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9250发布日期:2020-07-14 17:0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



背景技术:

油缸主要包括缸体、缸头以及缸杆,缸头固定设置在缸体前端,缸杆从缸头中穿过,缸杆与缸头之间为滑动配合;

目前的防侧载油缸,如在先专利(专利号:201510812995.6,专利名称:主动式抗侧载掘进机推进液压油缸)所介绍的,其通过在整个缸盖的杆孔内设置焊铜层,然后在设置若干个微孔来注油,以使焊铜层与活塞杆之间形成油膜,提升活塞杆抗侧载能力。这种油缸存在的缺陷是:片面的去解决油缸承受的侧载力,虽然通过在缸盖内壁都设置焊铜层,会与在焊铜层与活塞杆之间形成高压油膜,提升一定的侧向载荷,但是焊铜层存在的问题是材质较软,硬度不够,活塞杆承受较大侧向力是指活塞杆发生形变的时候,整个焊铜层往往是会被压扁,对比文件中在整个缸盖内壁都设置焊铜层,致使整个缸盖对活塞杆不能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支撑,缸盖提供的支撑强度较低,仍不能适应一些高轻度高负载的侧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解决以往缸杆与缸头之间防侧载能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缸体上的缸头以及缸杆,所述缸头中心开设杆孔,所述缸杆从缸头杆孔中穿过;

所述杆孔内由前至后依次开设第一支承环槽、第二支承环槽、第三支承环槽以及第四支承环槽,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内焊接固定铜环,适于与缸杆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支承环槽、第三支承环槽以及第四支承环槽内均设置酚醛夹布支承环,适于与缸杆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铜环内孔形成锥孔和圆孔,所述锥孔位于圆孔前侧,所述锥孔适于避让缸杆径向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和第二支承环槽之间开设主密封槽,所述第二支承环槽和第三支承环槽之间开设从密封槽,所述主密封槽内设置主密封圈,所述从密封槽内设置从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前侧开设防尘环槽,所述防尘环槽内设置防尘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提供一种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通过在缸头杆孔内设置三个酚醛夹布支承环可以提升对缸杆径向支撑强度,使缸头能承受缸杆高强度的侧载冲击,同时设置一个铜环,通过铜环与缸杆之间形成的油膜,减少缸杆移动的摩擦力。

由于铜环材质较软,当缸杆所承受的侧载力较大的时候,铜环可以通过受挤压变形来吸收缸杆侧载力,对缸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缸头直接裂开。

铜环上形成的锥孔适于避让缸杆径向位移,即使当缸杆承受的侧载力致使缸杆发生弯曲变形的时候,依靠铜环上形成的锥孔,还能起到避让缸杆的弯曲位移功能,有效保护缸杆与缸头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缸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铜环示意图;

其中,1、缸杆,2、缸体,3、缸头,4、铜环,41、锥孔,51、防尘圈,52、主密封圈,53、第二酚醛夹布支承环,54、从密封圈,55、第三酚醛夹布支承环,56、第四酚醛夹布支承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3的防侧载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缸体2上的缸头3以及缸杆1,所述缸头3中心开设杆孔,所述缸杆1从缸头3杆孔中穿过。

所述杆孔内由前至后依次开设第一支承环槽、第二支承环槽、第三支承环槽以及第四支承环槽,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内焊接固定铜环4,适于与缸杆1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支承环槽内设置第二酚醛夹布支承环53,第三支承环槽内设置第三酚醛夹布支承环55,第四支承环槽内设置第四酚醛夹布支承环56,酚醛夹布支承环适于与缸杆1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

酚醛夹布支承环是由专用脱浆细白布浸以酚醛树脂经加热卷制,车削加工而成,它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耐油性、很低的吸水性和较高的耐磨性。

铜环4内孔形成锥孔41和圆孔,所述锥孔41位于圆孔前侧,所述锥孔41适于避让缸杆1径向位移。

第一支承环槽和第二支承环槽之间开设主密封槽,所述第二支承环槽和第三支承环槽之间开设从密封槽,所述主密封槽内设置主密封圈52,所述从密封槽内设置从密封圈54。主密封圈52和从密封圈54用于放置缸体2内的液压油渗漏。

第一支承环槽前侧开设防尘环槽,所述防尘环槽内设置防尘圈51。防尘圈51用于防尘,避免粉尘进入到铜环4内,影响油墨润滑。

作业时,缸杆1受到的侧载力主要有三个酚醛夹布支承环在承受,当承载力出现瞬间增大的情况时,缸杆1发生弯曲,铜环4的锥孔41正好可以进行避让。

本实用新型的防侧载结构,在缸头3杆孔内设置三个酚醛夹布支承环,大大的提升径向支撑强度,提升缸杆1的抗侧载力,铜环4的设置,强度比不上酚醛夹布支承环,但是其可以与缸杆1之间形成油膜,提升润滑性,同时在铜环4内孔前端形成锥孔41,起到避让缸杆1的弯曲位移功能,防止缸杆1弯曲挤压铜环4致使铜环4报废的现象。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固定设置在缸体上的缸头以及缸杆,所述缸头中心开设杆孔,所述缸杆从缸头杆孔中穿过;

所述杆孔内由前至后依次开设第一支承环槽、第二支承环槽、第三支承环槽以及第四支承环槽,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内焊接固定铜环,适于与缸杆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支承环槽、第三支承环槽以及第四支承环槽内均设置酚醛夹布支承环,适于与缸杆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铜环内孔形成锥孔和圆孔,所述锥孔位于圆孔前侧,所述锥孔适于避让缸杆径向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和第二支承环槽之间开设主密封槽,所述第二支承环槽和第三支承环槽之间开设从密封槽,所述主密封槽内设置主密封圈,所述从密封槽内设置从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前侧开设防尘环槽,所述防尘环槽内设置防尘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载油缸用缸杆与缸头的防侧载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缸体上的缸头以及缸杆,所述缸头中心开设杆孔,所述缸杆从缸头杆孔中穿过;所述杆孔内由前至后依次开设第一支承环槽、第二支承环槽、第三支承环槽以及第四支承环槽,所述第一支承环槽内焊接固定铜环,适于与缸杆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所述第二支承环槽、第三支承环槽以及第四支承环槽内均设置酚醛夹布支承环,适于与缸杆外壁形成滑动接触配合。通过在缸头杆孔内设置三个酚醛夹布支承环可以提升对缸杆径向支撑强度,使缸头能承受缸杆高强度的侧载冲击,同时设置一个铜环,通过铜环与缸杆之间形成的油膜,减少缸杆移动的摩擦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孟凡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军宏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