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台式风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6857发布日期:2022-08-23 23: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台式风扇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式风扇灯。


背景技术:

2.台式风扇是一种家居用品。台式风扇是风扇中的一种,体积相对于其他风扇来说比较小且能够随意移动。台式风扇操作方便且价格实惠。
3.现有的台式风扇大多包括支架以及转动在支架上的风扇罩,其可通过转动风扇罩,调节风扇出风的角度。但是无法有效保持调节后的风扇罩与支架之间的角度,进而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式风扇灯,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保持调节后的风扇罩与支架之间的角度,进而实用性差的问题。
6.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一种台式风扇灯,包括支架和转动在支架上的风扇罩,还包括限制风扇罩转动的限制件,所述支架为u型架腔体,其端部内外侧壁分别开设有同轴的轴口和穿孔,所述风扇罩侧壁对称设置有与轴口转动配合的轴管,所述轴管穿过轴口并穿入支架内腔,轴管管端外壁还设置有齿圈,所述限制件包括滑管和与滑管同轴固定的凹盘,所述滑管与穿孔滑动配合,凹盘圆周内侧壁设置有能与齿圈啮合的卡齿圈,所述凹盘与支架内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滑管外侧的弹性件。
9.更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罩包括风罩和固定在风罩外侧的框架,所述框架与风罩之间固定有多组灯体,所述轴管分别固定在框架侧壁。
10.更进一步地,所述限制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限制件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两组所述限制件对称位于支架两端部,且每组所述限制件的凹盘与支架内腔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卡齿圈与凹盘靠近滑管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
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两端均设置有圈环,所述凹盘圆周外壁开设有与圈环卡接的卡槽。
12.更进一步地,所述圈环包括上半环和下半环,所述下半环分别固定在连接架端部,所述上半环和下半环端部均固定有支脚,相邻两组所述支脚通过套体固定。
13.更进一步地,所述凹盘上开设有多组走线孔。
14.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卡齿圈与齿圈的配合,实现对风扇罩的转动限制,进而有效保持风扇罩与支架之间的角度,避免风扇罩自动回位,同时只需按动滑管,即可解除对
风扇罩的转动限制,进而便于操作转动风扇罩。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5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支架;101、前支架;102、后支架;2、轴口;3、穿孔;4、轴管;401、前半轴管;402、后半轴管;5、齿圈;6、滑管;7、凹盘;8、卡齿圈;9、弹性件;10、风罩;1001、前风罩;1002、后风罩;11、框架;1101、前框架;1102、后框架;12、灯体;1201、前灯管;1202、后灯管;1203、灯罩;13、连接架;14、圈环;1401、上半环;1402、下半环;1403、支脚;15、卡槽;16、套体;17、走线孔;18、滑口;19、滑条;20、按钮;21、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7.实施例
28.本实施例的一种台式风扇灯,参照图1-6:包括支架1和转动在支架1上的风扇罩,还包括限制风扇罩转动的限制件。
29.具体的,支架1由前支架101和后支架102组成的u型架腔体,前支架101与后支架102之间固定方式可采用卡扣或螺钉等,本技术方案优选采用螺钉固定方式。
30.在前支架101左右顶端(以图1为参考方向,下同)的内外侧和后支架102左右顶端的内外侧均分别开设有同轴的半轴口和半穿孔,从而在支架1左右顶端的内外侧分别形成轴口2和穿孔3。
31.风扇罩包括风罩10和固定在风罩10外侧的框架11,并在风罩10内转动有扇叶21以及驱动扇叶转动的电机(图未示出)。
32.其中,风罩10通过前风罩1001和后风罩1002组装形成,相应的,框架11通过前框架1101和后框架1102组装形成,从而便于该台式风扇的组装。
33.在框架11与风罩10之间固定有多组灯体12;具体的,本技术方案优选四组轴对称
的灯体12,每组灯体12分别包括固定在前风罩1001与前框架1101之间的前灯管1201、固定在后风罩1002与后框架1102之间的的后灯管1202和灯罩1203,每组后灯管1202内设置led灯(图未示出),灯罩1203分别卡接在前灯管1201内,从而实现该台式风扇具有照明功能,提高该台式风扇的功能性。
34.在前框架1101左右侧壁对称固定有前半轴管401,后框架1102左右侧壁均固定有后轴管402,且前半轴管401与后半轴管402端部均设置有半齿圈,从而前半轴管401与后半轴管402组成轴管4,并在轴管4端部形成齿圈5,且轴管4穿过轴口2并穿入支架1的内腔中,实现风扇罩转动在支架1上。
35.限制件包括滑管6和与滑管6同轴固定的凹盘7,滑管6与穿孔3滑动配合,滑管6穿过穿孔3并穿入支架1的内腔中,凹盘7圆周内侧壁设置有能与齿圈5啮合的卡齿圈8,凹盘7与支架1内腔内壁之间设置有套设在滑管6外侧的弹性件9。
36.其中,穿孔3内壁开设有多组滑口18,在滑管6圆周外壁设置有与滑口18滑动配合的滑条19,限制滑管6的转动,同时在滑管6远离凹盘7一端设置按钮20,便于按动滑管6。
37.当向风扇罩方向按动按钮20后,使得卡齿圈8脱啮齿圈5,即解除凹盘7对轴管4的转动限制,则可转动风扇罩,将风扇罩调节至所需方向后,松开按钮20,则在弹性件9的作用下,卡齿圈8再次与齿圈5啮合,则凹盘7与轴管4相对固定,实现对风扇罩的转动限制,进而有效保持风扇罩与支架之间的角度,避免风扇罩自动回位。
38.为便于卡齿圈8与齿圈5的啮合,卡齿圈8的齿牙端部和齿圈5的齿牙端部均设置呈锥型结构。
39.为便于灯体12和电机的导线分别引入支架1内,在凹盘7上开设有多组走线孔17,从而导线分别从轴管4导出,再筒走线孔17引入支架1内。
40.本技术方案中,限制件设置有两组,两组限制件对称位于支架1左右端部,且限制件通过连接架13固定连接,且每组限制件的凹盘7与支架1内腔内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9,卡齿圈8与凹盘7靠近滑管6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空隙,从而通过两组弹性件9,使得两组卡齿圈8分别啮合在齿圈5上,当随意按动任意一侧的按钮20后,使得靠近按动按钮20一侧的齿圈5与卡齿圈8脱啮后移动至空隙内,其另一组齿圈5与卡齿圈8脱啮后移出凹盘7,从而分别解除风扇罩左右两侧轴管4的转动限制;从而通过设置两组限制件,可任意按动一侧的按钮20,即可便于转动风扇罩。
41.其中,连接架13两端均设置有圈环14,凹盘7圆周外壁开设有与圈环14卡接的卡槽15。
42.具体的,圈环14包括上半环1401和下半环1402,下半环1402分别固定在连接架13端部,上半环1401和下半环1402端部均固定有支脚1403,相邻两组支脚1403通过套体16固定;从而通过套体16与支脚1403的套接固定,便于将圈环14分别安装卡在凹盘7上。
43.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卡齿圈8与齿圈5的配合,实现对风扇罩的转动限制,进而有效保持风扇罩与支架之间的角度,避免风扇罩自动回位,同时只需按动滑管6,即可解除对风扇罩的转动限制,进而便于操作转动风扇罩。
4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