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3812发布日期:2020-10-28 11:2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风机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机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消防排烟风机一般由外筒、内筒、电机、叶轮构成,内筒置于外筒内部,而电机又置于内筒内部,烟气在内筒和外筒之间流通,通过内筒对电机进行防护,使其电机免受外部高温烟气影响,即使这样,内筒内部的温度还是比较高的,需要通过通风管引入外部空气进行循环降温,但是这种结构的空气流动效果不能有效的作用于电机表面,从而致使电机降温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的散热结构,用于改善电机的散热结构,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内筒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内筒前端的法兰连接固定,内筒后端侧壁上设有散热孔以及位于散热孔外部并与内筒连接固定的散热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内部于所述法兰和散热孔之间设有一定位板,定位板为环形面板,其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定位板内壁与所述电机之间的间隙为1-2cm,定位板一端与所述法兰密闭连接固定,定位板另一端与所述内筒内壁密闭连接固定,定位板靠近法兰的一端内部通过通风管与外筒外部连通。

所述定位板与内筒内壁之间构成一空腔,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所述保温材料为阻燃保温材料。

所述定位板外壁上还包括一与其连接的环形板,环形板截面为c型结构且其两侧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外壁密闭连接固定,内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环形板内部连通的出风口,且所述环形板内部还与所述通风管连通。

所述出风口径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筒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内筒内部增加定位板减小间隙的大小,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内筒内部后可以直接作用于电机表面,通过空气流动将电机表面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散热效果,保障了电机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在定位板与内筒之间的空腔内设置保温材料,具有隔热的作用,可以减少外部高温气体对内部电机的影响,从而保障了电机的作业环境更加适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筒、101通风管、200叶轮机构、300内筒、301法兰、302散热罩、303定位板、304环形板、305出风口、400电机、500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外筒100、内筒300、叶轮机构200和电机400,所述内筒300置于外筒100内部且两者之间同轴分布,同时通过径向分布的三组支撑片将外筒100、内筒300连接固定,电机400与内筒300前端的法兰301连接固定,内筒300后端侧壁上设有散热孔以及位于散热孔外部并与内筒300连接固定的散热罩302,叶轮机构200位于内筒300前端外侧并与所述电机400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内筒300内部于所述法兰301和散热孔之间设有一定位板303,定位板303为环形面板,其截面为l型结构,定位板303整体平行于内筒300内壁设置,所述定位板303内壁与所述电机400之间的间隙为1cm,该间隙在保障电机400装配效果的前提下,用于实现空气的流动并作用于电机400表面,将电机400表面的热量带走,定位板303一端与所述法兰301密闭连接固定,定位板303另一端与所述内筒300内壁密闭连接固定,使得定位板303与内筒300内壁之间的空腔密闭,同时在空腔内填充有阻燃岩棉等保温材料500,用于实现隔热的作用,可以减少外部高温气体传导至内筒300内部,从而降低对内部电机400运行产生的影响,从而保障了电机400的作业环境更加适宜;

同时,所述定位板303外壁上还包括一与其连接的环形板304,使得环形板304位于空腔内部,环形板304截面为c型结构且其两侧分别与所述定位板303外壁密闭连接固定,使得环形板304内部的环形空腔密闭,内筒300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环形板304内部连通的出风口305,出风口305径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筒300内壁上,所述环形板304内部通过通风管101与外筒100外部连通,通风管101一端与外筒100连接固定,通风管101另一端与所述环形板304连接固定,使得外部空气可以通过通风管101进入至内筒300内部,出风口305的整体开孔面积应大于通风管101的截面面积,使得进风效果保持较小阻力,同时将空气均匀分布在电机400周围,并向内筒300后端流动,将电机400本身散发的热量及外部传导至内筒300内壁上的热量通过空气输送至散热孔处并排出,最终保障了电机400的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风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内筒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内筒前端的法兰连接固定,内筒后端侧壁上设有散热孔以及位于散热孔外部并与内筒连接固定的散热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筒内部于所述法兰和散热孔之间设有一定位板,定位板为环形面板,其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定位板内壁与所述电机之间的间隙为1-2cm,定位板一端与所述法兰密闭连接固定,定位板另一端与所述内筒内壁密闭连接固定,定位板靠近法兰的一端内部通过通风管与外筒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与内筒内壁之间构成一空腔,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为阻燃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外壁上还包括一与其连接的环形板,环形板截面为c型结构且其两侧分别与所述定位板外壁密闭连接固定,内筒内壁上设有若干与环形板内部连通的出风口,且所述环形板内部还与所述通风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径向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筒内壁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的散热结构,包括内筒和电机,所述电机与内筒前端的法兰连接固定,内筒后端侧壁上设有散热孔以及位于散热孔外部并与内筒连接固定的散热罩,所述内筒内部于所述法兰和散热孔之间设有一定位板,定位板为环形面板,其截面为L型结构,所述定位板内壁与所述电机之间的间隙为1‑2cm,定位板一端与所述法兰密闭连接固定,定位板另一端与所述内筒内壁密闭连接固定,定位板靠近法兰的一端内部通过通风管与外筒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内筒内部增加定位板减小间隙的大小,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内筒内部后可以直接作用于电机表面,通过空气流动将电机表面的热量带走从而实现散热效果,保障了电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升;郭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诚泽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7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