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400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自动变速车辆中设有油冷却器,用于对变矩器或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发动机机油进行冷却,高温机油进入冷却器后与冷却器中的发动机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对机油进行冷却。传统的散热器工作时,会由于闭式液压系统中流出的机油的瞬间压力过大从而对散热器造成损坏,影响散热器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避免闭式液压系统中流出的机油的瞬间压力过大从而对散热器造成损坏。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液压油换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弯曲折叠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在壳体的同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换热管两端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冷液进口、冷液出口,在所述换热管靠近出液口方向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环形的突出部,且在所述突出部的两端设有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壳体两侧壁上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换热管弯曲形成的U形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冷却液通过冷液进口进入到壳体内部,当壳体内注满冷却液时液压油由进液口流入换热管内,通过换热管与壳体内冷却液的热交换工序,使得液压油的温度被快速降低,然后由出液口排出,以此完成液压油的冷却循环使用。在液压油冷却即将结束时,液压油在换热管内快速流动,由出液口流出时高速流动的液压油会对液压油输送管造成较大的冲击,进而导致整个冷却循环管路中出现局部受力集中而出现破裂,即出现漏油现象;本实用新型中,在液压油流出出液口之前,在换热管的内壁上安装有环形的突出部,使得液压油的流通路径尺寸变小,高速运动的液压油受到一定阻碍,使其流动速度骤然减缓,而通过突出部的减缓作用后,液压油则以一个相对缓慢的流速流出出液口,即实现降低液压油对冷却循环管路的冲击,以防止冷却循环管路受损破裂。并且,在突出部的两端设置有一个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使液压油在骤然减速后平缓地流入突出部内,同时对液压油起到一个导引作用,即引导液压油由换热管直接进入到突出部内,避免液压油在换热管形成涡流而阻碍其正常流通。
[0006]其中,换热管弯曲折叠形成多个平直段和弯曲段,而设置的多个隔热板使得换热管的多个平直段与弯曲段之间相互隔离开,冷却液在对其进行冷去降温时可进行分段处理,即先进入换热管内的高温液压油在其独立的冷却区域内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而该冷却区域正对冷液进口,进而实现该冷却区域的换热效率最大化,液压油继续流通进入下一个弯曲段或是平直段,此时的液压油温度呈递减状态,而相应的冷却液温度呈递增状态,直至液压油移动到换热管的末端由出液口排出,而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的冷却液则由冷液出口排出,即实现液压油的逐级降温,同时在各个冷却区域内的热量不会相互串入,实现液压油在壳体内的最佳换热效率。
[0007]所述换热管为翅片管。作为优选,选用翅片管作为换热管,利用翅片管上的突出的多个翅片来增加换热管与壳体内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实现液压油与冷却液之间热交换的最大效率,缩短液压油的冷却时间。
[0008]所述突出部的内径为所述换热管内径的三分之一。突出部的内径比换热管的内径小,在保证液压油的正常流通而不至于形成堵塞的前提下,将突出部的内径大小设置为换热管内径大小的三分之一,使得液压油的流速减缓而不会形成对冷却循环管路的冲击。
[0009]所述隔离板为XPS挤塑板。作为优选,XPS挤塑板具有高热阻、低线性、膨胀比低的特点,其结构的闭孔率达到了99%以上,形成真空层,避免空气流动散热,能够确保其保温性能的持久和稳定,因此,在液压油进行逐级降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隔离板的保温效果和热量隔离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在突出部的两端设置有一个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使液压油在骤然减速后平缓地流入突出部内,同时对液压油起到一个导引作用,即引导液压油由换热管直接进入到突出部内,避免液压油在换热管形成涡流而阻碍其正常流通;
[0012]2、本实用新型选用翅片管作为换热管,利用翅片管上的突出的多个翅片来增加换热管与壳体内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实现液压油与冷却液之间热交换的最大效率,缩短液压油的冷却时间;
[0013]3、本实用新型中突出部的内径比换热管的内径小,在保证液压油的正常流通而不至于形成堵塞的前提下,将突出部的内径大小设置为换热管内径大小的三分之一,使得液压油的流速减缓而不会形成对冷却循环管路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图I中A处的放大图;
[0017]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8]I -进液口、2-出液口、3-换热管、31 -过渡段、32-突出部、4_壳体、5_冷液进口、6-冷液出口、7-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0]实施例I
