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泵隔膜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78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泥浆泵隔膜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隔离液压缸的动力油与泥浆的隔膜罐。
目前电厂、矿山选矿厂常采用泥浆泵输送管道中的泥浆等含固物料浆液,但是由于液压缸中的动力油与管道中的泥浆,在现有的整体式隔离罐中直接接触,所以往往造成动力油与泥浆相混,有时泥浆进入液压缸。因此,经常发生研缸磨损、动力油乳化、跑油、油碱反应等现象。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但耗费大量的动力油,而且严重地影响泥浆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隔离液压缸的动力油与输送管道的泥浆的隔膜罐,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动力油与泥浆相混,而且可以提高泥浆泵的使用寿命,节省大量的动力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在由螺栓联接的上罐体和下罐体内装有带小孔的上护板和下护板,使各孔通流面积之和大于上、下罐体管口的横截面积。上护板用上支架支撑,下护板用下支架支撑。在两护板之间夹固一橡胶隔膜。该隔膜采用聚醚聚胺脂橡胶板或其它耐酸碱、耐油橡胶板制成,橡胶板的表面积等于每个护板弧形内表面积。因此,液压缸的动力油与管道中的泥浆不再直接接触,所以能有效地防止油和泥浆相混,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泥浆进入液压缸造成的研缸磨损,以及油乳化、跑油、油碱反应等问题。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根据图1~2,该装置是由螺栓〔2〕联接的上罐体〔3〕和下罐体〔1〕组成,在上罐体〔3〕和下罐体〔1〕内装有上护板〔5〕和下护板〔6〕,上护板〔5〕用上支架〔7〕支撑,下护板〔6〕用下支架〔8〕支撑,其中两个护板具有相同的圆弧半径R和R1。在每个护板的边缘有两个横截面为半圆弧形的环状凸起,夹在两护板之间的橡胶隔膜〔4〕,被该环状凸起固牢。橡胶隔膜〔4〕是用聚醚聚胺脂橡胶或其它耐酸碱、耐油橡胶板制成,使橡胶板的表面积等于每个护板弧形内表面积。在每个护板上均制有许多小孔,并且使各小孔通流面积之和大于上罐体管口或下罐体管口的横截面积。当泥浆泵工作时,液压缸的压力油从上罐体管口进入上罐体〔3〕中,经上护板〔5〕上的小孔推动隔膜〔4〕靠近下护板〔6〕。因两护板的边缘圆滑过渡,所以隔膜〔4〕根部不受剪切作用,另外隔膜〔4〕的表面积等于每个护板弧形的表面积,故隔膜〔4〕移动时不会产生拉伸变形,为此,隔膜〔4〕能延长使用周期,可以提高隔膜罐的使用寿命。上护板〔5〕上的小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上罐体管口的横截面积1.2倍,使得压力油能顺利地进入两护板之间的容腔。当压力油回到液压缸时,泥浆由下罐体管口进入下罐体〔1〕中,经过下护板〔6〕上的小孔推动隔膜〔4〕靠近上护板〔5〕。随着液压缸动力油的往复运动,使隔膜〔4〕在上护板〔5〕和下护板〔6〕之间的容腔内上、下摆动。因此,管道中的泥浆就从下罐体管口吸进或排出。因为液压缸的动力油与管道中的泥浆不直接接触。所以保证了动力油和泥浆有效地分离。两护板之间的容腔容量要大于液压缸活塞一次冲程的排油量。两护板的圆弧半径R由护板间的容腔容量来确定。罐体、护板、支架的材料是由金属板或硬质塑料板制成,材料的厚度可根据液压缸的压力确定。因该装置除隔膜〔4〕外,其余部分是由对称的结构组装而成,所以维修方便,装卸容易,制造简单。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隔离泥浆泵动力油与泥浆的隔膜罐,是由螺栓[2]连接的上罐体[3]和下罐体[1]组成,其特征在于上罐体[3]和下罐体[1]内装有上护板[5]和下护板[6],上护板[5]用上支架[7]支撑,下护板[6]用下支架[8]支撑,在两护板之间夹固一橡胶隔膜[4],上护板[5]和下护板[6]上制有许多小孔,并且使各小孔的通流面积之和大于上罐体管口或下罐体管口横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隔膜罐,其特征在于隔膜〔4〕采用聚醚聚胺脂橡胶板或其它耐酸碱、耐油橡胶板制成,橡胶板的表面积等于每个护板弧形内表面积。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隔离液压缸动力油与泥浆的隔膜罐,该装置是由两组对称的罐体、护板、支架以及夹固在护板之间的隔膜组装而成。它不仅维修方便、装卸容易、制造简单,而且能有效地防止油和泥浆相混,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泥浆进入液压缸造成的研缸磨损,以及油乳化、跑油、油碱反应等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能提高泥浆泵的使用寿命,又能减少动力油的消耗。
文档编号F04B15/02GK86203218SQ86203218
公开日1987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16日
发明者姜桂英 申请人:姜桂英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