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9725发布日期:2020-11-25 17:41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属于油缸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式多使用顺序阀,靠压力控制,可靠性较低。另外顺序阀消耗了一部分系统压力,降低了油缸的输出力。也有+通过顺序阀+机械行程阀控制的,行程阀开启推力大,冲击大,撞针减小了流道面积,使得回油背压升高、压力损失大、系统温升快。还有的通过控制排油来实现油缸的顺序动作,这种方式使系统起高压,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油缸顺序伸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包括:

1)多油缸的结构设置:

采用若干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油缸,所述的油缸均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活塞和活塞杆组件,缸体和活塞杆组件之间连接前盖,活塞内设有液控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活塞和缸体后端之间形成油缸无杆腔,缸体、活塞、活塞杆组件与前盖之间形成油缸有杆腔;缸体前端内壁上设有在外部互通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缸体前端设有有杆腔油口,缸体后端设有无杆腔油口;活塞外圆上设有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的位置使得其在活塞运动至最左端时分别与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连通,活塞左端内部设有第三油口,活塞左端台阶上设有油孔;活塞杆组件内部设有第一油路、第二油路,活塞杆组件前端设有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所述的液控单向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杆,阀体的一端和阀杆之间设有阀盖,阀体、阀杆和阀盖之间形成环形腔;阀体的另一端和阀杆之间套有弹簧;阀体上设有控制油口,阀杆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油孔,阀杆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油孔;第一环形槽通过控制油口与环形腔相连通,第二环形槽与油缸无杆腔相连通,油缸无杆腔与无杆腔油口相连通;第一单向阀油孔与第二单向阀油孔相连通,第二单向阀油孔与第三油口相连通,第三油口与第一油路相连通,第一油路与第四油口相连通,上一级油缸的第四油口通过外部油路与下一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相连通;有杆腔油口与油缸有杆腔相连通,油缸有杆腔与油孔相连通,油孔与第二油路相连通,第二油路与第五油口相连通,上一级油缸的第五油口通过外部油路与下一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相连通;

2)油缸顺序伸出:

第一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进油,推动其活塞、活塞杆组件向左运动,到最左端后,其活塞上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分别与缸体上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连通,油缸无杆腔的压力油经第二环形槽、第二油口、第一油口、第一环形槽,通过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进入到液控单向阀的环形腔,入阀后油压力克服弹簧的最大工作弹力及阀杆右端的受力,将阀杆一直推动到最右端,使第一单向阀油孔与油缸无杆腔连通,液控单向阀开启,左右端相通,油缸无杆腔内的压力油经第一单向阀油孔、第二单向阀油孔进入第三油口,再经第一油路到第四油口,再经外部油路到达第二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推动其活塞、活塞杆组件向左运动,到最左端后,其活塞上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分别与缸体上的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相连通,油缸无杆腔的压力油经第二环形槽、第二油口、第一油口、第一环形槽,通过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进入到液控单向阀的环形腔,入阀后油压力克服弹簧的最大工作弹力及阀杆右端的受力,将阀杆一直推动到最右端,使第一单向阀油孔与油缸无杆腔连通,液控单向阀开启,左右端相通,油缸无杆腔内的压力油经第一单向阀油孔、第二单向阀油孔进入第三油口,再经第一油路到第四油口,再经外部油路到达第三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依此重复上述动作;

