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73335发布日期:2022-09-28 01:2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动液压泵,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


背景技术:

2.减振器在衰减车身与底盘振动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既提升了车辆内乘客的舒适性,也提升了车轮的抓地力。概言之,减振器可以提升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3.在传统的被动减振器中,由于稳定性和操纵性在一定范围内是两个相互妥协的量,因此一般在车辆出厂时经过调教来达到一个可被广泛接受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路面情况、车辆内乘坐人员数量等均存在变化,因此用传统的被动减振器很难在所有情况下均有不错的效果。
4.为了改善动态性能,业内提出了主动减振器。主动减振器通过控制活塞两侧的压强差,来控制主动减振器对外输出的力,从而控制车辆的稳定性以及操作性。活塞两侧的压强差的控制可通过电动液压泵的控制来实现。相较于传统的被动减振器,主动减振器可以提供更好的动态范围,在多种条件下均可实现较好的稳定性和操纵性的控制并且可以回收振动所产生的能量。
5.目前的问题在于,电动液压泵的功率是有限的,当活塞运动速度过快,导致电动液压泵转速超过控制范围时,车辆的稳定性以及操作性将难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所述电动液压泵与减振器连接后,当减振器的活塞杆在剧烈运动时,仍可保证电动液压泵转速不会太高,使液压电机泵转速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液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液压泵还包括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
8.阀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轴向贯通的第二腔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通道通过第一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通过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
9.第一阀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阻尼孔;所述第一阀构件具有封堵所述第一分流口的第一状态和敞开所述第一分流口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阀构件在足够大的轴向外力作用下可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成所述第二状态,在外力消失或减弱的情况下可由所述第二状态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
10.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一阀构件包括第一阀芯和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阀芯可轴向移动的塞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阻尼孔轴向贯
穿的设于所述第一阀芯;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一腔体的内壁;所述第一阀芯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完全封堵所述第一分流口,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阀芯受到轴向外力时向所述第一阀芯施加相反的作用力。
11.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一腔体包括内径较小的第一上段和内径较大的第一下段,所述第一上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一下段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圆环面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圆环面和所述第一阀芯的上表面。
12.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一上段的上端开口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下段的下端开口为用于与减振器活塞连通的第一油口。
13.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一阀芯呈扁平的圆环状,所述第一阻尼孔设于所述第一阀芯的中央,所述第一阀芯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分流口的内径;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芯的周向外表面完全封盖所述第一分流口。
14.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阀体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通道通过第二分流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通过第二出液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分流阀还包括:
15.第二阀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且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阻尼孔;所述第二阀构件具有封堵所述第二分流口的第三状态和敞开所述第二分流口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阀构件在足够大的轴向外力作用下可由所述第三状态转变成所述第四状态,在外力消失或减弱的情况下可由所述第四状态恢复至所述第三状态。
16.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二阀构件包括第二阀芯和第二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阀芯可轴向移动的塞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阻尼孔轴向贯穿的设于所述第二阀芯;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阀芯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所述第二阀芯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阀芯的周向外表面完全封堵所述第二分流口,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在所述第二阀芯受到足够大的轴向外力时向所述第二阀芯施加相反的作用力。
17.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二腔体包括内径较小的第二上段和内径较大的第二下段,所述第二上段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下段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圆环面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圆环面和所述第二阀芯的上表面。
18.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二上段的上端开口为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下段的下端开口为用于与减振器活塞连通的第二油口。
19.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中,所述第二阀芯呈扁平的圆环状,所述第二阻尼孔设于所述第一阀芯的中央,所述第二阀芯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分流口的内径;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阀芯的周向外表面完全封盖所述第二分流口。
20.实施本发明的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电动液压泵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液压泵,其关键在于,所述电动液压泵还包括与所述液压泵连接的分流阀,所述分流阀包括:阀体,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轴向贯通的第二腔
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与所述液压泵连通,所述第一分流通道通过第一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通过第一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第一阀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且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阻尼孔;所述第一阀构件具有封堵所述第一分流口的第一状态和敞开所述第一分流口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阀构件在足够大的轴向外力作用下可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成所述第二状态,在外力消失或外力减弱的情况下可由所述第二状态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如此,当活塞两侧的压强超出控制范围时,通过在所述电动液压泵上集成所述分流阀,即保护了液压泵和电机,也使得减振器保持被动减振器的性能。
21.2、所述分流阀直接集成在电动液压泵内,可确保减振器的活塞杆的可移动范围(活塞杆行程)不被占,维持了现有的减振器行程,使得活塞杆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行程。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立体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阀体的立体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阀体的俯视示意图;
