即该多级真空管3是具备三个抽气口33的,当气流自进气口31进入时,气流先经过离进气口31最近的抽气口33,根据伯努利定律而使得该抽气口33实现抽取抓取孔11内部气体的效果;而被抽取进真空部34的气体,会随着气流一起动作而经过下一个抽气口33,使得该下一个抽气口33于抓取孔11内部进行抽气,并且连同被抽取的气体一起经过最后一个抽气口33,实现了三级抽气的效果。该三级抽气的效果除了提升了抽气的效率以外,还能够把前一级所抽取的气体进行利用并作为下一个抽气口33抽气时所用到的气流,增加了下一个抽气口33的抽气效率,实现了如同“涡轮增压”那般节省能耗的效果,即采用更低的能耗实现了同等甚至更优的抽取真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级真空管3设置于所述本体1内,所述第一流通道12设置有第一插口(图中未标注),所述第二流通道13设置有第二插口(图中未标注),所述进气口31和所述出气口32分别设置于所述多级真空管3的两端,所述多级真空管3的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即通过多级真空管3分别插入第一插口和第二插口的方式,来实现多级真空管3与第一流通道12、第二流通道13连通;具体的,多级真空管3与第一插口的连接处、多级真空管3与第二插口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件,用于防止漏气现象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阀2为电磁阀。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对应位置的吹气阀2进行通电,即可实现对该吹气阀2所连接的多级真空管3进行充气,从而实现独立控制本体1进行真空抓取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气阀2装设于所述本体1的外侧壁,能够实现不使用导管而把吹气阀2与第一流通道12接通,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当然,吹气阀2与第一连通道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结构,防止漏气现象的发生。

具体的,相邻的两个真空部3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保证了真空部3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通道12和所述第二流通道13均设置于所述抓取孔11的内侧壁,具体为抓取孔11内焊接或者一体成型有专门的管道作为第一流通道12和第二流通道13,且多级真空管3也是设置在从而让抽取真空的结构部件均位于本体1内;优选的,本体1内部有隔离部件5把抓取孔11分隔为真空区111和正压区112,进一步实现了避免漏气而影响了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效果;而本实施例所述的隔离部件5为常规部件,在此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图3显示的是本体1在俯视状态下的示意图,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结合图2可知,正压区112是与真空区111完全隔离的,且整个抓取孔11为一个盲孔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取孔11内还设置有真空过滤器4,该真空过滤器4设置在抽气口33和抓取孔11的抓取口(图中未标注)之间,用于在抓取动作时把抓取孔11自外界抽入的气体的杂质进行过滤,从而避免杂质进入气流中随着气流流动而影响了其他部件的工作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