3)油缸缩回:第一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进油,进入第一级油缸的有杆腔,推动其活塞、活塞杆组件向右运动,同时有一部分压力油经其油孔、第二油路,到达第五油口,再经外部油路和第二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进入第二级油缸的有杆腔,推动第二级油缸的活塞、活塞杆组件向右运动,同时有一部分压力油经第二级油缸的油孔、第二油路,到达第二级油缸的第五油口,再经外部油路和第三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进入第三级油缸的有杆腔……依此重复上述动作,最后,每级油缸的活塞杆都全部缩回。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体和阀杆的右端为硬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杆右端为外锥面,阀体右端为内锥面,阀杆右端的外锥面与阀体右端的内锥面紧贴形成锥面密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控制油缸顺序伸出的新方式,利用插装式液控单向阀控制压力油顺序进入各级油缸的无杆腔,其具有:1、控制的可靠性最高,各级油缸绝对是逐级伸出,肯定不会出现乱级的现象;2、因新式液控单向阀为中心孔过油结构,液压油的流道直接、通畅,流经液控单向阀造成的压降极小,不会给系统造成明显的压力损失;3、无行程阀,不会有冲击、回油背压升高、系统温升快、压力损失大等副作用;4、回油不起高压,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个油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个油缸的活塞及活塞杆组件到最左端时的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个油缸的液控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若干个结构完全相同的油缸,每个油缸均包括缸体1,缸体1内设有相互连接的活塞2和活塞杆组件3,缸体1和活塞杆组件3之间连接前盖4,活塞2内设有液控单向阀5,液控单向阀5、活塞2和缸体1后端之间形成油缸无杆腔6,缸体1、活塞2、活塞杆组件3与前盖4之间形成油缸有杆腔7。缸体1前端内壁上设有在外部互通的第一油口1-1和第二油口1-2,缸体1前端设有有杆腔油口1-4,缸体1后端设有无杆腔油口1-3;活塞2外圆上设有第一环形槽2-1和第二环形槽2-2,第一环形槽2-1和第二环形槽2-2的位置使得其在活塞2运动至最左端时分别与第一油口1-1和第二油口1-2相连通,活塞2左端内部设有第三油口2-3,活塞2左端台阶上设有油孔2-4;活塞杆组件3内部设有第一油路3-1、第二油路3-3,活塞杆组件3前端设有第四油口3-2和第五油口3-4。如图3所示,液控单向阀5包括阀体5-1,阀体5-1内设有阀杆5-2,阀体5-1的一端和阀杆5-2之间设有阀盖5-3,阀体5-1、阀杆5-2和阀盖5-3之间形成环形腔5-5。阀体5-1的另一端和阀杆5-2之间套有弹簧5-4。阀体5-1和阀杆5-2的右端为硬密封。阀体5-1上设有控制油口5-1-1,阀杆5-2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油孔5-2-1,阀杆5-2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油孔5-2-2。上述的阀体5-1和阀杆5-2也可以为锥面密封,阀杆5-2右端为外锥面,阀体5-1右端为内锥面,阀杆5-2右端的外锥面与阀体5-1右端的内锥面紧贴形成锥面密封。第一环形槽2-1通过控制油口5-1-1与环形腔5-5相连通,第二环形槽2-2与油缸无杆腔6相连通,油缸无杆腔6与无杆腔油口1-3相连通,第一单向阀油孔5-2-1与第二单向阀油孔5-2-2相连通,第二单向阀油孔5-2-2与第三油口2-3相连通,第三油口2-3与第一油路3-1相连通,第一油路3-1与第四油口3-2相连通,上一级油缸的第四油口3-2通过外部油路与下一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1-3相连通。有杆腔油口1-4与油缸有杆腔7相连通,油缸有杆腔7与油孔2-4相连通,油孔2-4与第二油路3-3相连通,第二油路3-3与第五油口3-4相连通,上一级油缸的第五油口3-4通过外部油路与下一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1-4相连通。

在第一级油缸的的活塞杆伸出到头后,第二级油缸的活塞杆再开始伸出,其到头后,第三级油缸的活塞杆再开始伸出,以此类推。本实施例以三级油缸为例。

具体的控制方法为:

油缸顺序伸出:第一级(最上一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1-3进油,推动其活塞2、活塞杆组件3向左运动,到最左端后,其活塞上的第一环形槽2-1和第二环形槽2-2分别与缸体1上的第一油口1-1和第二油口1-2相连通(如图2所示),油缸无杆腔6的压力油经第二环形槽2-2、第二油口1-2、第一油口1-1、第一环形槽2-1,通过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油口5-1-1进入到液控单向阀5的环形腔5-5,入阀后油压力克服弹簧5-4的最大工作弹力及阀杆5-2右端的受力,将阀杆5-2一直推动到最右端,使第一单向阀油孔5-2-1与油缸无杆腔6连通,液控单向阀5开启,左右端相通,油缸无杆腔6内的压力油经第一单向阀油孔5-2-1、第二单向阀油孔5-2-2进入第三油口2-3,再经第一油路3-1到第四油口3-2,再经外部油路到达第二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1-3,推动其活塞2、活塞杆组件3向左运动,到最左端后,其活塞上的第一环形槽2-1和第二环形槽2-2分别与缸体1上的第一油口1-1和第二油口1-2相连通(如图2所示),油缸无杆腔6的压力油经第二环形槽2-2、第二油口1-2、第一油口1-1、第一环形槽2-1,通过液控单向阀5的控制油口5-1-1进入到液控单向阀5的环形腔5-5,入阀后油压力克服弹簧5-4的最大工作弹力及阀杆5-2右端的受力,将阀杆5-2一直推动到最右端,使第一单向阀油孔5-2-1与油缸无杆腔6连通,液控单向阀5开启,左右端相通,油缸无杆腔6内的压力油经第一单向阀油孔5-2-1、第二单向阀油孔5-2-2进入第三油口2-3,再经第一油路3-1到第四油口3-2,再经外部油路到达第三级油缸的无杆腔油口1-3……依此重复上述动作。

油缸缩回:第一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1-4进油,进入第一级油缸的有杆腔7,推动其活塞2、活塞杆组件3向右运动,同时有一部分压力油经其油孔2-4、第二油路3-3,到达第五油口3-4,再经外部油路和第二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1-4,进入第二级油缸的有杆腔7,推动第二级油缸的活塞2、活塞杆组件3向右运动,同时有一部分压力油经第二级油缸的油孔2-4、第二油路3-3,到达第二级油缸的第五油口3-4,再经外部油路和第三级油缸的有杆腔油口1-4,进入第三级油缸的有杆腔……依此重复上述动作,最后,每级油缸的活塞杆都全部缩回。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都属于现有技术。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