26.图4为图3中的阀体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
27.图5为图3中的阀体的b-b处的剖视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阀的俯视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阀的仰视示意图;
30.图8为图6中的阀体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
31.图9为图6中的阀体的b-b处的剖视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连接方式图(一);
33.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34.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35.图1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36.图1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连接方式图(一);
37.图15为有无分流阀时电动液压泵转速对比图。
38.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说明:
[0039][0040]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了便于理解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但是,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42]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发明。
[004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分流阀的电动液压泵。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电动液压泵包括电机3、液压泵2和分流阀1。所述液压泵2连接于所述电机3的底部,所述分流阀1连接于所述液压泵2的底部。所述分流阀1包括阀体11、第一阀构件12和第二阀构件13。
[0044]
参见图2和图3,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阀体11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阀体11的俯视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阀体11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腔体111和轴向贯通的第二腔体112。参见图4,图4为图3中的阀体11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
述阀体11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连通的第一分流通道113,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通过第一分流口1131与所述第一腔体111连通,同时,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通过第一出液口1132与所述第二腔体112连通。参见图5,图5为图3中的阀体11的b-b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阀体11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11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连通的第二分流通道114,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4通过第二分流口1141与所述第二腔体112连通,同时,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4通过第二出液口1142与所述第一腔体111连通。
[0045]
所述第一阀构件1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11内且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一阻尼孔1211。所述第一阀构件12具有封堵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的第一状态和敞开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阀构件12在足够大的轴向外力作用下可由所述第一状态转变成所述第二状态,在外力消失或减弱的情况下可由所述第二状态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参见图6和图7,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阀1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阀1的仰视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阀构件12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内。参见图8,图8为图6中的阀体11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阀构件12包括第一阀芯121和第一弹性连接件122;所述第一阀芯121可轴向移动的塞设于所述第一腔体111内,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轴向贯穿的设于所述第一阀芯12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阀芯121和所述第一腔体111的内壁;所述第一阀芯121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完全封堵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用于在所述第一阀芯121受到轴向外力时向所述第一阀芯121施加相反的作用力。所述第一腔体111包括内径较小的第一上段1111和内径较大的第一下段1112,所述第一上段11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下段1112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一圆环面1113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圆环面1113和所述第一阀芯12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上段1111的上端开口为与所述液压泵2的第一液压口21连接的第一接口1114(可参见图11-13),所述第一下段1112的下端开口为用于与减振器活塞连通的第一油口111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采用的是直弹簧。所述第一阀芯121呈扁平的圆环状,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设于所述第一阀芯121的中央(参见图6和图7),所述第一阀芯121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的内径,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芯121的径向外表面完全封盖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所述第一阀芯121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可准确稳定的保持在初始位置,即可完全封堵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的位置,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内安装一个支撑所述第一阀芯121底面的第一限位部123。参见图8,所述第一限位部123包括第一圆筒部1231和与所述第一圆筒部1231连接的第一圆环部1232。在图8中可以看到,所述第一圆筒部1231的内径和所述第一圆环部1232的内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的内径,以免阻碍油路。所述第一圆筒部1231自所述第一腔体111的第一油口1115处插入至所述第一腔体111内并抵持于所述第一阀芯121的底面,从而对所述第一阀芯121形成限位。所述第一圆环部1232与所述阀体11的底面固定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阀芯121可由所述第一限位部123支撑限位,可使得所述第一阀构件12保持在所述第一状态,此时,所述第一阀芯121的径向外表面完全封盖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而当有足够大的外部的轴向作用力向上挤压所述第一阀芯121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会在由所述第一阀芯121传递来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即被压缩,所述第一阀芯121则在所述第一腔体111内沿轴向向上移动,在所述第一阀芯12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
述第一分流口1131则会逐渐敞开,当所述第一阀芯121在足够大的轴向外力作用下上移至完全高出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时,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完全敞开,此时所述第一阀构件12转变成所述第二状态。当作用在所述第一阀芯121上的外力消失或减弱时,所述第一阀芯121在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的弹性作用力下向下移动并回到原位,此时所述第一阀芯121重新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也即所述第一阀构件12恢复至所述第一状态。
[0046]