[0021]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壳体4以及弯曲折叠放置在壳体4内的换热管3,在壳体4的同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换热管3两端连通的进液口 I、出液口 2,在所述壳体4的另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冷液进口 5、冷液出口 6,在所述换热管3靠近出液口 2方向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环形的突出部32,且在所述突出部32的两端设有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31,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壳体4两侧壁上的隔离板7,所述隔离板7位于所述换热管3弯曲形成的U形区域内。
[0022]使用时,冷却液通过冷液进口5进入到壳体4内部,当壳体内注满冷却液时液压油由进液口 I流入换热管3内,通过换热管3与壳体内冷却液的热交换工序,使得液压油的温度被快速降低,然后由出液口2排出,以此完成液压油的冷却循环使用。在液压油冷却即将结束时,液压油在换热管3内快速流动,由出液口 2流出时高速流动的液压油会对液压油输送管造成较大的冲击,进而导致整个冷却循环管路中出现局部受力集中而出现破裂,即出现漏油现象;本实用新型中,在液压油流出出液口2之前,在换热管3的内壁上安装有环形的突出部32,使得液压油的流通路径尺寸变小,高速运动的液压油受到一定阻碍,使其流动速度骤然减缓,而通过突出部32的减缓作用后,液压油则以一个相对缓慢的流速流出出液口 2,即实现降低液压油对冷却循环管路的冲击,以防止冷却循环管路受损破裂。并且,在突出部32的两端设置有一个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31,使液压油在骤然减速后平缓地流入突出部32内,同时对液压油起到一个导引作用,即引导液压油由换热管3直接进入到突出部32内,避免液压油在换热管3形成涡流而阻碍其正常流通。
[0023]其中,换热管3弯曲折叠形成多个平直段和弯曲段,而设置的多个隔热板7使得换热管3的多个平直段与弯曲段之间相互隔离开,冷却液在对其进行冷去降温时可进行分段处理,即先进入换热管3内的高温液压油在其独立的冷却区域内进行一定程度的降温,而该冷却区域正对冷液进口 5,进而实现该冷却区域的换热效率最大化,液压油继续流通进入下一个弯曲段或是平直段,此时的液压油温度呈递减状态,而相应的冷却液温度呈递增状态,直至液压油移动到换热管3的末端由出液口 2排出,而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的冷却液则由冷液出口6排出,即实现液压油的逐级降温,同时在各个冷却区域内的热量不会相互串入,实现液压油在壳体4内的最佳换热效率。
[0024]作为优选,选用翅片管作为换热管3,利用翅片管上的突出的多个翅片来增加换热管3与壳体内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实现液压油与冷却液之间热交换的最大效率,缩短液压油的冷却时间。
[0025]突出部32的内径比换热管3的内径小,在保证液压油的正常流通而不至于形成堵塞的前提下,将突出部32的内径大小设置为换热管3内径大小的三分之一,使得液压油的流速减缓而不会形成对冷却循环管路的冲击。
[0026]作为优选,XPS挤塑板具有高热阻、低线性、膨胀比低的特点,其结构的闭孔率达到了99%以上,形成真空层,避免空气流动散热,能够确保其保温性能的持久和稳定,因此,在液压油进行逐级降温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隔离板7的保温效果和热量隔离效果。
[00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包括壳体(4)以及弯曲折叠放置在壳体(4)内的换热管(3 ),在壳体(4)的同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换热管(3)两端连通的进液口(1)、出液口(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4)的另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冷液进口( 5)、冷液出口(6),在所述换热管(3)靠近出液口(2)方向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环形的突出部(32),且在所述突出部(32)的两端设有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31),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壳体(4)两侧壁上的隔离板(7),所述隔离板(7)位于所述换热管(3)弯曲形成的U形区域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为翅片管。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32)的内径为所述换热管(3)内径的三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7)为XPS挤塑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液压油换热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弯曲折叠放置在壳体内的换热管,在壳体的同一侧设置有分别与换热管两端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冷液进口、冷液出口,在所述换热管靠近出液口方向的一端内壁上设有环形的突出部,且在所述突出部的两端设有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壳体两侧壁上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位于所述换热管弯曲形成的U形区域内。在突出部的两端设置有一个截面为圆弧状的过渡段,使液压油在骤然减速后平缓地流入突出部内,同时对液压油起到一个导引作用,即引导液压油由换热管直接进入到突出部内,避免液压油在换热管形成涡流而阻碍其正常流通。
【IPC分类】F15B21/04
【公开号】CN205154815
【申请号】CN201520993381
【发明人】谭继威, 邓国强
【申请人】四川海搏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