所述第二阀构件13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112内且具有轴向贯通的第二阻尼孔1311;所述第二阀构件13具有封堵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的第三状态和敞开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的第四状态;所述第二阀构件13在足够大的轴向外力作用下可由所述第三状态转变成所述第四状态,在外力消失或减弱的情况下可由所述第四状态恢复至所述第三状态。参见图6和图7,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阀1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流阀1的仰视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阀构件13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112内。参见图9,图9为图6中的阀体11的b-b处的剖视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阀构件13包括第二阀芯131和第二弹性连接件132;所述第二阀芯131可轴向移动的塞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12内,所述第二阻尼孔1311轴向贯穿的设于所述第二阀芯131;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3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阀芯131和所述第二腔体112的内壁;所述第二阀芯131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阀芯131的周向外表面完全封堵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32用于在所述第二阀芯131受到轴向外力时向所述第二阀芯131施加相反的作用力。所述第二腔体112包括内径较小的第二上段1121和内径较大的第二下段1122,所述第二上段112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下段1122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圆环面1123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3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圆环面1123和所述第二阀芯13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上段1121的上端开口为与所述液压泵2的第二液压口22连接的第二接口1124(可参见图11-13),所述第二下段1122的下端开口为用于与减振器活塞连通的第二油口1125。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32采用的是直弹簧。所述第二阀芯131呈扁平的圆环状,所述第二阻尼孔1311设于所述第一阀芯121的中央(参见图6和图7),所述第二阀芯131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的内径;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阀芯131的周向外表面完全封盖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所述第二阀芯131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可准确稳定的保持在初始位置,即可完全封堵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的位置,还可以在所述第二腔体112内安装一个支撑所述第二阀芯131底面的第二限位部133。参见图8,所述第二限位部133包括第二圆筒部1331和与所述第二圆筒部1331连接的第二圆环部1331。在图8中可以看到,所述第二圆筒部1331的内径和所述第二圆环部1332的内径均大于所述第二阻尼孔1311的内径,以免阻碍油路。所述第二圆筒部1331自所述第二腔体112的第二油口1125处插入至所述第二腔体112内并抵持于所述第二阀芯131的底面,从而对所述第二阀芯131形成限位。所述第二圆环部1332与所述阀体11的底面固定连接。应当理解的是,在不受外力或外力较弱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阀芯131可由所述第二限位部133支撑限位,可使得所述第二阀构件13保持在所述第三状态,此时,所述第二阀芯131的周向外表面完全封盖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而当有足够大的外部的轴向作用力向上挤压所述第二阀芯131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32会在由所述第二阀芯131传递来的压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即被压缩,所述第二阀芯131则在所述第二腔体112内沿轴向向上移动,在所述第二阀芯13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则会逐渐敞开,当所述第二阀芯131在足够大的轴
向外力作用下上移至完全高出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时,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完全敞开,此时所述第二阀构件13转变成所述第四状态。当作用在所述第二阀芯131上的外力消失或减弱时,所述第二阀芯131在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132的弹性作用力下向下移动并回到原位,此时所述第二阀芯131重新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分流口1141,也即所述第二阀构件13恢复至所述第三状态。
[0047]
下面介绍所述电动液压泵的作业原理。在这里,按照如图10所示的连接方式将所述分流阀1的第一油口1115与减振器的压缩腔相连。
[0048]
参见图11,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当减振器活塞活动使得油液通过所述分流阀1的第一油口1115流入所述电动液压泵时,油液在流经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过程中,将在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的两端形成压差,从而形成沿所述第一阀芯121轴向方向的压力。当压力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的预紧力时,所述第一阀芯121不会移动,所有通过所述第一油口1115流入的油液全部经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流入到所述液压泵2内(如图11中实线箭头所示),此时液压电机3泵转速与活塞运动速度成正比。
[0049]
参见图12,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当减振器活塞杆运动逐渐加剧,自所述第一油口1115流入的油液流经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时产生的压差增大,使得作用在第一阀芯121的轴向方向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的预紧力时,所述第一阀芯121开始向上移动,此时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逐渐打开。自所述第一油口1115流入的油液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经过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后自所述第一接口1114流入所述液压泵2,然后自所述第二接口1124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112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油口1125流出所述电动液压泵(如图12中实线箭头所示);另一部分则从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流入到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内,并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的第一出液口1132流入至所述第二腔体112,然后通过所述第二油口1125流出所述电动液压泵(如图12中实虚线箭头所示)。应当理解的是,随着活塞杆速度的增大,自所述第一油口1115流入的油液流经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时产生的压差进一步增大,所述第一阀芯121进一步向上移动,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打开的程度也就越来越大,从而加大了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的分流能力,使得液压电机3泵转速得以在器活塞杆运动逐渐加剧的情况下仍可以保持恒定。
[0050]
参见图13,图1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当油液速度继续增大时,油液流经所述第一阀芯121上的第一阻尼孔1211的压差继续增大,所述第一阀芯121上移至极限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完全敞开,使得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的分流能力达到最大。相同的,自所述第一油口1115流入的油液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经过所述第一阻尼孔1211后自所述第一接口1114流入所述液压泵2,然后自所述第二接口1124流入到所述第二腔体112内,并通过所述第二油口1125流出所述电动液压泵(如图13中实线箭头所示);另一部分则从所述第一分流口1131流入到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内,并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113的第一出液口1132流入至所述第二腔体112,然后通过所述第二油口1125流出所述电动液压泵(如图13中实虚线箭头所示)。
[0051]
应当理解的是,按照如图14所示的连接方式将所述分流阀1的第二油口1125与减振器的压缩腔相连,所述分流阀1同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分流通道114和所述第二阀件起到油液分流的作用,具体原理与上文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0052]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实施提供的电动液压泵的有益效果,我们对本实施提供的电动液压泵进行了有无分流阀1的对比试验,参见图15,图15为有无分流阀1时电动液压泵转速对比图。电动液压泵与减振器连接后,当活塞杆在运动时,电动液压泵会转动,在有分流阀1,当电动液压泵达到一定转速时,分流阀1逐渐发挥作用,保证电动液压泵转速不会过高。
[0053]
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